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作者:科普熊

#MCN首發激勵計劃#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前一段時間小米釋出新車的釋出會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雷軍也算是在網絡上出圈了一段時間,并且被大家冠以“天選男主”的身份,非常讓人羨慕。

不管是小米,還是華為,近幾年都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這個闆塊,就是因為看中了這個闆塊蓬勃的生命力。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看看大街上,新能源汽車的數量越來越多,新能源汽車變成一種新的趨勢,那些老牌油車也禁不住誘惑,開始了嘗試。

不知道這個時候,退出中國的鈴木汽車會不會後悔呢?

如果你年紀小,這個牌子的汽車你可能都沒聽說過。

這個日本牌子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真的可以用如日中天來形容,但是後來,他為什麼退出中國市場,現在又發展的怎麼樣呢?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一、一意孤行的退出

2018年一則重磅炸彈,讓汽車業的不少人都沒有想到。

日本的鈴木汽車,以一進制的價格售出了他自己在長安汽車的股份,正式退出了中國市場。

現在的汽車品牌太多,日系汽車已經被擠到了一個小角落裡。

但是在十年二十年前,日系品牌還是品質好省油的代名詞,在中國市場也特别的受歡迎。

你可能不知道鈴木汽車,但是你一定聽說過一種車——奧拓。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曾幾何時,這種小巧省油的車型一度占領中國市場,很多人對奧拓的第一印象,就是獨幕喜劇裡的“我開不起奧迪還開不起奧拓嗎?”

鈴木公司最一開始并不是做汽車的,而是做紡織的。

随着二戰之後美國對于日本企業的扶持,他所涉及的生産面也越來越廣,後來開始制造汽車機車等等。

鈴木集團和中國的合作很早就展開了,1984年的時候他們就曾經提供過相應的技術支援。

當時咱們也很想制造自己的汽車,奈何技術不過關,就算買了他們的零部件也很難制造出來。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鈴木想進軍中國市場,長安汽車想更新最新技術,兩個公司一拍即合,成立公司長安鈴木,鈴木汽車也算是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幾年的時間下來,長安鈴木成功的打開了中國汽車市場,銷售量也是屢創新高,2005年突破百萬台,2011年單車銷售量22萬台。

那個時候中國車企還沒有趕上,長安鈴木以其小巧的車身,省油的配置,便宜的價格,擊中不少少女心,之後推出的不少系列,也是走的嬌小路線。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本來這樣發展下去挺好的,但是随着中國人收入的增加,不同的需求點就出現了。

小巧的車型固然可愛,但是不是很實用,想開奧拓長途回家一趟,中途還要再加油。

而且空間太小,對于喜歡囤東西的人來說,後備箱連兩箱酒都放不下,實在是雞肋。

這個時候SUV車型的好處就展現出來了,那個時候油價又沒有很貴,是以人們慢慢的轉移了選擇方向。

開始選擇油耗量大但是空間更大的SUV車型,鈴木汽車的銷量受到了沖擊。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其實鈴木就算不做大型車,一直堅守小型車也是一種營銷方式,真正影響到他們的是一則醜聞。

2018年的時候,鈴木汽車發現内部零件出現問題,一般來說,發現這種醜聞,内部公關應該立刻開釋出會然後進行召回。

但是鈴木集團卻并沒有這麼做,道歉我可以道歉,召回是不可能召回的,鈴木的董事長甚至還說,就算死也不和中國市場妥協。

這樣的下場,就是鈴木的銷售量急速萎縮,不過這個時候的鈴木汽車也不想耗在中國市場的。

于是就出現了開頭出現的事情——鈴木賣出全部股份,離開了中國。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二、新的選擇

鈴木汽車離開中國市場,除了日本企業的刻闆和自視甚高之外,也有非常現實的原因。

鈴木汽車更新換代太慢了,産品競争力完全打不過新出頭的其他中國車企,過于自大,沒有跟上發展的腳步。

其次就是中國基建越來越好,道路也越來越寬敞,選擇夠多的話大家還是喜歡大車。

日本歐洲喜歡開小車主要是因為路窄,中國家庭喜歡買大車,因為在這裡,大多數家庭也隻有一輛車,這輛車并不是一個人的玩具。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它承載着一個有子女、夫妻、父母的家庭,試問有誰想讓自己的家人一起出行的時候窩在後排那狹小的空間。

觀念的改變也是一個原因。以前窮,家裡買車是大事,買來的車得符合全家人的需求,自然就追求大。

因為隻有大才能滿足大家的要求,SUV浪潮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現在逐漸富裕了,家裡開始考慮買第二台車,開過了大車知道大車在城市開有多麻煩的,自然會選擇一台靈活好開的小車。

最後就是中國車企的崛起,之前鈴木一家獨大,之後随着國家的推進,不少車企趕着時代的春風逐漸崛起,比如小米和比亞迪。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鈴木作為一個日本老牌企業,内部的僵化讓他很難快速對新市場做出轉變,再随着價格戰的影響,讓鈴木萌生了離開中國的想法。

很快,鈴木離開中國,進軍到一個新的國家印度。

印度人口也非常多,市場非常廣大,而且之前基本沒有汽車廠家的入住,鈴木在這個風口進入,其實也很聰明。

進入印度之後,鈴木的小車型很快使用了印度窄小的道路條件,他依然憑借自己小巧的身段在印度獲得極大成功。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2022年,鈴木在印度的銷售量就占到了全部汽車銷售量的40%,這個數量也說明鈴木在印度市場所獲得的成功。

不過不得不說的一點,印度确實沒有中國的消費力打,就算銷售量高,但是銷售的金額并沒有之前在中國市場時亮眼。

而且随着這幾年的發展,中國人買車不再貨比三家。

整體汽車價格下來了,有需要就一人一輛車,市場的廣闊讓不少車企都想來分上一杯羹。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鈴木自然也想來分一分,隻是她的車型過于老舊,技術也不行,想要做純電的估計要等到2025年了,之後的發展如何,就不确定了。

三、好還是壞

總體來說,鈴木集團的轉型離開,其實還是好大過于壞的。

很多人都發現了鈴木的車型不再适合中國的需求,但是由于技術轉型還需要花錢花時間,可能開拓市場更快,于是他們講目标轉向了印度。

鈴木一直做的都是小型車,就算真的轉型去做大型車,可能也不如人家歐洲美國的車企做的好,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而那個時候的印度市場,基本還沒有什麼小型汽車的開發,而鈴木的進入則剛好填補了印度小型汽車的空白,有點類似于剛進入中國那個時候。

随着中國汽車的崛起,鈴木就算不走能撐多久其實也是個問題,是以不如在還輝煌的時候,轉身離開,空留美麗的傳說。

不少朋友說現在重慶的出租司機還在用鈴木汽車,說皮實還省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有重慶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鈴木非常清楚,購買自己騎車的消費者多來自開發中國家,尤其是那種剛起步的。

比如印度和東南亞,鈴木2018财政年的年報:全球銷量3224000台,其中有51.3%的銷量是來自于印度的。

他也曾在2013年的時候離開美國市場,歸其原因其實和離開中國是一樣的,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喜歡大車,就算配置稍微差點,也需要一輛大車裝東西。

大家總覺得離開中國這麼大一個市場,會對銷售額有影響。

但是鈴木雖然銷售總金額可能沒有在中國多,但是其他市場打開了,之後的發展也不一定。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總結

作為一個存在時間很長的企業,鈴木的優秀之處就是及時調整重心,在某個國家的産品銷售表現不盡如人意,他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果斷地做出了決策,及時抽身離開了。

鈴木沒有在原地停留,而是将精力轉向了自己在其他市場上的成功案例。

這對鈴木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鈴木的決策是基于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以及對自身優勢的精準把握。

請各位深知,隻有不斷适應變化,才能在競争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聰明才智和果敢決策,讓鈴木汽車在面對挑戰時總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這也是他能夠持續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時,應靈活地根據實際情況、消費者回報等資訊,及時調整自身的經營政策。

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适應海外市場的變化,確定業務的穩定發展。

堅持不向中國市場低頭,退出中國6年後,如今鈴木後悔了嗎?

在經營海外市場的過程中,資訊的收集、分析和運用至關重要,企業需要時刻關注市場動态,以便及時調整政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你用過鈴木汽車嗎?對于鈴木的離開中國市場,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留言告訴我。

參考資料:

不向中國低頭的鈴木,離開中國市場6年後,後悔了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408816948332286&wfr=spider&for=pc

離開中國市場6年,堅決不向中國市場低頭的鈴木,現在後悔了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278982010986536&wfr=spider&for=pc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