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大汽車集團誕生,反超特斯拉成全球銷冠,寶馬、奔馳也不及

文:小清

曾高調宣布将在中國生産超級跑車的賽麟汽車,花光60億卻隻造出賣了不到30輛的“老年代步車”。不僅如此,就連賽麟汽車前負責人也已經“逃往”美國,被網友稱為翻版“賈躍亭”。如今,賽麟汽車的機器裝置、生産線、流水線等資産還挂上了阿裡拍賣平台,實在讓人震驚。

同樣是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和賽麟汽車大不相同。這3家公司在2021跨越了生死線,年傳遞量均突破了9萬輛,進入了快速增長期。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判斷,蔚來預計在2023年第四季度實作盈虧平衡。但是,這3家企業與新能源巨頭特斯拉還有很大差距。

在全球範圍内,雖然有許多新能源汽車品牌,但新能源汽車巨頭還是特斯拉。在2021年12月時,特斯拉的市值甚至超過了1萬億美元,是世界上第一個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汽車集團。截止5月6日,特斯拉的市值仍然高達9047億美元,誰又能想到這是一家成立不到20年的年輕公司呢?那麼?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有多少?

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生産了30多萬輛汽車,同比增長67%。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還擴大其在歐洲的市場佔有率,在德國柏林建立了一家超級工廠。最關鍵的是,日本豐田汽車的市值為2341億,居世界第2位;德國大衆汽車的市值僅為1055.23億,都不及特斯拉。

雖然特斯拉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最大“赢家”,但這種結果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如今,國内汽車企業品牌已經打破了特斯拉的壟斷,成為了大陸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那就是比亞迪。

比亞迪沒有選擇像其他新能源汽車那樣組裝汽車,而是堅持真正的全鍊制造。以比亞迪自産自用的刀片式電池為例,可以使造出來的車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市場上更受歡迎。更何況2021年全球銷售的670萬輛新能源汽車中,60萬輛都來自比亞迪。

最關鍵的是,比亞迪的銷量已經反超特斯拉,成為全球銷冠。今年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超過9萬輛,相比之下的特斯拉隻有51302輛,排名下跌到了第2。到4月時,比亞迪甚至宣布正式停止生産燃油汽車,将生産和研發重點完全放在新能源汽車上。

最新資料顯示,比亞迪市值已達7047億元,超過長城汽車2199億元和上汽集團1909億元,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從全球汽車企業排名來看,比亞迪的市值已經位居第4,無疑證明了國内新能源汽車正在走向世界。

比亞迪7047億的市值也超過了美國福特、通用汽車、德國奔馳、寶馬等汽車巨頭,同時也很有希望趕上德國大衆,在未來跻身世界前3。當然,比亞迪能有現在的成就也與其創始人王傳福密切相關,而曾經的他不過是個普通的平凡人。

1966年,王傳福出生于安徽省的一個貧困家庭,因為家裡有7個孩子,他的父母不得不把他的弟弟妹妹送給别的家庭撫養。後來,他的幾個姐妹相繼結婚,家裡就隻剩下王傳福和他的哥哥和嫂子。但是,如果沒有哥哥和嫂子,王傳福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據了解,為了讓王傳福順利的上學,他的哥哥和嫂子到處借錢,嫂子甚至賣了自己的嫁妝。面對親人無私的幫助,王傳福徹夜苦讀,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并獲得了碩士學位。畢業後,他本來留在學校教書,但他對這種平靜的生活并不滿意,是以便辭掉了工作開始創業。

由于創業初期需要大量資金,王傳福的表哥毫不猶豫的借了他250萬,讓王傳福創辦了比亞迪科技公司。在王傳福的帶領下,這家小小的公司在短短幾年内取得巨大的成績,公司的人數也從10人逐漸發展到了28.82萬人。

2003年,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于比亞迪生産的汽車價格低廉,品質優良,逐漸在汽車領域占有了一席之地。6年後,王傳福的财富增至350億,成為了2009年的中國首富。到2022年,王傳福更是以1400億财富登上了《2022家大業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前100名。

即使身價千億元,王傳福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根,畢竟他小時候是依靠哥哥和嫂子的幫助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是以,賺錢後他不僅讓哥哥和嫂子住在豪宅裡,還讓他們在自己的公司工作。不得不說,王傳福确實令人敬佩,做人不忘本就是他成功的前提。

2022年4月27日,比亞迪又迎來了一則“喜報”。其2022年一季度總營業收入668.25億元,同比增長63.02%;利潤10.61億元,同比增長64.24%。并且,比亞迪一季度汽車銷量291378輛,同比增長179.78%,其中新能源汽車286329輛,同比增長422.97%。

相比特斯拉的實力,比亞迪似乎有更多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競争力,而比亞迪能如此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能夠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造出适合中國人開的新能源汽車。

事實上,除了比亞迪之外,随着中國制造實力的增強,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造車品牌沖出國門,甚至成為業内上司者。除了早早加入的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小米手機的雷軍在粉“Open Day”上表示,将“全力以赴為米粉造好車”。雷軍還指出,小米釋出的第一款車肯定是目前最前沿的産品,預計将在3年内推出。那麼,你認為大陸下一個造車大佬會是誰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