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外在豫當“勞模”①丨退而不休的美國豬獸醫專家

作者:大河網

編者按:在河南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是外國人,卻不是外人;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但有着敬業、盡責、盡心的共同特點。這些外國人,不僅親曆河南的飛速發展,還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他們中的有些人甚至成了中國人眼中的“勞模”。“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大河網聯合推出Global Talk特别版——《老外在豫當“勞模”》系列報道,一起聆聽他們的河南故事。今日推出第一期:《退而不休的美國豬獸醫專家》。

大河網訊 他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科學家,本可以搞研究、出專著,卻選擇像年輕人一樣“奔跑”,堅守在崗位一線;他是一位年近八十的耄耋老人,本可以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卻選擇“退而不休”,在河南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他就是牧原集團聘任的美籍國際顧問朱漢守(Han Soo Joo)。

老外在豫當“勞模”①丨退而不休的美國豬獸醫專家

朱漢守接受大河網記者專訪

夜晚八點,有人漫步于街頭巷尾,在華燈璀璨中感受城市煙火;有人約上三兩好友,在甯靜夜色中暢談人生理想。而此時的朱教授,則剛剛結束一天行程。近日,在牧原集團鄭州研發中心,記者見到了風塵仆仆剛從牧原集團南陽總部趕回來的朱教授。

他已至耄耋之年,卻選擇退而不休

“我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一名退休教授,從1980年開始就一直在明尼蘇達大學獸醫學院任教,其間承擔豬病防治、生豬産能提高等課程。”朱教授告訴記者,從剛剛入行到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他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豬細小病毒研究和獸醫微生物學。“二十年前,我被美國谷物協會聘為國際豬病顧問,參觀了許多中國養豬場,也是在那時結識了秦英林和錢瑛夫婦,他們的求知欲非常強,讓我印象深刻。也是自那時起,我開始參與牧原豬病防治工作,幫助牧原集團的獸醫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能。”朱教授說。

老外在豫當“勞模”①丨退而不休的美國豬獸醫專家

2004年4月,秦英林(左二)、闫之春(中)、錢瑛(右二)和朱漢守(右一)在牧原

2015年,朱教授退休,有了更多時間做一些行業的事,開始全身心地奔赴在“生産的主戰場”。

“2015年,朱教授退休後從美國來訪,到牧原集團進行豬病診斷鑒定工作。他先是詢問豬場豬群健康狀況,又親自剖檢大約10頭病豬。”牧原集團國際交流合作中心主任薛中原負責朱漢守赴豫交流期間的翻譯工作,他回憶道,早上9點,朱教授進入豬圈挑選病豬、做生了解剖,持續工作到下午兩點才找到病因,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髒活累活親自幹,沒有一點“指手畫腳”、假手于人。

“從美國輾轉到中國,長途跋涉後無縫銜接投入工作,其間持續六七個小時在豬場現場工作和實驗室長時間操作是常态。晚上,朱教授會對當天的工作進行整理總結,第二天給予具體解決方案和措施,指導豬病防控。”全程陪同朱漢守在豫工作的薛中原告訴記者,白天巡查豬群病情,晚上鑽研防治方案,朱漢守将國外先進的病毒分離技術應用到防治豬病的疫苗研究上,助推牧原集團在豬病防治技術更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老外在豫當“勞模”①丨退而不休的美國豬獸醫專家

2009年7月,朱漢守在内鄉牧原12場指導工作

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職。“工作不要停歇,再老都要工作。對于研究者而言,不斷汲取新知識,意味着我會随時産生新靈感。有時,我在洗澡時想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都會及時停下手頭的事,把它記錄下來。”從事豬醫學研究數十年來,朱教授一直保持着不斷思考的習慣,他說沒有誰生來是天才,唯有努力才會成功,“我經常對我的孩子們說,延長工作日最好的辦法,就是早一個小時上班、晚一個小時回家。”朱教授身體力行,成了孩子們眼中愛崗敬業的好榜樣。

他來過河南多次,但卻從未認真看過這裡的風景

談及對河南的了解,朱教授有些惋惜:“2004年起,我開始直接參與牧原集團的工作,二十年來,幾乎每年我都會親自來河南、到牧原集團,但是我隻去過鄭州和南陽。”朱教授坦言,他很喜歡牧原集團,因為這裡的人勤奮好學,有很強的求知欲,“交流會開始前,牧原的同僚們會列出許多問題,我也會對他們的問題一一解答。”朱教授告訴記者,他想在有限的時間内把自己所掌握的專業技術和經驗盡可能多地分享給牧原集團,是以在豫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格外珍貴。

老外在豫當“勞模”①丨退而不休的美國豬獸醫專家

2005年1月,秦英林(右一)、闫之春(右二)和朱漢守(左一)在老莊豬場

展示豬病毒中和抗體檢測技術、推薦先進豬病診斷儀器……一項項技術、一場場講座,朱教授不停地在中美兩國之間奔波,他認為獸醫學事業想要得到長足發展,傳承尤為重要,“我會定期給牧原提供一些資料、文獻,牧原可以把這些資料翻譯成中文,這樣一來公司所有員工就都可以讀到了,他們把資料消化吸收後就可以直接應用于實踐。”對于牧原集團從事獸醫崗位的每一位後輩,朱教授都會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地答疑解惑。

牧原集團南陽總部不遠處,有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麥田,給朱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大部分農田裡種植的都是糧食作物。依托糧食資源禀賦,發展生豬養殖,河南可以實作糧食向優質蛋白的增值轉換,這是很有意義的。十年間,河南的生豬規模化養殖迅速發展,豬病防治成了影響産業發展的頭等大事。”朱教授認為在“端穩中國肉盤子”方面,河南前景十分廣闊,他想盡己所能為河南的生豬養殖産業“保駕護航”。

老外在豫當“勞模”①丨退而不休的美國豬獸醫專家

2017年7月,朱漢守到訪牧原總部

走起路來步步生風,說起話來思維清晰,精神抖擻的模樣很難把朱教授和耄耋老人聯系到一起,在牧原集團擔任國際顧問二十年來,時光在他身上仿佛是靜止的,無論什麼時候,他都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全身心撲在豬病防治事業上,成為牧原集團信賴的國際顧問,但時光在他這裡又是沸騰的,多年的科研結晶和心血漂洋過海,為河南的畜牧業發展獻出了自己的“光”和“熱”。(楊佳欣/文 趙漢青/視訊 石金紅/海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