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要說《慶餘年》中最搞笑的人是誰?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範思轍(郭麒麟飾),他長相呆萌,愛财如命,總會做出一些無厘頭的事情,承包了很多人的笑點。

而《慶餘年》中還有一個比範思轍還搞笑,他雖然是壞蛋,但智商太低,讓人恨不起來。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郭寶坤是禮部尚書郭攸之之子,隸屬于太子一脈,平日裡仗着自己的勢力在京城橫行霸道,從來沒有吃過虧。

而自從範閑進了京,郭寶坤的悲劇生活開始了

第一次見到範閑是在飯店“一品居”前面的街道,郭寶坤仗着自己手下多,想給範閑一個下馬威,但不成想手下被範閑一拳打趴下,自己更是打不過。緊接着郭寶坤想在靖王組織的詩會上好好的羞辱範閑,郭寶坤心想:範閑是澹州那個鳥不拉屎的小地方長大的,肯定沒什麼學問,這次一定要讓他在詩會上出醜,(其實他是奉了太子之命,目的是讓範閑身敗名裂,阻止他娶林婉兒)但是,千算萬算沒算到,範閑就憑一首杜甫的《登高》力壓衆才子,一時間風光無限,這首詩還傳到了慶帝那裡,慶帝也十分的震驚。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而範閑和郭寶坤的恩怨不止于此,還牽扯着護衛藤梓荊

藤梓荊曾和郭寶坤有一段恩怨:

當初藤梓荊路見不平打傷郭寶坤手下,郭寶坤給藤梓荊安了一個欲加之罪,藤梓荊成為逃犯,後來得知老婆孩子也被郭寶坤所害(其實郭寶坤沒有這般心狠手辣,後來證明藤梓荊妻兒都沒有死,郭寶坤和父親隻是任人擺布的棋子罷了。)

為了給好兄弟藤梓荊報仇,範閑趁夜色用麻袋蒙住郭寶坤,把他打成重傷,後來郭寶坤狀告範閑,還搬來太子撐腰,誓要将範閑打進大牢,奈何範閑爹多人緣好,二皇子來救人和太子剛上了。

最後還是親爹慶帝發了一道聖谕,替範閑解了圍,最可氣的是還把審判官京都府尹敏執禮招了去。

大堂上空空如也,隻留下郭寶坤一人被紗布包成了粽子,躺在那裡淩亂,看起來十分的可憐。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眼看各種招式都用了還是鬥不過範閑,郭寶坤和父親郭攸之聯合長公主,利用北齊大文豪莊墨韓在慶帝的家宴上羞辱範閑,沒想到範閑喝了半斤小酒,直接背出了上百首的唐詩宋詞,從“黃河之水天上來”背到了“小樓昨夜又東風”,每一首都是十分震撼,名聲直接享譽國内外(北齊和慶國),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詩仙”,莊墨韓直接氣得吐血,差點丢了老命,最後郭攸之锒铛入獄。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郭攸之為何入獄,也是傻兒子郭寶坤這個“憨憨”害的,在莊墨韓進場前,郭寶坤對範閑說“今天就讓你身敗名裂”,就是這句話,直接就暴漏了父親郭攸之已經串通北齊莊墨韓,後來範閑順着猜疑還查出了幕後的大boss長公主,無奈長公主十分狡猾,把串通之罪全盤否認,郭攸之背起了黑鍋。

在郭攸之眼裡郭寶坤就是個無才無能,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的傻兒子,最可怕的是郭寶坤自己不這樣認為,他去監獄探望父親的時候,打算要替父親報仇,

于是郭寶坤對父親說:“我最近看了很多兵書,感觸頗深,現在看來,我也有成為世間良将的潛質。”再看看父親郭攸之是怎樣回答兒子的:“絕無這種可能。”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這句話足見父親已經對兒子智商由失望到絕望,許多觀衆看到這裡時候,也是被父子倆的對話逗笑。

郭寶坤是否真的一無是處,至少他孝順。

郭寶坤雖愚鈍,淨幹些白癡的事情,但算得上是一個孝順的孩子,為了給父親報仇,他一路追着範閑到了北齊,找機會暗殺範閑,此前他對父親說自己雇傭了一批死士,後來發現全部是種田的農民,武器不是榔頭就是鋤頭,不過巧合的是這些人也曾當過兵,在遭遇北齊兵的時候,還真的殺死了幾個齊兵,不過最後都死在了同樣來暗殺範閑的“九品箭手”燕小乙的箭下。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最後範閑給郭寶坤說了幾句掏心窩子的話,答應郭寶坤救出父親,郭寶坤輕輕松松被範閑收編,

到北齊後當起了範閑在北齊的“明探”,所謂“明探”就是做範閑聲東擊西的幌子,畢竟郭寶坤憑這個智商,是這輩子都别想做暗探了。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慶餘年》中郭寶坤的定位是一個反面的小角色,剛出場的時候并不讨喜,張揚跋扈的嘴臉令人厭惡,但是越往後看,

郭寶坤的那種“情商不夠,智商又捉急”的“憨憨形象”卻怎麼也讓人讨厭不起來,

甚至每次做壞事都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在壞人裡面他是少有的幾個沒有殺過人的。

《慶餘年》郭寶坤絕對是壞人中的一股清流,智商低到讓人恨不起來

最後被範閑收編,雖然沒啥用處,但也算改邪歸正了,不過從大局來看他和父親郭攸之一樣,都是帝王權謀争鬥中的一顆小棋子,随時都有可能為了主子,人頭落地,想來也是可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