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丹足球教練李卡德:陪中國孩子尋夢綠茵

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 (王晶、瓦利德)“帶球,傳起來,利用他轉換的時間,你要快速向前進攻!”北京奧體中心的足球訓練場上,蘇丹籍教練李卡德(Khalid)正在認真地指導十多名少年踢球,他激昂洪亮的聲音不斷響起。國小員們積極奔跑,盤帶突破,李卡德不時給他們鼓勵和贊許。

蘇丹足球教練李卡德:陪中國孩子尋夢綠茵

李卡德講述自己在北京紮根青少年足球教育訓練的故事。人民網記者 張若涵攝

2011年,李卡德來到北京。“一開始,我沒想到自己能在中國這個美麗的國家當足球教練。”李卡德日前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說,“我從小就在蘇丹接受專業足球教育訓練,也曾在國内的俱樂部踢比賽,我非常熱愛足球這項運動。來到中國後,從自己的身體情況出發考慮,我選擇了在教練員這個行業發展。”後來,他開始從事青少年足球教育訓練這項工作,在北京教孩子們踢球的故事也由此開啟。

為了自然順暢地與小球員們溝通,李卡德下苦功夫學習中文。從“零基礎”到一點點堅持努力,最終突破了語言關。現在,這個非洲小夥已經成為一位國語“滿級選手”。

蘇丹足球教練李卡德:陪中國孩子尋夢綠茵

李卡德在給小球員們講解足球技戰術。人民網記者 張若涵攝

如今,李卡德全身心投入在青少年足球教育訓練這個職業已近十年。如何教孩子們踢好足球,他有自己的方法和感悟。訓練中,他嚴字當頭。“我對每一堂訓練課都有高要求,隊員們一定要按照要求去執行。如果不執行的話,作為教練員我會不滿意。”

李卡德主張在嚴格要求的同時多給孩子們一些鼓勵。“如果有孩子在訓練中犯了錯誤,我會告訴他如何去改正,然後再給他鼓勵。教練的鼓勵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覺得自己能夠做得更好。”

做好青少年足球教育訓練,李卡德不僅心中有譜,也心中有招。他巧妙地利用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寓教于樂。“我會用心找一些方法,讓訓練變得有趣,激發孩子們對足球的興趣。這樣他們才能感受到足球的快樂,從每一節課上都實實在在學到東西。”

蘇丹足球教練李卡德:陪中國孩子尋夢綠茵

李卡德組織小球員們參加對抗練習。人民網記者 張若涵攝

小孩子的身心特點與成人不同,教孩子們踢球往往需要教練員有更多的耐心和愛心,李卡德對此深有體會。“我覺得自己是比較關心、關愛隊員的教練,對小孩子的心理也非常了解。作為一個足球啟蒙教練,我平時會接觸到一些不會踢球、不會跑位的孩子,或身體平衡不太好的孩子,這就需要我給他們更多的耐心和關愛。如果教練員缺少這種耐心,我覺得很難做好這個職業。”

真誠的付出也讓李卡德赢得了孩子們的喜愛。訓練之餘,孩子們會經常圍着他們的“卡德教練”,像朋友一樣與他聊天相處。“小孩子嘛,他不喜歡你是不會跟你說話的。如果他覺得你和他之間的關系很好,他就會在訓練中很放得開,會主動跟你溝通。這對我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我喜歡小孩子,跟他們接觸,我自己也能感受到快樂。”李卡德笑着說。

對于教小孩子踢好足球這件事,李卡德用心了,也沉下心了。數年如一日,他一直踏踏實實,将自己的精力和經驗用于培養青少年,陪伴他們追逐綠茵夢想。

“足球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每天忙着教孩子們踢球,沒有訓練時,我會學習足球知識,觀看比賽錄像,研究技戰術。這能幫助我不斷進步,從比賽的角度提高自己的認知。然後我再把更先進、更有價值的足球知識、理念、技能傳授給我的小球員們。”李卡德笑稱:“我每天的生活幾乎都被足球填滿,沒有别的了。”

在北京教孩子們踢球的這些年,李卡德感覺自己有辛苦付出,也有滿滿收獲。不僅掌握了流利的中文,積累了豐富的青少年教育訓練經驗,也感受到了這份職業帶給他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現在,接觸一個球員,我很快就能知道他的缺點在哪,優點在哪,未來他要如何去發展。”作為教練,李卡德說他的快樂很簡單,“學員們的進步就是我最大的快樂。看到孩子們能夠把我制定的技戰術執行出來,就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蘇丹足球教練李卡德:陪中國孩子尋夢綠茵

李卡德(後排右二)與國小員們和其他教練員們合影。人民網記者 張若涵攝

足球發展,青少年教育訓練是根本。李卡德坦言,中國足球水準想要更進一步,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而重中之重是要把中國青少年的足球水準發展得更好。因為足球的未來,說到底,拼的是後備人才。

“做好青少年教育訓練,中國足球人才的寬度才會越來越大,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隊員和後備人才,輸送給俱樂部和國家隊。”

他還希望,像他這樣既了解中國足球,也了解國外足球,能講多種語言的外籍教練未來能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球員們進行更多的國際學習交流,在不同的比賽環境和身體對抗中更好地鍛煉。

在李卡德看來,現在奔跑在綠茵場上的每個少年都是中國足球未來的希望。“教會更多孩子踢好足球,未來才能在中國出現梅西這樣的頂級球員。我對每個學員都懷有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