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作者:UniDesignLab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轉自:WIIISH惟學空間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Ruohong.Z

西交利物浦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 建築設計

GPA:Upper Second Class 二等一學位

IELTS:8.0

截至發稿前獲得Offer

哥倫比亞大學GSAPP - MArch I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D - MSc AUBS Arch

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 - MArch I

密歇根大學UMich - MArch I

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UCLA - MArch I

……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左右滑動檢視作品 · © Ruohong.Z

師友寄語

Theo(UCB):很開心Ruohong.Z在最後拿到了自己滿意的offer,作為她的輔導老師可以感受到她對建築學習的興趣和設計的熱情。對設計發散思維的控制以及對問題的聚焦以及解決能力使得她在推進項目時很順利,也相信這樣的能力及素質可以幫助她在研究所學生學習中成長和進步。希望她在未來也可以繼續不斷達成自己心裡的目标和期望,祝一切順利。

Tristan(GSAPP):小Z同學是一個很有天分的同學,更重要的是她也非常的努力和用心,我帶了她其中一個項目,最後也非常高興她能來到紐約一起成為哥大校友。小Z剛開始的時候其實作品邏輯都比較混亂,并且隻有三個多月時間準備,非常的緊張,我們在盡可能的提供各種建議和指導外也都其實都挺捏把汗的。但是她展現了出了讓我很意外的态度和努力,最終拿出了一份讓我很難想象三個月做出來,非常紮實的一份作品集,最後也不出以外的斬獲了很多offer。我相信這三個月非常辛苦但一定也非常值得,我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也相信秉持這樣的天分和态度的她在未來也會獲得更多的成功。

Andrew(GSD):Ruohong.Z來惟學的時候距離申請結束的DDL隻有三個月了,手上有一版去年申請的作品集,但感覺和她的目标還是相去甚遠,對學生對老師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三個月裡我們給若弘設定了一個很死亡的時間計劃,按天鋪排進度,三個老師輪流critic她的作品,每個項目都在老師的指導下重新梳理了設計邏輯和表達方式。Ruohong.Z是個很堅韌的學生,最後也抗住了壓力,最終拿到了一個不錯的成績,印證那句話:No pain no gain. 最後祝福她能夠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保持這種勁頭,一切順利!

Jason(Upenn):首先祝賀Z同學成功拿到了夢想中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在最後一個月裡,我有幸指導她完成了三個項目的出圖和排版工作,盡管我們的時間非常緊迫。Z同學展現出了不錯的執行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這讓我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内順利完成任務。她對學習新技能的熱情和對完成任務的堅持,確定了這三個項目能以一個很高的品質完成。在這個過程中,Z同學的積極态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壓力和挑戰,她總能尋找合适的解決方案。總之,我很高興看到Z同學的成長,她的努力和決心一定會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支援她。

Douglas(UCB):Ruohong is a remarkably self-motivated and diligent student. From the beginning, she possessed a clear vision of her desired interest in design and articulated compelling reasons for her pursuit of architecture. Her relentless clarity proved to be a cornerstone in crafting her graduate school personal statement, providing a robust foundation for our exchanges.

In addition to her clarity, Ruohong demonstrates a profound depth of knowledge in various literature. She presented an extensive list of literature spanning architecture, history, psychology, and politics from the onset, affording us the opportunity to select references judiciously - thus allowing its content to be tremendously rich and well-founded.

I am delighted for Ruohong's achievements and extend my heartfelt wishes for her continued success in graduate school and beyond.

WIIISHING SPACE

@Ruohong.Z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31.2936°N,121.5253°E

合生彙 ROG專賣店

空間站 | 因為出圖效率其慢,下午被老師吐槽,晚上吃完飯就立馬去提了一個,好貴啊!

00#

我與惟學

[ 朝夕相處的四個月時光 ]

我是23年9月份才到惟學開始準備24FALL的申請,那個時候距離ddl僅有四個月的時間。而在這之前我都在一個個人工作室裡悠哉遊哉地準備作品集。這個工作室指導了我的23fall申請,在經曆了“全聚德”的悲劇之後,我本來卯足了勁想要在新的申請季将原先的作品集進行大換血,但卻發現這個工作室老師在能力還是精力上都無法幫助我。最終我在8月末認清現實,向一直在我微信好友裡躺屍的Andrew老師求助。

在與Andrew老師交流了我的作品集之後,我意識到自己有問題的不僅僅是圖紙,作品的主旨思想,邏輯,設計都有問題。此時我意識到之前的2個月差不多是瞎忙活了,于是當機立斷收拾東西,在九月初從一個工作室搬到另一個,開始了我在惟學的極限改作品的時光。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來到上海換到了新的房子裡面,窗戶很大,視野很開闊

© Ruohong.Z

申請結束後其實蠻感慨的。因為九月換機構的時候時間很緊急,決定得也很快,并沒有做更深入的考量,隻是想着換一個總不會有上一個那麼差了吧。但其實惟學讓我很驚喜,這裡對老師的管理機制設計得很科學,主要負責人也都很真誠責任感很強(這裡特别感謝靠譜的茄哥和每天都狂催我的Andrew老師),申請的時間節點把握得很精準,并且會操辦好一切雜事好讓學生把精力都放在作品和文書上。

在惟學的這四個月,我把兩個項目從概念到設計到圖紙完全改掉,改了一個項目的圖紙,和一個項目的排版,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在前兩三個月跟Theo老師與Trisan老師做設計做得挺開心的,兩位老師都幫我把一些很抽象的的想法落實到了建築設計上,對隻有大腦沒有雙手的intp來說十分受用。

過了這個階段進入集中出圖就發現圖搞不完了,并且我的圖紙表現能力也不夠。這裡感謝Andrew老師和Jason老師的強行營救,硬是在一個月多月的時間幫我把圖搶救出來了,真的太極限了,申請完我緩了快兩個月才把疲憊感消除掉。

01#

建築學和經濟學的融合碰撞

[ 在現實裡思考現實問題 ]

我作為一個intp,愛好很廣泛,上國小喜歡畫畫去學了素描,上了中學喜歡唱歌當了一會子的藝考生,上了大學又愛上玄學找了師傅學占星。想來也蠻符合建築這種雜學的性質的,這大概是建築永遠能激起我的興趣的原因所在。

不過建築學作為個人個人職業的發展前景并太不好,不管是否在康波周期的繁榮階段,建築學大機率也無法像過去十年那樣炙手可熱了。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我像很多建築生一樣, 對于自己之後的職業發展道路充滿懷疑,這樣的焦慮感同時也激發了我對經濟學和玄學的興趣(可能也有我愛錢的因素在)。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畫圖畫得腰酸背痛去正骨,發現周邊有家好看的書店

© Ruohong.Z

經濟學很神奇,包含着功利的現實意義,又與玄學一同道出這個世界最質樸運作規律。其作為社會中許多制度的理論支柱,能影響民生的重要因素卻鮮被建築學讨論。這其實也可以被了解,畢竟經濟學太過抽象,沒有辦法從理論直接推倒出設計落地,落地了也會因為多重因素互相作用導緻收效與原計劃偏離。

在我看來建築作為一個強調人文主義的學科是必須要與經濟學接軌的。我們在做建築時常說要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在過程中提出問題是事實為依據的客觀,解決問題卻常常是主觀。更多的時候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經曆了建築學中哲學又藝術的處理,尖銳的問題就會被玄乎其玄的藝術淡化,進而造成一種問題被解決的錯覺。

比如,當我們想要設計一所非洲學校,我們會去思考怎麼使建築的形态更加融進近地環境,空間的排列怎麼才合理,怎麼将傳統元素和現代功能融合起來…...但我們似乎忘記了之是以需要建一個非洲學校是因為非洲作為經濟落後的地區需要更多教育資源來鼓勵發展,幫助當地發展才是重中之重。那麼怎麼從建築次元使對教育資源的使用率最大化?怎麼確定這樣的形式真的可以幫助到當地發展?教育與直接給予物質補助哪個更能刺激當地經濟增長?這些問題都可以在經濟學中找到理論支撐,而我很少在建築讨論中看到這樣的議題。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聖誕節在麥麥度過

© Ruohong.Z

經濟學與建築的結合并非不可能,柯布西耶對功能性的推崇便是對當時工業化的回應,将工業時代對效率的絕對崇拜引入建築中,切切實實地提高了生産能力,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而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經曆了如此多的社會變革,卻沒有再遇到建築學上的大進步。這大概也是現代主義的弊端:給所有人一個建築公式,用機械性的重複代替思考。

我希望建築學可以提出更多對于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地探讨藝術哲學(不是說藝術哲學沒有意義的意思),這也是我希望在研究所學生階段可以去接觸的議題。

02#

堅定的“美研”申請者

[ 理性與感性的指引 ]

其實我從小就有出國的經曆,在加拿大讀多國小,又去英國讀了兩年大學,選擇研究所學生出國也是自然而然的決定。而選擇申請美國的學校,一方面出于對美利堅的好奇,一方面出于對美國教育資源的向往。

比起國内,國外自由的氣息能讓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滋養,記得21年在英國過中秋節,我看着天上與中國并沒兩樣的月亮,沒感受到思鄉情,卻感受到了四海為家的澎湃。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如果我踏足足夠遠的土地,走過足夠多的國家,那麼我就可以超脫自己身體與心靈的限制,接近地球的尺度,進而接近宇宙的尺度。這麼說很抽象,但宇宙這種宏大的東西确實是能令我身心向往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定要出國,去沒去過的國家感受生活。

至于我的理性思考,建築的美碩确實比英碩要紮實不少,不管是時間上,還是教育理念上。首先美研都是2-3年,比英國的1-2年能學到的東西多;再者這幾年就業狀況不好,我想苟幾年等到畢業了,這場酣暢淋漓經濟衰退也許能好一些吧。不過更重要的還是我對于美國的建築教育理念具有期待——我發現美國建築大學出來的學生在理論,邏輯,甚至圖紙表現力都會比英本略強。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焦慮的時候就會沉迷玄學

© Ruohong.Z

就我的體驗而言,我的大學院校裡老師的觀念都十分保守,從一開始就要學生向實踐應用方面靠攏,不太鼓勵形态上還是理念上的大膽創新,導緻很多時候學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出什麼。這一點在我做23FALL作品集時感受極其強烈——被美國教育背景出身的老師問到“為什麼”時幾乎是啞口無言,因為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部分的重要性,平時收到的訓練基本都是跟着一個範式一步步推,沒有真正思考過。

是以我最終堅定地選擇申請美研,不管是感性上還是理性上都是如此。

03#

申請路上的得失參半

[ 收獲 & 遺憾 ]

我申請期間一直呆在惟學的工作室裡,最開始來的時候被工作室配的顯示屏和一大排3d列印機驚到了,真的很貼心!(很可惜因為選擇不做實體模型,我到最後都沒有用3d列印機)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當時我因為前一個工作室太擺了内心很焦慮,來到惟學工作室看到身邊人都開着電腦瘋狂畫圖,心裡就踏實了一點,感覺自己終于逃出來可以步入正軌了。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工作室的操作角

© Ruohong.Z

老師很快被安排好了,我就開始上課。一開始我鬥志昂揚信心滿滿,跟老師溝通流暢,出設計的階段算是順利,但一到畫圖我立刻慢了下來。後來Andrew老師發現進度不對勁,看了我的圖,發現圖紙品質達不到要求。于是介入指導,總結了問題,最後圖全部改掉了,那一刻我是崩潰的,但也沒辦法。

那段時間我被嚴格要求隻對着一張參考圖畫表現,硬生生改掉了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天馬行空的習慣,但不管怎麼說,這次養成的工作流在我後期出圖時都很有用,效率提高了不少。同時因為熬了幾個大夜,作息也越來越陰間。我一早就明白陰間作息是不可避免的,是以一直在健身。這個習慣對我幫助很大,我通過健身釋放了壓力,同時也沒有把自己肝到亞健康狀态,甚至當時整個工作室幾乎人人得流感的時候,我一點事都沒有(竊喜)。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在熬夜的晚上,對茶多酚極其敏感的人可以拿飲料當咖啡

© Ruohong.Z

覺得這次申請唯一的遺憾就是托福沒考好。當時極限換到惟學做作品,突然對未來有了信心,萌生出申請哈耶的想法,但是發現哈耶需要托福,而我隻有雅思成績。幸好我英語基礎不錯,雅思考的比較高,就想着立馬報一個托福考一下。當時一邊緊巴巴地做設計,一邊了解了托福的考試機制就直接去考試了,結果就是大失敗。而那個時候也沒有機會讓我重新報名考試了,隻能就着這個很低的托福分數申請了哈耶,結果當然也是拒了。

這個事情最後讓我意識到一件事就是需要看到自己的野心,認可自己的野心。因為申哈耶是我很久之前就有的想法,但因為不自信加上之前的工作室不靠譜,就自我否定掉了,但是現在看來其實是有一些希望的,可惜沒有提前規劃。

04#

當思考落地為成果

[ 作品集與文書的推進過程 ]

Part.1 拍賣行項目

作品集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第一個拍賣行項目,這是我大三下的設計題。當時在利物浦遇到了一個極度保守設計的老師,在他的指導下我做了一個方盒子,想象中開放的城市共享空間從露天變成玻璃,又變成密密麻麻的隔栅,隻留一個很大的通高空間承載所有的互動,後來在做作品集時我和老師一同決定把設計改了。

因為需要給拍賣行這一建築功能找到建造的必要性,我從拍賣這一行為入手,發現這是一個能夠達到高效資源配置設定的經濟行為,可以刺激當地生産力。而場地所在正好是一個經曆過英國繁榮的工業時代後逐漸衰落的小鎮,具有一定的文化積澱。理論上,這是進行拍賣的最佳場地。然而現實中,拍賣行更多還是出現在香港、倫敦這一類的中心城市,高端的拍賣行并不适合小鎮。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 Ruohong.Z

是以,我改進了拍賣模式,從嚴肅、線性的流程改成了casual、多線進行的拍賣模式,增加人與人的互動,增加商品流動的可能性,也能促進鄰裡間的交流。因為改進了拍賣模式,最後的設計也比原先的更加靈動,自由,dynamic。我将拍賣行的業務範圍從拍賣藝術品擴充到了制作,宣傳等方面,增設了簽約藝術家工作室以及工作展覽平台,以達到吸引遊客注意,為個人作品做宣傳的目的。這樣以來,拍賣行就從隻一個簡單的行為的場所擴充到具有更多可能性的城市聚集空間,也算是達到了我最開始接觸這個題目想實作的事情吧。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 Ruohong.Z

Part.2 霍普杯項目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22年做的霍普杯項目。當時設計的時候比較匆忙且隊員合作得沒有很好,是以我對于設計原本是極為嫌棄。但那個時候距離ddl也沒多久了,是以跟Andrew老師商議就不改設計了,直接畫圖。幸好這是我改的第三個項目,在經曆了之前兩個項目的毒打之後,我的畫圖能力也提升了,再加上這個項目的模型很完整,且很多圖的線稿已經準備好,于是在Andrew老師和Jason老師的雙重幫助(施壓)下,我完成了這個項目的制圖。雖然中間因為沒有間斷的畫圖差點崩潰,但申請學校人總是要崩潰的,到這個階段才崩潰,已經挺不錯了。

這個項目是最讓我驚喜的,因為隔的時間太長,我幾乎忘記了當初設計時的意圖,回憶的時候發現,這個項目跟我文書的方向其實極其契合,有新能源大基建,也對可持續性的讨論。這讓我意識到自己的興趣點,并讓我對之後的研究方向有了些新的想法。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 Ruohong.Z

Part.3 PS寫作

我的PS寫得很急,因為作品集已經時間很緊,是以PS基本上是ddl前幾天趕出來的(不要學我)。幸好我有認真填寫想法搜集模版,英語基礎也比較好,是以在最後拼拼湊湊寫得也很快。因為我的工作模式是很悶頭苦幹,中間不跟人交流,有了成品再拿出來(也不是好習慣,不要學),是以反而在想法搜集上浪費了很多時間,為最後文書寫作留的時間就很少。很感謝Douglas在臨近ddl時階段犧牲休閑時間還給我改文章,最後得到的結果也還是很不錯的。

05#

成功=努力+資源+運氣

[ 總結我的申請之路 ]

我首先還是感謝我的父母給我足夠的時間去做作品,在經曆23fall的失敗之後也沒有給我太多的心理壓力。不過因為當時沒有及時離開前一個無法提供幫助的工作室,還是浪費了不少時間。究其原因,我其實很容易被PUA,發生什麼事就覺得是自己的錯,以為隻要自己努力了就好。我相信這是很大一部分中國學生的共同問題,是以我希望學弟學妹在自己努力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看看周圍的環境是否有給到足夠的資源幫助。

畢竟成功是努力,資源,運氣共同作用的結果,追求成功時不要忽視任何一環的作用,失敗了也不能隻看到某一環的缺失。

Ruohong.Z:從23Fall的全拒,到24Fall的圓滿

© Ruohong.Z

文中圖檔文字均來自作者 © Ruohong.Z,

未經許可禁止任何轉載,轉載請聯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