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和平:美沙防務協定即将完成,以色列成最大赢家?

作者:直新聞
劉和平:美沙防務協定即将完成,以色列成最大赢家?

直新聞: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和沙特即将達成一項“曆史性”協定,該協定将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并為沙特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開辟可能的途徑。您對這一協定有什麼樣的觀察與思考?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我認為,雖然這一防務協定看上去似乎很複雜,但是,假如仔細疏理一下,我們仍然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它:一句是,美國準備以為沙特提供先進武器和安全保障為誘餌,來引誘沙特跟以色列建交;另外一句是,美國準備以沙特和以色列建交為誘餌,來引誘以色列結束跟哈馬斯的戰争,以及接受用“兩國方案”來解決巴以問題。

假如再往深一層來看,我認為這份被外界評價為“将會重塑中東地緣政治格局”的所謂曆史性美沙協定,它的本質其實是美國與沙特以各自放棄自己的理念與理想為代價,而達成的一份世俗性的交易。

我們知道,跟共和黨尤其是特朗普執政時期的共和黨相比,拜登政府與民主黨一直對沙特尤其是沙特王室并不待見。這背後的原因就在于,特朗普執政時期的共和黨的外交政策,是以功利主義為導向的,不會因為沙特國内的所謂人權問題而影響了美沙關系,而拜登政府與民主黨的外交政策,更重視的是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态導向,是以在所謂的人權問題上跟沙特王室鬧得非常不愉快,尤其是沙特記者卡舒吉遇害案,更是空前惡化了拜登政府與沙特王儲之間的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美沙之間簽署的這份防務協定也就意味着,為了在接下來的美國總統大選中順利連任,以及為了給以色列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外圍環境,拜登政府準備放棄自己在意識形态和價值觀念上的堅持,轉而接受甚至是全面擁抱沙特的世俗王權。同樣,在五次中東戰争期間,沙特也曾經為了自己的宗教理想而跟信仰猶太教的以色列打得不可開交,以及跟信仰基督教的美西方分庭抗禮。

但是五次中東戰争之後,沙特認為,威脅其世俗王權政治的,一是來自于遜尼派内部的伊斯蘭激進主義或者說是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二是來自于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的什葉派國家伊朗。在這種情況下,沙特王室選擇了進一步跟美國結盟來對抗威脅其王權政治的什葉派伊朗和遜尼派激進勢力,這也就意味着,他們選擇了一條現實主義的妥協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沙特既是海灣阿拉伯國家也是中東遜尼派國家的老大,假如美沙防務協定最終簽署并且沙特和以色列最終順利建交,那将會在海灣阿拉伯國家以及中東遜尼派國家中樹立一個榜樣,接下來這些國家将會跟以色列掀起一股建交潮。如此一來,困擾中東一兩千年的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宗教沖突,以及困擾了以色列七十多年的跟遜尼派國家的關系問題,都将會迎刃而解。

劉和平:美沙防務協定即将完成,以色列成最大赢家?

直新聞: 那在你看來,内塔尼亞胡政權真的會接受拜登政府的利誘,為了換取沙以建交而停止跟哈馬斯的戰争以及接受“兩國方案”嗎?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我認為,這極有可能是一個并不存在的僞命題。首先我的判斷是,内塔尼亞胡政權絕對不會為了跟沙特建交而停止進攻拉法消滅哈馬斯,也不會在眼下條件并不具備的情況下接受“兩國方案”。我甚至認為,眼下的内塔尼亞胡政權,甯願放棄跟沙特建交,也要一意孤行消滅哈馬斯,因為以色列認為,這不僅僅事關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更事關内塔尼亞胡個人的政治生命,一旦内塔尼亞胡放棄進攻拉法消滅哈馬斯,其政權立馬就會搖搖欲墜,同時其個人也将被追究責任。同時以色列還固執地認為,哈馬斯的存在,恰恰是以色列與沙特建交,以及未來實施“兩國方案”的最大障礙。

我的第二個判斷是,拜登政府應該也不會用沙以建交作為誘餌,來換取以色列停止進攻拉法與消滅哈馬斯。或者說,拜登政府應該不會将以色列停止進攻拉法與消滅哈馬斯,來作為沙特跟以色列建交的前提條件。

這背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拜登政府壓根就左右不了以色列進攻拉法與消滅哈馬斯的行為,同時不想也不會阻止以色列去進攻拉法消滅哈馬斯,因為在是否進攻拉法與消滅哈馬斯上,美國跟以色列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唯一的分歧就在于,拜登政府希望以色列在進攻拉法的時候盡可能避免平民的進一步傷亡,盡可能地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的出現。

第二是因為無論以色列是否進攻拉法,甚至無論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導緻了新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國都會一如繼往地促進沙特與以色列建交。因為保障以色列的安全,為以色列創造一個和平安定的生存環境,是美國自從二戰以來中東戰略的核心,這一戰略不會因為美國究竟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究竟是拜登還是特朗普在執政而改變,也不會因為以色列是否會聽美國的話、是否忤逆了美國的意志而改變。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拜登政府應該不會在是否跟沙特建交與是否停止消滅哈馬斯上,給内塔尼亞胡政權出一道二選一的選擇題。美沙之間正在談的這個防務協定,極有可能是在為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戰争結束之後而做的準備。也就是說,美國先默許甚至是縱容以色列去消滅哈馬斯,在消滅哈馬斯之後,再來促成沙以建交和解決巴以問題的“兩國方案”。

為了實作這一計劃,我甚至認為,美沙之間的防務協定即使談好了,也有可能不會立即簽署,而是會等到以色列完成進攻拉法的任務之後再簽。這樣一來,以色列就将成為美沙防務協定的最大赢家,也就是既可以如願消滅哈馬斯,又能如願跟沙特建交。而這也應該是拜登政府内心深處真實的想法。

我的這一判斷是有一個事實依據的,原來拜登政府是計劃由美國、沙特和以色列三方來共同簽署這個協定,但是最終這個方案做了重大的調整,隻在美國與沙特兩國之間簽署。這背後發出的信号已經再明确不過,也就是,美國并不想以剛性協定的方式限制以色列,阻止以色列進攻加沙消滅哈馬斯。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賴晨璐,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