天天看點

十一月十八是冬至,老話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啥意思?

十一月十八是冬至,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民間常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也足以說明這個節氣的重要性。老話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啥意思?是誰的生日?

十一月十八是冬至,老話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啥意思?

冬至有什麼含義?

由于地球繞着太陽公轉,進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往複循環。冬季之尾連着新年之首,除夕連着春節,日月星辰也以相反的方向運轉,一年一圈。在這一圈之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就像太極圖的黑白雙魚一樣,繞着這個大圓圈,四季循環。

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緻,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是陰氣上升的頂點。冬至之後,太陽開始北返,白晝開始一天天加長,陽氣初生。是以“冬至一陽生”,初生的陽氣就是一陽之氣,為少陽。

是以冬至就是陰和陽的分界線,也是冬季的分界線,冬季為老陰,冬至就是老陰生少陽,寓意着萬物有了生機,天地之間逐漸相通,閉塞的力量開始減弱,陽氣開始萌動,有重生之意,是以冬至也就成了祭祖的節日。

十一月十八是冬至,老話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啥意思?

過了冬至,就是生日

一、萬物的生日

冬季三個月分别為:亥月、子月和醜月,亥月的中氣是小雪節氣,古人将小雪節氣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小雪節氣之後,地氣不升反降,天氣不降反升,天高地遠,上下不通,是以叫“閉塞而成冬”。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在太陽的照射下,地氣受熱上升,遇到高空的冷空氣下沉,進而形成了“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過程,就是“陰陽交感”,之後才生萬物。冬季為“閉塞而成冬”,上下不通,是以萬物不生,草木凋零。

過了冬至之後,太陽開始北返,陽氣萌動,上下逐漸相通,萬物開始萌動。是以冬至三候為“水泉動”,萬物也開始有了生機,是以“冬至一陽生”,代表着天地萬物都有了生機,萬物始生,也就是萬物的生日。

十一月十八是冬至,老話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啥意思?

二、人的生日

古人在幹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會遵守自然的變化規律,特别是以前的帝王,自比為“天子”,也就是天的兒子,是以對天地的變化規律非常重視。早在周代,皇家就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的習俗,

十一月十八是冬至,老話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啥意思?

除了祭拜之外,各種政令也會順應季節的變化,比如《春秋繁露》中說:“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意思就是春慶夏賞,秋罰冬刑。

漢章帝劉炟就曾下诏說:“王者生殺,宜順時氣”。意思就是在行刑的時候也要遵循季節的變化。人們常說“秋後問斬”,指的就是秋分之後,因為秋分之前,晝長夜短,也就是陽氣強于陰氣,是以要過了秋分之後。

十一月十八是冬至,老話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啥意思?

唐代的《獄官令》中就明确規定:“從立春至秋分,不得奏決死刑。若違反,徒一年。”《大明律》中也說:“若立春以後,秋分以前,決死刑者,杖八十”。《千金月令》中也說:“秋分之日,勿殺生,勿用刑,勿處房帷”。

是以古人行刑的時間就是從秋分到冬至之間,特别是冬至之前的一段時間,行刑最多。這也讓無數的囚徒提心吊膽,隻要挨過冬至之後,基本上就算安全了。因為“冬至一陽生”,統治者為了順應陽氣的初生,往往會大赦天下,就算不赦,也有了生機。

十一月十八是冬至,老話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啥意思?

是以說:“過了冬至,就是生日”,是陽氣初生的時候,也是萬物的生日,對于那些囚徒來說,也就相等于重生的日子,也是祖先複生的日子,是以人們為了迎接陽氣的到來,就像過年一樣,普天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