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失”的果唯伊,多店稱不再加盟,官網熱線已登出

作者:山東商報速豹新聞

“賣38元一斤的水蜜桃還都是爛的。”日前,濟南市民孫女士向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消費維權站投訴稱,自己在果唯伊被價格昂貴又不新鮮的水果“刺”到了。事實上,有十餘年發展曆史的果唯伊起源于江西南昌,雖然常被消費者吐槽“水果刺客”,但依然是規模最大的水果連鎖店之一。

而近日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調查發現,果唯伊的官方聯絡管道已經全部關閉,官方網站、微信等已有數年未更新,創始人季學剛也很久沒有公開露面。在調查采訪中,多位濟南果唯伊加盟商直言“生意不好做”,并透露品牌已停止加盟。而每日仍向門店配送水果的貨車和大量正常營運的門店,更為“消失”的果唯伊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李雨馨 實習生 葛昱林

常因價格高和品質差遭吐槽

日前,濟南市民孫女士向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315消費維權站投訴稱,自己在曆下區一家果唯伊門店遇到“水果刺客”,标稱精品水果的價格,實際卻暗藏發黴腐爛。

“消失”的果唯伊,多店稱不再加盟,官網熱線已登出

濟南仍有多家果唯伊門店正常營業

孫女士回憶稱,4月9日午間,她在果唯伊選購了四個盒裝水蜜桃,稱重後支付62.6元。現場拆封後,孫女士發現在泡沫網兜等包材遮蓋下,四個桃子全部存在長毛發黴處。孫女士立刻要求退換,店員便讓孫女士在一旁的大盒子中重新挑選了四枚水蜜桃,稱重後收費100.9元。店員将存在腐爛的水蜜桃回收,将孫女士此前支付的62.6元退還。

“後來我越想越生氣,果唯伊似乎故意用包裝遮擋桃子腐壞處,要不是當場拆封,也無從維權了。被我質疑水果腐爛後,店員也沒有任何歉意,隻是讓我重新購買更高價的桃子,我感覺在果唯伊的購物體驗非常差。”孫女士表示,在知名連鎖水果店,用精品水果的價格,卻買到了腐壞水果,讓她感到十分不爽。

孫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發現,多數針對果唯伊的投訴都是果品變質問題及價格問題,但是果唯伊并沒有對這些投訴進行處理。

此外,小紅書上有大量網友發帖稱果唯伊高價水果卻不夠新鮮。有消費者稱自己花費310元買來的榴蓮味道發苦、酒精味濃重,賣家卻否認榴蓮品質有問題。還有一網友稱,在成都果唯伊買了兩瓣榴蓮,結賬時發現要價235.2元,想退款遭拒。

濟南門店果品采購于八裡橋

為探究果唯伊門店的貨源,近日記者來到孫女士購買水蜜桃的果唯伊門店,看到一輛貨車停在該門店附近,送來白草莓、藍莓、特小鳳西瓜等水果。對于進貨管道和門店經營情況,店員閉口不談。此外,記者近日多次探訪該門店,注意到該店極少有消費者光顧,而相隔百米的自營水果店客流量卻是果唯伊的數倍。

記者走訪水果市場發現,4月13日前後,市面上水蜜桃售價約在25—30元/斤,一直售賣精品水果的盒馬鮮生水蜜桃價格約在32元/斤,而該果唯伊門店中水蜜桃标價為38元/斤,确實屬于較高檔位,是市場上不少水蜜桃售價的1.5倍左右。

對于果品品質和價格問題,2018年江西《新聞晚高峰》欄目曾報道,有果唯伊加盟商表示:“門店産品由總部統一配送的,實際上采購于當地市場。”該加盟商還以榴蓮舉例:“人家賣的榴蓮12塊錢一斤,我們拿貨都20塊錢一斤,我們就賣40塊錢一斤,根本就賣不出去。”另有内部人士在知乎平台稱果唯伊出現壞果的原因是加盟商不舍放棄利潤,即使果品已經存留多日,商家往往也不舍得降價銷售。

而在曆下區另一家果唯伊門店,記者以咨詢貨源為由,擷取了濟南一位果唯伊品牌管理人員的電話,對方的話印證了上述報道中所說“産品采購于當地市場”,該管理人員稱,“濟南門店的貨都采購于八裡橋水果批發市場”。

濟南加盟商質疑品牌“割韭菜”

高德地圖顯示,目前果唯伊在濟南門店超過38家,有資料顯示果唯伊在全國門店超3000家。不過,記者在走訪濟南門店時卻了解到,不少加盟商直言“生意不好做”,并透露現在已停止加盟,勸阻記者“入坑”。

“我幹水果生意已經十年了,現在非常難幹,果唯伊現在已經走到後期,也不開放加盟了,我也不準備繼續幹了,加盟這個就是被‘割韭菜’的。”對于記者的加盟咨詢,天橋區新黃路附近一家果唯伊加盟商多次強調“生意難做”,奉勸不要盲目加盟。

記者又緻電泺源大街一家果唯伊門店,一位女士同樣多次強調“生意不好做”,并向記者提供了加盟電話,該加盟經理表示已停止加盟。

根據果唯伊在網絡公開的一個加盟電話,記者聯系到江西南昌的程先生,對方同樣稱,果唯伊總部現在已經停止加盟。

不過,洪家樓附近一家果唯伊從業人員卻向記者透露“門店還有加盟名額”,需要支付30000元加盟費、5000元介紹費和15000元貨款押金,門店招牌及裝修需自行負責,可提供門店招牌設計參數,有司機每天到店配貨。記者詢問對方加盟合同的簽約方是否為果唯伊總部,該從業人員稱需要進一步核實,一天後回複記者稱,“合同與果唯伊區域代理個人進行簽約”。

對于記者提出的聯絡果唯伊總部,以及檢視公司加盟檔案的要求,該從業人員避而不談,僅發來早年間的果唯伊經營手冊照片,并多次邀請記者到他的加盟店詳談。

而記者從某第三方加盟網站了解到,早年間果唯伊的加盟費需3萬—5萬元,保證金需2萬—3萬元,裝置、采購等費用在5萬—10萬元,房租、人員工資等方面的支出需4萬—5萬元。

果唯伊總部已無法聯絡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7月起,果唯伊官網、微信公衆号等平台上再無消息更新,官方微網誌也已登出。近日,記者撥打官網公示的400電話,顯示“無此業務号碼”。撥通官網公示的某手機号後,對方表示已從果唯伊離職五六年了,而官網上的人工客服也一直顯示不線上。

針對孫女士的遭遇,以及果唯伊的加盟現狀,本報近日發函至果唯伊母公司南昌市三為果業有限公司咨詢,但截至發稿并沒有得到回複。

公開資料顯示,果唯伊品牌創立于2013年5月,由南昌市三為果業有限公司營運,創始人為季學剛,公司法人為胡小強。2020年的一則報道顯示,季學剛來自農村,17歲國中畢業後曾做過電工、民工,還參與過南昌大橋建造。季學剛23歲轉行經商,37歲開了第一家水果店,用了7年的時間,果唯伊發展到全國3000多家門店,團隊規模達2萬多人。

該報道稱,季學剛曾把果唯伊南昌子公司以捐獻的形式送給夥伴、加盟商,邊創業邊向内部散财。不過,在社交平台上,有部分加盟商回報果唯伊鼓勵加盟商積極發展新門店,以開店數量考核合夥人等級,該加盟制度和經營方式一度被業内質疑為直銷。

對于果唯伊總部“失聯”但門店仍在營運的現象,記者咨詢了上海段和段(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馬思程,馬思程解釋稱:“之前正常加盟的門店,在授權期以内正常營運的是沒問題的,這個需要參考水果攤主和果唯伊的合同要求。但超過授權期,又無法與總部取得聯絡,為了規避風險,建議盡量不要再用果唯伊的招牌。若現在有人稱仍能加盟果唯伊但并非總部授權,可能會侵犯商标權等知識産權,貨款、介紹費等若無法核實是與官方的正規交易,對加盟商來說可能存在較大風險。”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姜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