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作者:陪寶寶寫日記

我家孩子有個發小,從上幼稚園一直到國小都是同班,上了國中之後,我們去上了片區内走讀的公立學校,那個孩子去上了一個比較好的寄宿私立中學,據說那個學校是寄宿制,教學品質還可以,當然費用也高。

當初選這個學校時,孩子媽媽很自豪地跟我說:“我家孩子自我限制能力強,讓他住校就是為了提升一下他的獨立性,再一個上國中後跑來跑去時間都耽誤在路上了,住校一周回來一次,我也不用監督孩子寫作業了,也好好輕松輕松。”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可是這才一年不到,孩子媽媽見到我就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打死我都不會讓孩子再住校。

原來,從上學期開始,孩子就變得不愛說話,也開始排斥學習,一周回家一次,本應是母子相聚的溫馨時刻,可是孩子卻變得冰冷無比,周末總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期末考試成績一塌糊塗。

原以為孩子是正在經曆青春期才會如此,可是後來有一次孩子跟同學發生沖突,老師給她打電話叫家長,去到學校孩子的一句話暴露了原因:“你知道我在學校經曆了什麼嗎?”

細問之下才知道,孩子從上學期開始,就被同寝室的孩子集體排斥。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原來,剛住進來的時候孩子還很開心,終于可以遠離父母的唠叨,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了。誰知同寝室的孩子悄悄藏了手機,半夜起來一起玩遊戲、網絡聊天,他制止了他們幾次,就被他們集體孤立。

一開始是同寝室商量好了都不理他,後來有人開始用他的毛巾擦鞋,再後來誰不高興就推搡他幾下,他在這個寝室徹底淪為大家出氣的工具。

若不是這次又被欺負,卻被老師誤會是他惹事叫來家長,孩子沒忍住向父母喊出了這句話,媽媽至今還不知道自己孩子經曆了什麼。

“本來活潑的孩子,現在變得不愛說話,成績一落千丈,我正在給孩子辦理轉學,這中途轉學也轉不到好學校,但我現在不求别的,隻希望能讓孩子脫離那個環境,重新振作起來,變成原來的樣子。”孩子媽媽哭着說出這番話。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原來,這個媽媽選擇的這個所謂升學率高的國中,是因為高中也是本校的,自己國中孩子升自己本部高中,也算在升學率之内,說白了,自産自銷資料好看就行。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住校的危害孩子不說,家長要懂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一個節目中說:“生活再苦,也不要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真的大。”

白岩松說自己曾經去寄宿學校考察,發現寄宿學校的孩子跟普通學校比,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很多,跟老師交談後才知道,這些孩子長期不待在父母身邊,缺少關愛,内心極度缺少安全感。

白岩松的話一點都不誇張。

孩子住校确實鍛煉了自理能力,然而危害也顯而易見: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首先,長期住校更容易接觸校園暴力。

記得有段時間,一段視訊在網絡上廣為流傳,視訊裡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被四五個孩子在寝室欺負,一開始隻是推搡,後來發展到拳腳相向,再後來竟然有人拿着一個裝滿衣服的行李箱砸向小男孩,旁邊拍視訊的人還不時發出笑聲。

後來才知道,這個視訊來自于某寄宿國小的寝室裡,這幾個孩子都是同寝室的同學,這個被打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裡隻有爺爺奶奶,他已經長期被同寝室的孩子欺負。

雖說後來學校出面道歉,幾個孩子也保證以後再不欺負同學,可是誰都無法想象這位被欺負的孩子内心的創傷該用多久才能修複。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這就是住校可能帶來的最大傷害之一,那就是更容易接觸校園暴力。

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選擇走讀,相對線路比較單純,接觸校園暴力的機會就會很少。

試想一下,父母每天接送,孩子出了校門就是家,根本沒有接觸壞孩子的機會,進了校門就是教室,相對“寝室”這個比較私人的空間,“教室”這個學習場所,孩子更有敬畏感,老師監控力度更大,更不容易發生校園暴力。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其次,住校孩子更容易沾染惡習。

有高中老師曾說過,他們在錄取新生時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幾乎所有學習好的孩子,都是走讀生,沒有人住校。

在以學習為主的初高中階段,最不可控的地方就是宿舍,可以說,宿舍是問題孩子的重災區,也是問題孩子的唯一活躍區。

好孩子一旦住校,大家同住一個宿舍,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都比較接近,如果整體宿舍環境不好,好孩子就很難獨善其身,有的孩子為了融入環境,不得不随波逐流,而有的孩子想要保留自我,就必得忍受他人排擠,嚴重的可能會遭遇霸淩。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最後,情感得不到滿足,可能就會向外發展到早戀。

有一位班主任曾經說過,住校生在學校談戀愛的機率遠遠大于走讀生,因為這部分孩子長期不在父母身邊,遠離父母的關愛和限制,内心嚴重缺愛,那種“被抛棄”的無力感和孤獨感,很容易造成孩子情感焦慮,這種焦慮情緒無處釋放,就會在異性身上尋找寄托。

再加上青春期的荷爾蒙效應,對異性容易産生興趣和好感,這種好感沒有人及時給予指導,不知道如何正确釋放和表達,孩子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感情,容易早戀。

當然,說了這麼多,也并不是說住校就完全沒有好處,如果是一些管理比較嚴格、學校老師相對比較負責任的學校,也不是不能住校,但是,有幾類孩子,無論如何父母不要讓他住校。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這四類孩子能不住校盡量不要住校

第一、自控力差的孩子

有的孩子自控力太差,對外界誘惑完全缺乏抵抗力,純粹靠父母和家庭的限制學習生活,那麼這類孩子千萬不要輕易送到寄宿學校,脫離父母和熟悉環境,很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自此放飛自我,再難糾正。

第二、年齡太小的孩子

國小正是培養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最佳時刻,這個年齡段孩子需要父母和老師正确的引導和塑造,而且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多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不具備,同時情感上又需要父母的關懷和陪伴,此時讓孩子住校,很容易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和孤獨感,造成孩子情感疏離,導緻孩子跟家長不親近。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第三、過于内向的孩子

性格内向的孩子遇事喜歡藏在内心,不善于跟他們溝通,這類孩子對他們缺乏信任,很容易被人忽略,也很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他們需要父母在身邊細心發掘心理變化,耐心陪伴和引導。這類孩子不适合住校。

總之,如果家裡有條件,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為了孩子能有好的成長環境,父母千萬不要怕麻煩,盡量不要讓孩子住校,住校的苦沒經曆過的人根本體會不到!

一位媽媽後悔哭訴: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讓孩子住校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内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幹貨。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