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招聘 |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2024年度二批次公開招聘(測繪科學與技術專業)

作者:測繪學報
招聘 |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2024年度二批次公開招聘(測繪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文内容轉載自微信公衆号:慧天地,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所刊載内容僅供交流參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場。

招聘 |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2024年度二批次公開招聘(測繪科學與技術專業)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簡稱國家災研院)是大陸第一家國家級自然災害綜合性防治科研機構和應急管理科技創新、技術支撐平台,公益二類科研事業機關,主要承擔自然災害防治重大政策、基礎理論、關鍵技術、重要裝備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示範等工作,為全面提升大陸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供科技支援。根據工作需要,國家災研院計劃公開招聘從業人員,現将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崗位及人數

本次公開招聘涉及33個崗位,計劃招聘應屆畢業生24人(京外生源20人、北京生源4人)、社會在職(含博士後出站)人員10人,招聘崗位資訊及要求詳見附件。

招聘 |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2024年度二批次公開招聘(測繪科學與技術專業)
招聘 |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2024年度二批次公開招聘(測繪科學與技術專業)

二、招聘範圍

應屆畢業生(不包括軍校畢業生、定向生或者委培畢業生、國<境>外留學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9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須符合申請辦理在京就業落戶條件,碩士研究所學生不超過30周歲(1994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博士研究所學生不超過35周歲(1989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居民常住戶口,不含北京高校集體戶口。須在國家規定的時限内取得相應的學曆學位證書。

社會在職人員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1989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戶口。其中,博士研究所學生或者六級管理崗位相當職務層次的,年齡放寬到40周歲(1984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具有副進階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者五級管理崗位相當職務層次的,年齡放寬到45周歲(1979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博士後出站人員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9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需為2024年博士後出站人員。

招聘崗位要求的專業條件為應聘人員獲得的最高學曆所對應專業。

三、資格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産黨上司和社會主義制度;

(二)政治立場堅定,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

(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

(四)熱愛應急管理事業,能适應應急管理實戰化需要以及高負荷、高風險、高壓力的職業特點;

(五)具有與崗位相比對的基本素質、學曆學位、專業能力、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

(六)符合崗位所需要的其他條件;

(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報考:

1.受過刑事處罰、開除黨籍或者學籍,及其他黨紀政務處分的;

2.正在接受紀律審查或者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調查的;

3.被依法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

4.在國家法定考試、各級公務員及事業機關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考試錄用紀律行為還在禁考期的;

5.曾有學術不端等不良行為的;

6.在校期間受過院系級以上機關處分的;

7.聘用即構成回避關系的;

8.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聘用為事業機關從業人員的其他情形的。

四、招聘程式及要求

(一)報名方式。

應聘人員自公告釋出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時,将《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公開招聘人員報名登記表》及相關應聘材料電子版發至我院公開招聘指定郵箱:[email protected]。每人限報一個崗位,所有報考資訊一經送出不得修改。應聘人員應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實、有效的個人資訊。如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内旁系血親、近姻親等親屬關系的人員在我機關任職,或者擔任應急管理部機關處長及以上上司幹部和應急管理部所屬事業機關上司人員的,必須如實填寫、主動報告。若提供虛假資訊或者瞞報,一經查實,立即取消報考資格、聘用資格。

應屆畢業生需送出材料有:報名登記表、個人履歷,身份證(雙面)、學位學曆證書或者教育部學籍線上驗證報告、最高學曆學習期間成績單、英語水準證書掃描件等,北京生源請提供戶口本首頁和本人頁掃描件。請将郵件主題及履歷命名為:姓名+專業名稱(專業代碼)+學曆+畢業院校+應聘部門及崗位(應屆畢業生)。

社會在職(含博士後出站)人員需送出材料有:報名登記表、個人履歷,身份證(雙面)、學位學曆證書、職稱證書、獲獎證書、英語水準證書掃描件等,北京市戶籍人員請提供戶口本(首頁和本人頁)掃描件。請将郵件主題及履歷命名為:姓名+專業名稱(專業代碼)+學曆+最高學曆畢業院校+應聘部門及崗位(社會在職人員/博士後出站)。

(二)資格審查。

根據報考條件和崗位要求,對應聘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同一崗位通過資格審查的人數與該崗位計劃招聘人數的比例達到3:1方可開考。報名截止後,達不到開考比例的,将核減或者取消該崗位招聘計劃。

對于災害風險模拟與預防、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火險天氣氣候預報、天氣氣候模拟和災害大資料分析、城市災害風險調查評估、戰略規劃研究、綜合管理等8個招聘社會在職(含博士後出站)人員的崗位,同一崗位通過資格審查的人數與該崗位計劃招聘人數一般應形成有效競争,不能形成有效競争的崗位,經機關上司班子集體研究決定是否按照實際通過資格審查的人數組織專業能力水準評審。由我院組織專家委員會對應聘人員的專業能力、發展潛力、人崗比對度等情況進行專業能力水準評審,滿分為100分,合格分數線為60分。應聘人員經過專業能力水準評審合格後,不進行筆試,直接進入面試。

(三)筆試。

對于應屆畢業生和報考人事管理、财務管理崗的社會在職人員,統一進行筆試。筆試主要測查報考崗位履職所需要的政治理論水準、基本專業素質及相關能力,滿分為100分,合格分數線為60分。筆試成績達到合格分數線方可具備面試資格。

(四)面試。

在同一招聘崗位内,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參加面試人數與拟招聘人數3:1的比例确定進入面試人選(筆試成績并列的,一并進入面試)。不足3:1時,以實際參加面試人員為準。因資格複查不合格或者個人原因放棄面試資格的,在該崗位具備面試備選資格的應聘人員中,按照筆試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遞補。自願放棄面試的應聘人員,應送出放棄聲明材料。面試公告在國家災研院官網釋出。

面試前對應聘人員進行心理素質測評,測評結果不計入考試總分。面試采取答辯方式,主要測查拟聘崗位所需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滿分為100分,合格分數線為80分。面試成績達到合格分數線方可具備體檢考察備選資格。

(五)體檢和考察。

按照筆試成績占40%,面試成績占60%的比例計算綜合成績。不進行筆試的崗位,面試成績即為綜合成績。根據綜合成績由高到低排序,按體檢考察人數與聘用計劃人數2:1的比例,确定體檢考察對象。不足2:1時,以實際進入體檢考察人員為準。因人選體檢不合格或者自願放棄的,按照綜合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遞補。自願放棄體檢考察的應聘人員,應送出放棄聲明材料。

體檢參照現行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标準進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閱人事檔案、個别談話等形式,全面考察應聘人員遵紀守法、能力素質、學習表現、廉潔自律和崗位比對度等情況,并對應聘人員資格條件進行複查核實。

(六)公示。

根據考試、體檢、考察情況,堅持公平公正、人崗相适、優中選優原則深入考察比選、綜合分析研判,擇優确定拟聘用人員。拟聘用人員名單在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事業機關公開招聘服務平台、應急管理部官網和國家災研院官網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

(七)聘用。

公示期滿後,沒有問題或者反映的問題不影響聘用的,按規定報備後辦理聘用手續;對反映有影響聘用的問題并查實的,不予聘用。

新招聘人員實行試用期制度,試用期按照有關規定确定。試用期滿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注意事項

(一)資格審查将貫穿公開招聘工作全過程各環節。應聘人員應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存在材料不全、資訊不實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應聘資格或者聘用資格。提供虛假材料或者僞造、變造有關證件、材料、資訊騙取考試資格的,一經查實,将按照《事業機關公開招聘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進行處理。

(二)公開招聘工作實行回避制度。凡與我機關負責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内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系的應聘人員,不得應聘與我機關負責人員有直接上下級關系的崗位,或者人事、财務、審計、紀檢監察崗位,以及《事業機關人事管理回避規定》要求回避的情形。

(三)本次公開招聘通過筆試、面試、體檢考察結果綜合考量應聘人員與崗位比對程度決定是否聘用。我機關保留取消招聘崗位的權利。

(四)本次公開招聘将通過電話或者手機短信通知有關事項,請應聘人員在報名時提供真實有效的手機号碼,并在招聘期間保持通訊暢通。如聯系方式有變化,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因通訊不暢造成無法聯系到應聘人員本人的,後果由應聘人員承擔。未進入下一環節的應聘人員,将不再一一告知。

聯系人:徐老師、李老師

聯系電話:010-62842607;010-62919559

監督電話:010-62841500

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網站:http://www.ninhm.ac.cn/index.html

”即可檢視原文。

初審:紀銀曉複審:宋啟凡

終審:金 君

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