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作者:翻譯看世界

歐美的主要大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西班牙、意大利等,海洋形勢最不利的是哪個國家?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歐美大國中,美國的海洋形勢最為優越,本土西瀕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靠北冰洋(阿拉斯加),海外軍事基地衆多。英國位于大西洋與北海之間,進出自如,且直布羅陀有港口,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都有海外領地。法國南部瀕臨地中海,西部直對大西洋,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都有海外領地,尤其南美的法屬蓋亞那,面積高達8.4萬平方千米。俄羅斯面積雖大,海洋形勢卻一般,要進入大洋需要經過很多西方國家控制的海域,不過俄羅斯北邊上萬千米海岸線直對北冰洋,在北冰洋獨一檔存在。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德國的海岸線并不短,有2389千米,但這些海岸線都無法直對大洋或大海。德國與北部的丹麥陸地接壤,德國的海岸線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海岸線面對的是波羅的海,而波羅的海和地中海差不多,相對封閉。波羅的海國家的船隻要進入大西洋,必須經過丹麥與瑞典之間的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丹麥與挪威之間的斯卡格拉克海峽,才能進入大西洋的北海。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德國在波羅的海的海岸線,要繞着日德蘭半島進出大西洋,戰略價值大打折扣。不過德國可以通過基爾運河,打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交通線,完美避開了日德蘭半島。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圖-基爾運河的位置

德國是後起的殖民地強國,西部海岸線不錯,直面北海,對面是大不列颠島的英國。早在一戰前,德國家門口的赫爾戈蘭島就被英國占據,德國不得已将東非明珠桑給巴爾島讓給英國,交換家門口這個小島。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一戰前,德國本土面積約54.09萬平方千米,一戰後,面積縮水到46.88萬平方千米。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一戰前,德國從英法美西葡等列強口中,搶到了一些殖民地,陸地總面積約265.3萬平方千米。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德屬新幾内亞,今巴巴新幾內亞北半部,以及所羅門群島、加羅林群島、馬裡亞納群島(不含關島)、馬紹爾群島和諾魯,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

德屬薩摩亞,今薩摩亞,面積約2570平方千米。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德屬東非,今坦尚尼亞的坦噶尼喀、盧旺達、布隆迪、肯亞和莫三鼻克的部分區域,面積約99.5萬平方千米。

德屬喀麥隆,今喀麥隆、加蓬、剛果(布)和奈及利亞部分區域,面積約49.5萬平方千米。

德屬多哥蘭,今多哥和加納的一部分,面積約8.72萬平方千米。

德屬西南非洲,今那密比亞,面積約83.51萬平方千米。

此外德國在中國還有膠州灣租借地,租期99年。包含膠東半島膠州灣(膠澳)周邊地區,總面積約552平方千米。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一戰後德國喪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這和美英法遍布全球的勢力範圍有天壤之别,甚至也比不上西班牙挪威丹麥荷蘭等歐洲二線國家。一戰後德國西太平洋的殖民地被日本、英國、法國、澳洲等國瓜分,非洲殖民地主要被英法瓜分,德國海外喪失了支點,就此成為一個半海洋半陸地國家。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在和平年代,德國商船或許可以借助法國、英國、美國等國的海上支點,但到了戰争年代,德國在海上完全沒有優勢可言。二戰時,德國依然沒有改變陸軍強海軍弱的狀态,德國陸軍橫掃波蘭,深入蘇聯西部,差點殺進莫斯科。但德國海軍并沒有交出多少漂亮成績,沒辦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德國的對手英國、法國,依托海外領地,源源不斷地輸送物資補給補強,在持久戰中德國很吃虧。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德國人很清楚自身弱點,他們因地制宜,挖了很多運河,以此打通水運交通線。

歐美大國中,為什麼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目前德國三大河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都有運河連接配接,運河網絡也打通了法國羅讷河,也就是說德國的水上交通,可以直連黑海、北海、波羅的海、地中海,覆寫20多個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