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作者:UniDesignLab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轉自:小印帆的建築筆記

前段時間關于保研相關的事情告一段落了,很感謝小印帆的建築筆記來約稿,上次約稿還是因為大二時候的高分課設,這次很榮幸在這裡和大家做一次個人的經曆分享。

我在剛入學的時候并不是在學校裡比較突出的那種,現在我也有很多地方在向同學們不斷學習,也因為如此我在這個過程中會更加了解一件事從學不會到逐漸學會的一種感覺,是以我們這次的分享不僅僅是從學術上的,更多的是我四年學習中的一些困惑和啟發,以及對我的影響,我希望基于這些經曆得出的結論能夠在某些方面也能為各位給予啟發。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于鵬飛

中國美術學院

環境藝術系

中國美術學院2022年免試推薦碩士學位資格,

“優秀社團幹部”“優秀學生幹部”

連續2年獲學年省政府獎學金及“三好學生”稱号,

浙江省挑戰杯省賽二等獎及校賽一等獎

優秀社會實踐團隊

浙江省鄉村振興省賽獎項

設計作品留校或為高分課設

獎項約15餘項

專訪一覽

01 聯覺意識—建立自己的“因陀羅網”

02整理思考—從三分鐘的彙報到三句話的彙報

03習慣變化—把遭遇迷茫和困惑作為一種常态

01 聯覺意識—建立自己的“因陀羅網”

在我大一剛入大學的時候聽過一個講座沙龍,這個分享者是聯邦走馬的創始人惡鳥先生。他在講座中提到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叫因陀羅網。這一概念原本來自佛教,而他本人在實踐中則在一個新的語境下闡釋了這一概念:我們學習中的所思所想,積累和思考的總和,正如同一顆顆鑽石所組成的一個巨大的網狀架構。當知識以這種方式互相聯系成一個系統時,我們所獲得的思考上的收益,便是來源于這樣一個系統的總體影響。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大學一年級 高分課設《物相閣——機械動力木制裝置》

這種觀點在當時對我是一種啟發式思考,也一直影響到今天。因為受到這樣的影響,隻要我有時間,就會盡可能去參加學校的各種學術講座。這些知識并不一定和我們現在進行的某一門課程和某一階段有直接的聯系,但我們接受到的知識不會消失,當我們某一天需要這些領域的認識和思考時,我們會得到一個關聯系統下的整體影響。

我認為有趣的是,當我每次去接觸這個知識的時候,無論知識的深淺,它都在那裡為自己開了一扇門,或許我在這個階段對它的了解就到此為止,而當有一天我再去推開那扇門的時候,還有很多精彩等着到訪者。

而大學四年裡,更多的時間裡,是老師和不同方向的知識為我們留下的無數扇門,或許現在的自己不需要走進去,或者沒走進去多遠,但你當最後的某一天你需要進去的時候,順着這條線索推門而入,才發現原來這裡還有更多的光亮,照亮來者。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大學一年級 高分課設《棚屋——沉矩》

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建築與環境學生美術作品賽優秀獎

02整理思考—從三分鐘的彙報到三句話的彙報

“一件事如果能不能用一句話完整概括,說明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被思考清晰。”

大二階段,有兩門周期較長的設計課,由幾位日本外教主教。現在回看,他們對我們幫助最大的方面是整理思考方式。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整理思考”從設計本身一直貫徹到彙報呈現,從第一次上課的時,他們就在規範每個人的彙報方式:闡述結果——說明原因——強調結果。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越到方案後期,“整理思考”的作用越發重要:建築新人總有太多的思考,卻沒有在設計過程及呈現過程梳理好自己的想法,進而陷入混亂或無從下手。後面讀到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時,也看到了類似的觀點:真正到一個方案的生成階段,需要做規範及斷舍離式的思考。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另一方面,在一個傾聽者越來越關注結果的時代,先讓結論深入人心遠比陳述大量的過程重要。過程很重要,是生成過程的基礎,但不是所有的過程都有必要在一段話中争先恐後出現。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大學二年級 高分課設 《扇展湖光》AIM十周年快題賽優勝獎

我在當時課程階段是屬于“過度思考”的一個典型,是以一直到最終的結課之前,我都在反複歸束設計方法和設計呈現“這一空間是否有存在必要?這頁圖紙是否最大限度表達目的?”反複推敲直到最後結束的課程彙報中,對我而言,我不僅僅收獲了老師們對設計的高度評價,更多的是從這個過程中學習到對于思考方式的整理。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大學二年級 《幕梁頤境》中國大學生創意節25強

我也逐漸了解了這種思考的轉變,至于後面去參加一些比賽,或參加更為正式的答辯時 ,“整理思考”成為我拆解問題和呈現想法的驗證方式,令我受益匪淺。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流風之家》1:30模型(1800*840*670)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大學三年級《流風之家》 高分課程設計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大學三年級《中和堂·文保古建測繪調研》秋季下鄉優秀展

03習慣變化—把遭遇迷茫和困惑作為一種常态

如果從現象學角度出發,持續的變化這是個體發展過程中需接受的常态。

到了大三階段,我和周圍的同學都陷入到不同處境下的迷茫中,這種迷茫或許來自于建築從業的困惑,也有對之前僅考慮方案的象牙塔生活的一種檢討,以及自我定位等。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畢業之後的就業方向,生活壓力,戀愛長跑的同學也會面對很多未來的挑戰,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城市生活,這些問題如同一個建築的細部一樣,可以無限地被思考和探讨。

是以我逐漸意識到一個方法:如果尚不清楚路在何方,至少要確定自己依舊在路上前進,因為很多問題在實踐的過程中會出現新的機遇。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希望大家放寬心,我們真正值得困惑的遠不止校園裡的這幾年,走出校園(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心靈上)之後的日子有更多有複雜的事情等着我們去迷茫,這種迷茫可能會持續到我們的生活方式确定下來,直到和我們的父輩一樣最終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那時也許沒那麼多需要打破的常态。但迷茫也是一個積極信号,因為走上坡路的時候,都會感覺比平時更累,是以希望大家帶着困惑,繼續加油。

對職業的選擇其實可以放平心态:無論未來如何,做好當下都是一個必然。很多時候我的老師們覺得我一定會在目前領域持續深耕,或者周圍同學覺得我幾乎不怎麼迷茫,其實隻是我沒有因不斷出現的迷茫而停下來。是以我也是如此建議身邊同學:難說現在去做什麼,以後就一定會去做什麼,現在的決定隻是現狀的總結,重要的是做好把握機會的準備,當我們離開這個校園的同時,也不會再有一個地方可以像在這裡一樣思考問題和自由試錯。

社會對一個人的包容度會随着時間推移會越來越小,,在這之前我會讓自己繼續深耕,習慣變化。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浙江省鄉村振興大賽省賽三等獎+決賽入圍

大學三年級留系作品《半巷卧波》

印迹鄉村設計大賽省賽二等獎

我比較反對所謂的“大學無用論”,一方面每個人的四年根據自己的選擇所收獲,另一方面,我希望在學生時代牢記一種“知我所不能,知我所不知”的狀态,進而抵抗接下來的人生裡逐漸固化的工作内容與方式。

但不論未來如何,我們能把握的也隻有每一個當下,我希望能始終和自己的過去與未來建立一種“時刻過好當下”的默契,至少也可以讓自己落子無悔。

國美學長反對“大學無用論”,在校獲獎15餘項成功推免碩士

浙江省“挑戰杯”省賽決賽 參賽現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