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從去年開始,插電混動車(PHEV)就呈現出十分迅猛的發展勢頭,今年一季度,PHEV的增速達到了203.1%,超過了純電動的128.5%,成為了增速最快的電動化車型品類。

比亞迪一直是PHEV領域的大哥大,在其DM-i系列車型嘗到甜頭之後,主流中國車企開始紛紛跟進,長城DHT-PHEV、長安iDD、吉利雷神混動、奇瑞鲲鵬DHT……本土插混技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在最新的PHEV銷量榜單中,比亞迪的車型幾乎霸了榜,但随着其他中國品牌PHEV陸續上市,這個榜單将有更多新面孔出現。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随着越來越多像長安UNI-K iDD這樣的優秀本土PHEV出現,比亞迪将面臨不小的挑戰。

在這一波猛烈攻勢之下,市場也開始出現一種聲音——“真正替代純燃油車的,會是插電混動。”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油電混動(HEV)怎麼就被忽略了?要知道,HEV去年在國内銷量達到58.6萬輛,與PHEV(60萬輛)不相上下,這還是建立在車型種類遠少于PHEV的基礎上。

PHEV的發展節奏确實很快,新産品層出不窮,但這是否意味着,HEV就無用武之地了?對于普通使用者而言,PHEV和HEV之間,究竟選哪個更合适?

PHEV其實也有局限性

PHEV早已不是什麼新物種,之是以能在最近一年快速崛起,原因在于許多新推出的車型都解決了PHEV以往的固有痛點。

例如純電續航裡程明顯提高,以往的PHEV在NEDC工況下純電續航普遍隻有50-60公裡,現在的新車純電續航都能超過100公裡,部分将面世的新産品更是能達到200公裡以上;又如匮電油耗明顯降低,電量充足時可以當純電動開,低電量時油耗又能做到與同級HEV持平。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新一代唐DM-i純電續航已經達到252公裡。

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售價方面,新推出的PHEV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例如長安UNI-K iDD,其售價(17.69萬-19.29萬)隻比同配置的燃油版車型貴了不到1萬;秦PLUS DM-i起售價更是低至11.18萬,與同級純燃油車基本持平。

然而,PHEV在實際使用中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它不能完全脫離充電樁,使用者要獲得最佳的用車體驗,還是要保證車輛擁有充足的電量。長期在匮電狀态下使用,哪怕油耗不高,動力表現和NVH也難以與滿電狀态時保持一緻。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PHEV要發揮最佳性能,還是得保證電池電量充足。

而充電對于PHEV來說又是一件麻煩事,家裡有固定車位還好,可以安裝私人充電樁,若要到公共充電站充電,費用高先不說,還要跟純電動車(BEV)搶充電樁,長年累月下來,用車滿意度肯定會直線下降。

理論上說,PHEV在技術上能做到一車兩用,滿電當BEV開,匮電當HEV開,但事實上,絕大多數車主都是後面一種情況。既然如此,為何不直接買台HEV呢?

HEV技術穩,而且還不貴!

雖然說PHEV有着更長的純電續航裡程,在功能上可以覆寫HEV,但這絕不意味着後者就要被淘汰,反而,HEV還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HEV的原生車型素質普遍都更高。

下表是去年國内銷量前十的HEV車型,抛開動力系統不說,表中的每一款車型,本就是各自領域中極具代表性的産品,銷量在同級中長期保持領先,而且這些車型基本都經曆了多次垂直換代,在市場上已形成鮮明的“車型品牌”效應,技術成熟,可靠性好,保值率高,屬于閉着眼買都不會錯的車。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況且,這些主流的HEV在技術層面上依然有着很高的水準。以豐田THS混動系統為例,其通過行星齒輪實作機電耦合的方式,在動力、能效、平順性上都找到很好的平衡,而且可靠性極佳,從1997年發展至今,THS系統沒有出現任何大規模的技術性故障問題。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豐田混動有多可靠?看普銳斯就知道,在加拿大,第二代普銳斯曾創下過150萬公裡無大修的紀錄。

在電動化技術百花齊放的今天,豐田THS的技術路線至今依然有着極高的技術壁壘,盡管豐田已于2017年公開了初代THS的技術專利,但至今幾乎沒一家車企通過自研的方式打造出相同結構的系統(通用曾推出過與THS相似的混動系統,但未能獲得大範圍譜),即便是與豐田關系密切的廣汽,也隻能通過引進購買的方式拿到得到THS技術。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現款GS8混動搭載的是豐田最新的THS混動系統。

再看本田i-MMD系統,它的工作原理與豐田THS截然不同,但實際作用效果十分相似,在某些方面(如動力、NVH)的表現甚至還略有優勢。i-MMD系統以電機為主要驅動源的技術思路,也成為了部分中國品牌的參考對象,例如長城的DHT混動,結構就與本田i-MMD十分相似,兩者的最大差别隻在于混動變速箱的擋位數不同。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本田i-MMD混動系統結構。

作為消費者,技術上的問題确實沒必要深入考究太多,我們買的是一輛完整的車,而不僅是一套動力總成。無論采用哪種動力類型,綜合産品力永遠是最重要的,而影響一款車綜合産品力的,不僅有技術、品質、品牌、口碑,少不了的當然還有價格。

在HEV剛開始普及的時候,價格可以說是貴得離譜。2010年,凱美瑞混動剛國産時,起售價高達31.98萬,比燃油版頂配車型貴了3.6萬,而到了現在,最新款凱美瑞混動版的起售價已經與2.5L燃油版保持一緻(同樣是21.98萬)。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相對親民的售價,讓HEV得以快速普及。以凱美瑞為例,其雙擎版在整個車系中的銷量占比最高達到了55%。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本田奧德賽和艾力紳,早已實作了100%混動化。

與燃油版同價,這是HEV能被消費者廣泛接受的關鍵,在此基礎上,一些HEV車型已實作了對純燃油版的全面替代,例如本田奧德賽和艾力紳,兩者目前在售的車型100%都是HEV版本,而且售價區間也與以往的2.4L燃油版持平。

無論HEV還是PHEV,都有最佳适配車型

當然,我們并不是要全盤否定PHEV,再來吹捧HEV,而是想讓大家知道,不同類型的動力系統,都有其最佳适配車型,不要因政策的導向或是一些階段性的趨勢而盲目跟風。

對于一些大尺寸車型,如中大型SUV、行政級轎車、全尺寸MPV等,确實更應該使用插電混動系統,更大的電池容量,更高的綜合功率,能在顯著降低油耗的同時,帶來更好的動力和NVH表現。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新一代寶馬7在推出純電版和純燃油版之餘,還提供了插電混動版本。

而對于B級(中型車)及以下級别的主流家用車,油電混動是更好的動力方案,既有着比純燃油版本更好的動力輸出質感,又能做到相對省油,而且完全不用思考充電的事情,更關鍵的是,使用者無需花費更多的購車成本,就能獲得用車體驗的全面提升。

插電混動越來越火,油電混動是否就沒存在必要了?

雅閣混動版在動力表現、靜谧性、平順性、燃油經濟性等方面均優于其燃油版車型,而且起售價能控制在20萬以内,在B級轎車領域有着很強的競争力。

至于A級(緊湊型)以下的車型,大可繼續選擇純燃油動力,畢竟油耗都足夠低了,也沒必要再“混”了。若對駕駛體驗有更高要求,用車範圍又主要在市區,那買一台可靠、實用、高品質的BEV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 | 超人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 END ————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