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字解象(181)報

作者:象思維
漢字解象(181)報
漢字解象(181)報

報,報,前一款甲骨文字形,後一款金文字形。

說文,當罪人也。從幸從。(fú),服罪也。博号切。

段注,司馬彪百官志曰:廷尉掌平獄,奏當所應。凡郡國谳(yàn審判定罪)疑罪,皆處當以報。史記張釋之列傳曰:廷尉奏當,一人犯跸,當罰金。又曰:廷尉當。是也。又路溫舒上書曰:奏當之成。司馬貞引崔浩雲:當謂處其罪也。按當者,漢人語。報,亦漢人語。漢書張湯傳曰:訊鞫(jū 審問犯人)論報。蘇林注蘇建傳曰:報,論也。斷獄為報,是則處分其罪以上聞曰奏當,亦曰報也。引申為報白,為報複。今俗雲急報是也。

段玉裁解釋當:田相值也。值者,持也。田與田相持也。引申之,凡相持相抵皆日當。報下曰當罪人也,是其一端也。當謂處其罪也,就是說,該受什麼處罰要與所犯之罪對等,這個相持相抵的論斷叫做當,簡言之,當,就是判決。這個判決也叫做報。

漢字解象(181)報

攝影 徐玉燕

字形解析,還得從幸說起。

漢字解象(181)報

㚔(niè),甲骨文字形。《玉篇•㚔部》㚔,今作幸。

李亞農,今人則謂(㚔)為刑具之象形,大概手栲之類,有囚系、撻伐、膺懲、拘執、攻擊一類的意思。

李孝定,契文作□,象手梏之形。殷墟出土陶俑有兩手加梏者,與此文形近,可為旁證。

唐漢釋㚔,刑具。甲骨文的幸字,正像一副中空而兩端有轄的手铐形狀。史前時期,這種刑具的簡易制法,便是砍下一截樹杈,把手腕塞入樹杈之中,在雙手之間夾入一段木棍,把樹杈梢頭捆紮起來,便成為實用、簡便的手铐了。稍後,人們又把兩段木棍中間挖出半圓,套在手腕上,作為常備刑具。甲骨文的幸字,正是對這一刑具的象形描繪。

再來看。

漢字解象(181)報

,甲骨文是兩個構件,一個跪跽之人,後背上有一隻手。這是服字的初文。

陳夢家,象以又按跽人(即俘獲之人),謂用俘虜為祭也。

說文,治也。從又從卪。卪,事之節也。房六切。段注,手持節以治之。

漢字解象(181)報

攝影 斯培光

甲骨文報字從幸從卩從又,由三部分構成,刑具,人,手,中間的人雙手被前面的刑具拷住,還被後面的手按壓成跽跪狀。

薛俊武,報,甲骨文從一跽跪之人,從幸(音蹑,非幸福之幸),從又。是甲骨文執後邊多一隻手,為會意字。報的全構給讀者提供的資訊是:一個被執的跽跪之人,身後又被一隻大手所控制,意為捕捉,逮捕。

唐漢,報的本義為審判、判罪。因為審判要與罪行相當,是以報又引申出報複之義,表示以眼還眼、以血還血。因審判需要辯白訴說,因而又引申出報告、告訴之義;由報複之義又引申出了報答、回報之義,如報恩、報效等等。

漢唐時代,地方長官在京師長安設有府邸一類的辦事處。邸中傳抄诏令、奏章以及京師官場動态給地方,叫作邸報。由此,又引申出報的名詞意義,即報紙。後來又由此引申出表示傳達資訊的各種檔案,如情報、電報、通報、喜報等。

為您連結

石頭有靈 // 記蘇州園林的石頭

漢字解象(180)教與學(稽核未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