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屏人物|看,傳聞中的“蜘蛛俠”!

作者:開屏新聞
開屏人物|看,傳聞中的“蜘蛛俠”!

夜間,随着地鐵停運,白日的熱鬧與喧嚣落下帷幕,夜深人靜的昆明地鐵龍頭街站,出現了一群身着黑衣、頭戴紅色安全帽的人。他們就是傳聞中的“蜘蛛俠”。他們是地鐵橋隧檢修工,是地鐵橋梁與隧道的守護者,他們的任務是保養橋梁上部結構附屬設施。

追光而行,準确判斷螺栓狀态

穿戴好勞防用品,完成施工前安全技術交底,“蜘蛛俠”們正式行動。約8米高的梯車被拆分為數塊,從一樓站廳内扛上二樓站台,等待進入軌行區。

開屏人物|看,傳聞中的“蜘蛛俠”!

等待施工天窗點的過程中,負責人楊俊介紹:“地鐵高架地段沿線設有防抛網及其他防護設施,這些設施在自然環境及列車運作震動的長期影響下,連接配接零部件會出現松動的情況,對地鐵運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是以我們定期對高架地段防抛網及其他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加強,及時消除潛在的安全隐患。”

施工點下達後,作業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将梯車組裝好。一行人分工明确,1人高站于梯車頂進行檢查,1人推着梯車行進,其餘3人扛着伸縮梯緊随其後,呈“梯車為主,伸縮梯為輔”的施工隊形,徑直走入黑夜。

開屏人物|看,傳聞中的“蜘蛛俠”!

飛檐走壁的工作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及團隊間的默契配合。行進過程中,作業人員需頭部上仰45度,緊盯電筒光掃過的每一個地方,追光而行,準确判斷螺栓狀态。

遇到需更換或加強的部位,他們就将安全繩高挂于結構支架上,梯車與伸縮梯緊密配合,認真、仔細地将每一顆螺栓擰緊。

刷幾條視訊的路程,“蜘蛛俠”要走3個小時

擰緊螺栓,看上去并不費勁,但在高空作業,還是讓人捏了把汗。疏散平台上豎起伸縮梯,爬行過程中梯子肉眼可見地擺動,再加之作業空間有限,是個不小的考驗。“剛做這份工作的時候,其實也會害怕,有些地方高度較高,梯子會晃得厲害。不過,現在早就習慣了,高空上作業的技巧也熟悉了,我也絕對相信我的隊友,會絕對保證我的安全。”“蜘蛛俠”念康波說道。

開屏人物|看,傳聞中的“蜘蛛俠”!

不知多少次走走停停,大家的臉頰都被汗水浸濕。龍頭街站到司家營站,1000多米的距離,對于乘客來說,不過是刷幾條短視訊的時間,但“蜘蛛俠”走完這一段路,卻用了近3個小時,擡頭低頭不低于1000次。

事實上,夜晚的橋梁上部結構保養隻不過是“蜘蛛俠”們工作内容的冰山一角。在每個深夜,都會有近50名“蜘蛛俠”散布于昆明地鐵各條線路上,他們有的穿行于橋梁上部結構,有的穿行于橋梁下部結構,有的穿行于隧道管壁間,堅守崗位,默默做着檢修工作。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張勇 通訊員 王世祥 攝影報道

一審 孫琴霞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嚴雲

終審 編委 李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