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男籃别說學這學那,先把基礎打好

中國男籃别說學這學那,先把基礎打好

中國男籃别說學這學那,先把基礎打好

籃球世界杯結束了,德國隊以全勝姿态強勢奪冠并創造曆史。畢竟以往隻聽說過德國足球行,不曾想如今德國足球不行了倒是籃球晃晃悠悠站起來。施羅德賽後笑逐顔開,還有啥比帶隊奪冠順帶當選最有價值球員更爽的?唯一的遺憾大概是世界杯有點晚簽合同早,錢還是拿少了。

另一廂,美國連個季軍都沒拿到,三四名争奪戰加時苦拼不敵加拿大,還讓狄龍上天化身飛龍。搞的美媒紛紛破防,批鬥科爾一番後揚言奧運會時要積極動員全體精英未果争冠。至于花旗樂子人們則把一切統統視作樂子,連嘲帶諷出言尖酸刻薄,很正常,天下樂子人皆一家,無需篩分出你我他。

當然到了咱們這,又順理成章進入習以為常的反思環節。反思沒啥,畢竟輸成這德性要再沒點兒反應,真就成此件樂不思蜀的阿鬥了。但反思到最後又要學這學那就有些黑色幽默了,這些天一直在觀察,從公媒體到自媒體,各種碩大的學習不間斷映入眼簾。什麼學歐洲學德國學塞爾維亞乃至學拉脫維亞,有見賢思齊的想法挺好,不過就想問三個字:

您配嗎?

男籃根本不配學這學那,眼下男籃的當務之急就是先把基礎打好。這裡的基礎是指正常球隊根本想象不到的一些領域:如何應對高壓防守、如何有效利用擋拆、如何避免低級失誤、如何把球行之有效交到最靠譜的球員手裡……以上這些在其他球隊看來很正常的項目,男籃卻統統做不好。難怪首戰給男籃号脈後便有行家銳評,說中國隊根本不會打球。誰說的?

博格達諾維奇咯。

在打基礎的領域,男籃與國足的問題都是一樣的。論搞洋務運動學這學那,國足比男籃早的多的多,90年代蔣興權帶大夥玩集訓跑圈熬體能,用最土的辦法提高水準時。國足便禮聘德國人施拉普納,随後還組建健力寶整隊赴巴西留學。講道理如今男籃想玩或正在玩的玩意兒都是人足球圈玩剩下的。結果你猜怎麼着?

國足的下限比男籃更低,幾天前成都鳳凰山逼平馬來西亞一役,無人逼搶時傳接球&停球失誤都能做個小集錦。瞧見沒,這些最基本的技術動作都坐不明白。搞得破防過無數次的球迷又又又又破防了,扯開嗓門高喊日尼瑪退錢。

中國男籃别說學這學那,先把基礎打好

破防的不止球迷還有《足球報》,這可是老牌到不能再老牌的媒體了,點評國足時用詞十分尖銳:許多國腳其實更像僵化企業中的上班族——我既然來了,我隻要盡力去踢就行了,剩下的我也沒辦法。挺巧,咱男籃也是一樣的,個個都像上班族。

把話題繞回去,甭管國足還是男籃都好比學渣,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都沒整明白,忙不疊給他上奧數他能懂個鳥。關于這點連隊員都承認,都知道喬爾傑維奇的一些理念很先進一些戰術很好使,可受制于能力有限壓根執行不了,怎麼辦呢?

你說歐美強國有各種先進經驗,這我承認,其實這些年我們接觸的先進經驗已經夠多的了,老外教練一撥撥來,籃球訓練營一個個開,各種視訊各種文獻該看看該翻翻,連一些野生部落客都擱那兒義務搞科普。又不是什麼剛村通電的極不發達國家,真要想學該看該了解的理應了然于胸,無非是給自己找借口罷了。

也别提啥人種問題,咱又沒要求男籃進四強進八強為國争光,就求個奧運挨打名額而已,連這都做不到還談啥人種,無非又是在給自己找借口罷了。

中國男籃别說學這學那,先把基礎打好

繞來繞去始終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缺練。練少了啥都白搭,哪怕天資聰穎,不肯學不刷試卷照樣會成為該溜子。退一步講即使蔡徐坤聞雞起舞來個鐵山靠,都得練習時長兩年半。真的,盡管坤哥如今被當成抽象符号,可人唱跳Rap哪個不是在兩年半裡練出來的。真以為純長個臉沒半點業務能力也能随随便便成功呀?娛樂圈競争很激烈的,有的是鮮肉野心勃勃想幹掉前輩上位。都說文體不分家,可比較下來總覺得籃球這撥人還不如平日裡經常被鄙視的娛樂圈呢……

真的,先把基礎打好,别老好高骛遠學這學那,運控不行的加強運控,投射差的苦修投射,身材單薄的多吃多撸鐵,要啥沒啥連籃下空籃都擱不進的幹脆改行,噴好發膠開足濾鏡當個美妝部落客不香嗎?何必非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艱苦奮鬥這四個字放任何時代都不過時,可能事倍功半,但隻要肯下功夫總會有所收獲,怕就怕連一丁點功夫都不肯下。好比休賽期大洋彼岸的老黑們成天泡訓練館打野球,今兒又看到我火的波特在紐約打的不亦樂乎;大洋這邊呢,有沒有誰看到國字号兵敗後有成員知恥後勇一天三練了?

中國男籃别說學這學那,先把基礎打好

我是真心的希望,明年的CBA休賽期,有球員能主動上傳各類瘋狂訓練,組局打野球的小視訊。而不是上傳出門旅遊,聚餐,搞綜藝,打廣告恰飯的小視訊。我知道球員辛苦理應在休賽期休養身心,但務必切記笨鳥先飛。

如果做得到,可能未來還有點兒希望;如果做不到,那還是雙手合十向老天禱告吧,指望哪位英雄媽媽懷個大姚二代目更靠譜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