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紀輕輕就患痛風,是遺傳因素影響,還是生活習慣導緻的?

4月20日,是高尿酸日。選擇這1天,開展相關的預防宣傳活動,是按照高尿酸血症的診斷标準提出的倡議,因為,420μmoL/L,是判斷尿酸是否超出健康範圍的臨界值,無論男女,如果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檢查,連續2次,空腹血尿酸水準都超過420μmoL/L,就可以診斷為高尿酸血症。大家都知道,高尿酸血症可以導緻痛風,而且,在普通百姓的印象裡,痛風是富貴病,那些每天吃肉喝酒的成年人,尤其是男性,才會得痛風。但是,實作的情況并非如此,有些地區的12歲至17歲人群中的高尿酸血症發生率已經接近10%。還是孩子,就發生痛風,高尿酸血症低齡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需要采取哪些特殊對策呢?咱們現在就為大家解疑釋惑。

年紀輕輕就患痛風,是遺傳因素影響,還是生活習慣導緻的?

高尿酸血症,曾經被認為是中老年疾病,但是,近年來,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的低齡化趨勢日益嚴重,甚至發現了年僅10歲的原發性痛風患者。相關的研究資料表明,青年痛風患者的比例已經超過了54%。高尿酸血症在青少年中的檢出率,已經達到10%左右,而且,男孩中的檢出率更高,青少年高尿酸血症與腰圍、身體品質指數、血壓等名額相關,此外,青年痛風患者的尿酸水準,往往高于中老年患者。

年紀輕輕就患痛風,是遺傳因素影響,還是生活習慣導緻的?

目前,咱們這兒的指南,采用的高尿酸血症定義是,正常嘌呤飲食狀态下,無論男女,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準超過420μmoL/L。同時,對于不同年齡段的高尿酸血症,也提出了參考标準。1到12個月的嬰兒,标準是500μmoL/L,1到10歲為300μmoL/L,11歲到15歲的男孩,标準是470μmoL/L,女孩為350μmoL/L。15歲以上,參考成年人的标準進行診斷。

年紀輕輕就患痛風,是遺傳因素影響,還是生活習慣導緻的?

年紀輕輕,尿酸水準就超标,是不是遺傳因素影響呢?從流行病學調查的結論來看,痛風的确存在家族聚集現象,痛風患者中,具有家族史的比例約為19%。相關研究發現,痛風患者的近親家庭成員,約10%到25%發生高尿酸血症。如果父母中有1人患痛風,子女發生痛風的機率為40%到50%。如果父母雙方都患痛風,子女患病的機率為75%。是以,家庭成員中如果有人得過痛風,或者被診斷為高尿酸血症,應該盡早進行全家檢查和相關預防。

年紀輕輕就患痛風,是遺傳因素影響,還是生活習慣導緻的?

除了遺傳因素影響以外,生活習慣也是導緻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高尿酸血症及痛風低齡化的生活因素,主要有4點。第1,是飲食結構變化,多數家庭的肉類攝入量不斷增加,外源性嘌呤的産生随之上升,并且超出生理代謝和排洩能力。第2,身體活動減少。第3,超重和肥胖沒有得到及時控制。第4,飲食攝入量急劇增加,其中的果糖,在轉化為脂肪的過程中,會産生大量尿酸,而且,果糖會影響腎髒對尿酸的排洩。是以,全家預防高尿酸血症及痛風,需要從改變膳食結構入手,同時,需要積極鍛煉,控制體重,此外,應該嚴格限制含糖飲料及酒精飲料的攝入,并且減少果汁攝入量。

年紀輕輕就患痛風,是遺傳因素影響,還是生活習慣導緻的?

高尿酸血症及痛風低齡化,通常與社會活動頻繁、工作壓力較大、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合理等因素相關。低齡化的患者,初次發病時,可能會累及多個關節,并且,容易産生痛風石。此外,痛風發作的部位不典型,不像中老年痛風患者那樣,主要表現為第1跖趾關節部位的腳痛。由于低齡化的痛風患者,通常具有更高的身體品質指數和腰圍水準,是以,這類患者雖然病程較短,但是,也會合并血脂異常,由此帶來更高的心腦血管疾病和代謝綜合征風險,需要加強高血壓及糖尿病的預防和及時診斷、幹預。

年紀輕輕就患痛風,是遺傳因素影響,還是生活習慣導緻的?

低齡化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治療對策主要是控制和維持尿酸穩定,在痛風發作急性期,主要是快速止痛。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多數的降尿酸藥物及抗炎止痛藥,會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是以,在治療過程中,應該定期檢查尿酸水準及肝腎功能。同時,需要進行基因檢測,鑒别特殊的疾病,比如,腎囊腫和糖尿病綜合征RCAD,這種患者可能以痛風為首發症狀,或者合并2型糖尿病,卻沒有代謝綜合征表現,需要禁用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比如,苯溴馬隆或丙磺舒。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