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純電動車(BEV)賣得越來越好,但随着保有量越來越大,BEV起火的報道也越來越多。

盡管各種電池安全技術層出不窮,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家純電動車廠家敢拍胸脯保證“我們的電池絕對不會起火”。

尤為可怕的是,電動車起火往往都猝不及防,事先并無征兆,留給車上人員逃生的時間很短,從冒煙到熊熊燃燒往往隻有幾分鐘。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今年以來,BEV起火的報道明顯比往年更多,幾乎各大品牌都有涉及。

馬斯克曾說“燃油車自燃隐患超過特斯拉和其他電動車5倍”,但這顯然與事實不符,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給出的資料,今年一季度接報的新能源汽車火災共有640起,同比上升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災8.8%的平均增幅,平均每天就有超過7輛新能源汽車起火。

起火快,難撲滅

BEV起火的車輛狀态一般分為行駛、停置、充電還有碰撞等,其中停置和充電起火占比最大,主要原因還是電池熱失控。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最近一次被報道的充電自燃事故,是4月21日14時15分許,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天九灣市場停車場内一輛正在充電的雲度電動車着火。

雖然有人拿滅火器試圖滅火,但完全不起作用,反而越燒越厲害,還引燃了旁邊一台正在充電的電動車。最後,消防員趕到,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将火撲滅。值得注意的是,該品牌的電動車起火個案今年至少已經發生了四次,目前該品牌處于停産狀态。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充電站、停車場往往是電動車起火的高發區域,這些地方的自燃事故很容易殃及旁邊的車輛,4月18日,海口某充電站一輛威馬純電動車突然自燃,還好旁邊的計程車司機反應快,及時拔下充電插頭,迅速将車輛駛離,才逃過一劫。該品牌BEV自燃的相關報道今年至少已有3次。

除了電池自身故障導緻的起火,行駛中底盤磕碰也是電池起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4月22日20時,杭州某地下車庫入口處一輛長安新能源汽車起火。這次起火的原因,據車主說是行駛中底盤剮蹭到了車庫口的窨井蓋,車主下車檢查的時候就聽到車子底部發出“呲呲”聲,過了一會兒就燒了起來。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純電動車底盤一般而言比燃油車更低,托底、剮蹭的風險也更高。

動力電池又大又重,絕大部分純電動車型都是将動力電池安裝在底盤位置,由于電池包有厚度,又不能犧牲内部空間,是以BEV的離地間隙一般比燃油車要低,是以底盤剮蹭的風險也大增。

有些品牌推出了電動越野車,但是電池并沒有做特殊的防護,越野時托底、剮蹭在所難免,導緻電池組損壞進而引發熱失控起火的機率也更大。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BMS電控系統不比對也會導緻電池熱失控。歐拉電動車就曾因為充電時頻繁起火而被部分充電站列入黑名單。盡管歐拉也進行過召回更新BMS和電池模組,但似乎并沒有解決問題。4月6日,一輛歐拉在南甯某充電站起火爆炸,又一次上了熱搜。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3月17日,海口一輛純電動車在外部明火被撲滅後,翻轉車身時動力電池又複燃。

由于電芯在電池包内,即使外部明火被撲滅,内部的電芯可能仍在燃燒,是以在表面明火撲滅後,消防員還要對電池進行持續降溫甚至破拆,以免發生複燃。是以沒有專業滅火手段幾乎不可撲滅電池起火,隻能眼睜睜地看着車輛被燒成一堆廢鐵。

消防員提醒消費者:萬一遇到電動車輛着火,保持鎮定别慌張,第一時間遠離現場,撥打119,等待消防員來處理。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2月16日,一艘貨輪運載着大衆、保時捷、奧迪、賓利和蘭博基尼等各品牌3965輛汽車,從德國埃姆登港駛往美國羅德島途中起火,火勢持續了約二周,最後在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附近沉沒。

而對于起火原因,葡萄牙海軍表示,盡管目前沒有确鑿的證據,但有理由懷疑是船上的電動汽車的锂電池引發了此次火災。另據外媒Importinfo的報道,起火的車型或為奧迪e-tron Sportbacks,而動力電池的燃燒則讓救援工作變得更為困難。

有機構分析稱,貨船上的汽車和貨車價值4.01億美元,包括這艘船在内的總價值估計為4.38億美元。這或許是有史以來電動車起火造成的最大損失。

BEV碰撞後的爆燃非常緻命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碰撞當然也是BEV起火的一大原因。去年7月,一輛蔚來EC6撞擊石墩,車輛嚴重損毀并起火,車主不幸遇難。

而最近發生在大連的一起特斯拉碰撞後起火的事故同樣讓人不安。4月18日中午,在大連市勝利路與聯合路的交叉路口,一輛特斯拉Model 3與一輛雪鐵龍愛麗舍發生碰撞,副駕駛乘客被困。所幸路過的熱心群衆及時出手,當時有人徒手扒門,有人肘擊車窗玻璃,但都無濟于事,最後還是一位環衛工拎來一根鐵棍才成功破窗,将副駕乘客救出。

據現場施救人員回憶,把人救下車後30秒,車輛就開始熊熊燃燒,要是再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Model 3在中保研碰撞測試後并沒有起火,但任何安全測試都不能覆寫所有現實場景。

從這次車禍的現場視訊來看,大緻相當于C-NCAP的正面50%重疊移動漸進變形壁障碰撞,類似的碰撞結果國内兩大碰撞測試機構C-NCAP和C-IASI都有規定:在碰撞結束30分鐘内,REESS(可充電儲能系統)不應爆炸、起火,否則就是不安全。

特斯拉Model 3在2020年的中保研C-IASI碰撞評測中的成績是優秀,但這次依然在短時間内起火了,是以任何安全測試的結果都不能盡信。

還有一點讓人大感意外的是,碰撞發生後Model 3車門居然沒有自動解鎖!

發生碰撞後,車門自動解鎖,這是現今汽車的基本要求。碰撞後可能發生駕乘人員昏迷、車輛起火等危急情況,如果救援人員不能及時從車外打開車門,就會耽誤最佳救援時機。

碰撞後為何起火,為何車門打不開,特斯拉都應該給公衆一個交代,但是截至發稿,特斯拉對此次事故未有任何官方說法。

BEV的起火原因呈多元化特點,電池自身老化,外部碰撞、極端氣溫、電控系統、營運車輛的高負荷等都有可能導緻電池熱失控起火,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大功率快速充電是電動車起火的重要誘因。

一季度平均每天超7輛起火,電池安全依然是電動車最大的痛

特斯拉V3充電樁最大充電功率250kW,但這種快充應隻是輔助,日常還應以慢充為主。

歐陽院士的團隊研究發現,動力電池在快充300-500次之後穩定性會明顯變差,一般新電池的熱失控溫度為215攝氏度,而過多使用快充的電池熱失控臨界點大大降低至107攝氏度。

以一般家用BEV充電300次,每次實際行駛400公裡計算,現在市場上的BEV行駛大約12萬公裡,就會面臨熱失控臨界點大幅下降,自燃機率大幅上升的問題。

同時,廠家為了追求更長的續航,電池越做越大;為了縮短充電時間,充電樁的功率也越來越大,自然,電池安全的隐患也就越來越大。

文 | 鹿野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 END ————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