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捕獲金融幽靈:因為無法預見,是以才要積極介入

作者:平凡女子liz
捕獲金融幽靈:因為無法預見,是以才要積極介入

(圖檔來源:當當網)

說起安全,其實這個問題在近幾年,特别是最近,更是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前面幾年的疫情,讓我們開始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安全産生了思考。今年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讓我們對未來環境的安全産生思考。突如其來的各種天災人禍,讓我們對生存的環境安全産生思考。

其實,類似的話題,從古至今,都是人類生存必須要考量的。隻不過,時代不同,關于安全的關注點不同而已。而涉及人類安全的因素,不僅僅是我們的環境,還有當下社會的另一個層面,那就是經濟。《捕獲金融幽靈》這本書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了。它的出版,便是向大衆介紹一些公共和私人組織與機構,努力幫助那些因金融犯罪而受害的人,同時也讓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那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安全問題”,我們該有怎麼樣的認識和預防。

其中,最喜歡的那句話便是書封上寫着:“沒有人能預見金融危機的到來,是以我們什麼做不了。如果我們接受這個觀點,危機就會再次發生。”

這樣淺顯的一句話,與書籍中的專業化内容有些格格不入,卻道盡了很多事情的底層邏輯。

01 觀念,在不停地變化中

說到安全,大概因為社會進步的程度不一樣。是以每個時代的安全認識是不一樣的。

以前的人們,擔心的大概就隻有戰亂,自然災害,或者敵國的入侵。可以說,一個國家如果可以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基本上它就可以得到不錯的發展。因為整體的大環境是比較安穩的。

類似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上下五千年,各朝各代的發展史中,凡是可以實作國泰民安的時期裡,相對來說,社會大環境是比較安全的,人們的吃穿是不愁的,對自然災害的應對也是有效的。是以人也跟着可以得到發展。

而那些比較黑暗的時光裡,安全的問題一直是最大的困擾。比如每個朝代的末代時期,隻要處理不好這個安全問題,國家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人民的日子也會過得比較苦。社會治安不好,人民呢,生活的各個方面安全指數也就下降了。

在今天,我們可以說,當下的生活環境比較穩定,社會發展層次也提高了,我們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但是,我們能說,我們當下的日子就是安全的嗎?

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就拿最近的巴以沖突來說,他們是生活在這個時代,但是當下的他們,安全并沒有得到保障。再加上,新式武器的發明,讓更多的平民在戰争中喪生,甚至遭受更多毀滅性的打擊。

還不僅于此,我們近段日子一直聽到的緬北詐騙分子,對于群眾來說,又是一種新型的安全威脅。而這些能夠成立的條件,不正是我們當下發達的網絡,交通,通信以及我們今天新式的生活方式嗎?

是以,關于安全,它的主題和定義一直都在變化。這也提醒着我們,在今天,在經濟的行業中,也有很多新式的賺錢方式,同時也隐含着新式的安全問題。就像一些信貸機構或者行業,用書封上的那句話來說:“他們善于承諾卻從不兌現、受貪欲驅使铤而走險、惡意欺騙公衆。”

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我們同樣需要不斷地學習,讓我們對目前的行業有更清晰的了解,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趨勢。

02 安全,在不停地擴圍中

通過學習之後,我們會發現,涉及到安全的内容,其實包含了方方面面。可見,關于安全的範圍,也不再是以前我們了解的那般了。它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

在農耕經濟時代,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隻要確定天氣夠好,國家安定,治安良好,播種順應時節,那麼他當年的收成肯定不會太差。瘦成好了,家裡的生活就好了,日子就安穩了。

這中間要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當年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那麼他就得煩惱這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怎樣做才能繳納賦稅,怎樣做才能讓一家子的生活不受影響。

或許他思考的隻是這些問題。

但是在今天,你可能不用去種地,你每天按時上班,每個月都會按時領工資。然而,随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你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商鋪倒閉了,這工資好像有一陣子沒升了。

最近俄烏沖突還沒結束,這油價還是很貴的。感覺自己的車最近加油有點貴。

身邊有人跟你說,得學會把當下剩餘的錢存起來,或者學會錢生錢。于是你投了一個基金,卻發現最近一直都在虧損。

巴以沖突的加劇,讓全世界的所有人通過網絡了解到更多實情,也讓你覺得原來安全的問題還來自國外。

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讓你最近都不敢吃魚了。

……

可見,今天的我們,談到安全,其實範圍更廣了。就像書中有一句話說的,今天的世界交流非常地緊密,然而我們卻始終還沒來得及制定出相對應的一些新規則來适應這種變化。

是以,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安全範圍擴容,我們卻有種無法阻止的感覺。其中,感覺最深的應該是這次的日本核廢水排海事件。

都知道對地球不好,對子孫後代不好,但是對應的全球海洋安全機制還沒跟上,監督機構也還未形成,是以便被鑽了空子。

03 未來,在不停地認識中

是以,在未來,面對全人類的安全問題,我們還是期待可以盡快出台更多比較全面的安全監督機制出來。

雖然在今天,有的人開始抱怨,我們活在監控之下,但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曾經那些被保留下來的監控,或許可以讓你在百口莫辯的時候得到正義的伸張。

在未來,關于安全的問題,注定是要我們各退一步,互相成全的。

舉個例子,曾經那些傍晚一到就無人敢走的村道,近幾年我們看到很多人吃完晚餐後都可以放心地在那裡散步。

為什麼呢?除了當下社會治安的變好之外,其中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想犯罪的人也知道,哪怕當下他成功了,過幾天他就會被逮住了。因為這裡裝有監控。

包括當下我們使用的很多智能手機,其中更是有了一個大資料的監測,是以很多人會覺得,原來我們的手機比我們的朋友更了解我們。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有人會覺得,當下的自己沒有隐私可言了。畢竟,隐私也是涉及我們每個人的人身安全問題的。

包括我們每個人的存款問題。存錢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做的打算。但是近些年來,我們發現,當網絡變得越來越發達,當我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便捷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便是,我們的個人資訊存在被洩露的風險。

舉個例子,近年來,我們特别煩的事情就是,我們會接到一些本地的陌生電話,因為工作原因,我們不接的話怕真的是有急事,一接通,結果就是移動營運點叫你去低價換手機的。

崩潰的是,我曾經一天接了三四個這樣的電話。甚至于有些人,你說了你不需要,他還不依不饒一直說。

你說她咋知道我們的電話的呢?資訊洩露了呗。

是以,在未來,關于安全的界定和防護,都是在邊走邊摸索的。

我們無法預見,與之相關的内容和範圍會不會繼續擴大,我們也無法預見我們會遭受什麼樣的危機。當下的我們,隻能想辦法提高我們對此的了解,然後更新認識,積極地面對,前路漫漫,積極主動地學習總是比消極等待好一些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