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14号線嘉怡路站,往北步行數百米,即可抵達嘉怡路153号,上海搪瓷博物館。這是一座由末代搪瓷廠長謝黨偉自己開設的私人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走入其中,你可以見到不少媽媽們記憶中的搪瓷制品。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每個人的記憶中,似乎都能回憶出一個和搪瓷有關的故事。而上海人家裡儲存最好的搪瓷,一般都是印着“獎”字或者“喜”字的産品。那時候的搪瓷既是一種商品,也有特殊的文化屬性。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在百年搪瓷博物館,除了日常的搪瓷臉盆、口杯、燒鍋藏品之外,還有不少珍貴的曆史珍品。

1929年在西湖博覽會上使用過的搪瓷紀念品、抗美援朝時期上海搪瓷廠趕制的慰問水杯、知青們用過的搪瓷臉盆 在這裡都能找到。而對于很多家庭來說,最珍貴的回憶就是當年特意選購的搪瓷“對盆”。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萬紫千紅》是當年搪瓷界最暢銷的小配套産品之一。每年生産2萬套,連續生産了18年經久不衰。而它之是以能獲得消費者們如此的青睐,與它的設計師穆益林在背後傾注的心血密不可分。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以蘇州園林的窗格為元素、開創性地在臉盆的側面增加畫稿式樣。用梅、蘭、竹、菊隐喻春、夏、秋、冬;《萬紫千紅》臉盆的每個側面都有不同的花樣設計。這樣巧奪天工的妙想讓這款産品在當時就獲得了非常火爆的認可。

在博物館有舊經典的收藏,也有新搪瓷的延續。謝黨偉的兒子謝賢從國外學成歸來,與兒媳一起接下了父親搪瓷的衣缽,開辦了自己的新搪瓷事業。而來參觀博物館的客人,也可以在白色的搪瓷素坯上揮毫幾筆;現場燒制,留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搪瓷制品。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參觀客人手繪搪瓷産品)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在這兒居然能找到 媽媽們回憶中的國民搪瓷

在這座百年搪瓷博物館裡,帶有生活溫度和歲月痕迹的老搪瓷,承載着時代的烙印。每一件都帶着各自時光裡浸染過的美好記憶。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胡聖豐 編輯:老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