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市值榜

2024-05-06 19:05釋出于四川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作者:齊笑,編輯:嘉辛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近期,科大訊飛披露了2023年了财報,也交了搞大模型一年的成績單。

從業績上看,科大訊飛延續了2022年的增長乏力态勢,2023年收入196.5億元,同比增長4.41%,歸母淨利潤6.57億元同比增長17.12%,扣非淨利潤則下跌71.7%,為1.18億元

2024年第一季度,科大訊飛取得了36.5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26.3%,但主要原因是2023年第一季度發揮失常、基數低,36.5億元的收入和2022年水準差不多。 利潤層面,虧損擴大,第一季度歸母虧損3億元,扣非虧損4.4億元。

虧損的重要原因在于對大模型的投入增加。

那麼,大模型搞得怎麼樣?

今年1月,星火認知大模型已經疊代到3.5版本,并将在今年6月推出4.0版本,據稱,4.0版本能對标GPT-4目前最好的水準。

一、差距

“對标GPT-4”,這話怎麼這麼熟悉。

一年以前,百模大戰正酣,各方諸侯一邊磨刀擦槍,一邊放出壯語豪言,雄心盡顯。

科大訊飛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的5月6日,科大訊飛釋出了星火大模型的1.0版本,劉慶峰放話,星火大模型要在10月份對标ChatGPT,不僅要在中文上超越,還要在英文上達到和ChatGPT一樣的水準。

原來,當時星火要對标的是ChatGPT,盡管GPT-4在去年三月就已經出來了。

對此,周鴻祎表示,彎道超車、後來者居上是可能的,但上來就說超越,那叫吹牛。

不管怎麼樣,科大訊飛的股價上去了,去年上半年股價最高漲幅達到147%。

去年的10月24日,是科大訊飛兌現承諾的日子,當時星火大模型剛更新到3.0版本,據稱,星火V3.0整體超越ChatGPT,醫療領域超越GPT-4。

劉慶峰報了喜,也報了憂:國産大模型在複雜知識推理、小樣本快速學習、超長文本處理、跨模态統一了解上距GPT-4還有差距。

那天,科大訊飛跌停了。

今年1月30日,星火大模型更新到3.5版本,訊飛星火V3.5的語言了解、數學能力、語音互動能力超過GPT-4 Turbo,代碼達到GPT-4 Turbo 96%,多模态了解達到GPT-4V 91%。

當天,科大訊飛股價沖到6%以上然後回落,次日收入微增、扣非利潤大降的業績預告出來,股價又跌了6.66%。

搞了一年,還是沒有追上GPT4,這是大部分模型廠商的現狀,劉慶峰說, “GPT-5一發,我們的差距會被拉到一年,還要有個追趕的過程。”

在剛過去的業績說明會上,科大訊飛也透露出一個“公開的秘密”:很多大模型榜單是花錢PR,有的大模型能力靠的是刷題刷資料。

隻要限定詞夠多,人人都可以是第一。

二、搞錢

科大訊飛,是一家很務實的企業。

2001年, 成立不久的科大訊飛經曆了一場事關生死存亡的危機。

當時的科大訊飛隻顧着悶頭鑽研技術,對市場、管道這些營運問題更像是門外漢,是以遭遇了嚴重的财務危機,反複斟酌之後,科大訊飛同意将自己的産品貼上别人的品牌,再賣給銀行、電信等大客戶。

劉慶峰在這筆生意中賺了第一桶金,也讓18個人的學生創業團隊,在商業社會中學會了“妥協”。

多少AI企業苦于商業化前景不明,相比之下,科大訊飛更加務實。

在大模型出來之前, 科大訊飛立下了到2025年收入千億的目标,而2022年收入還不到190億,且幾無增長。

再加上,長久以來,科大訊飛飽受質疑,比如擅長要錢(政府補貼)、不擅長賺錢。是以,大模型被視為科大訊飛的大救星。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星火大模型的變現途徑大緻分以下幾種:

第一,賦能現有産品。+AI是現階段更直接更快的變現方式。

賦能現有産品的部分邏輯是用終端硬體帶動軟體。于是我們看到科大訊飛什麼産品都做,除了老本行翻譯機之外,還有辦公場景下的AI滑鼠、教育賽道的AI學習機,耳機、助聽器、門鎖、辦公本等。

2023年,科大訊飛還推出了智能掃拖機器人。

有了AI兩個字,産品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比如AI滑鼠499元起,高端的AI學習機售價接近萬元,而沒有AI的價格在兩三千元。

第二,API調用。 前期,科大訊飛會免費為開發者提供工具以供他們開發和打磨産品,獲得商業成功之後就會收取API調用費。就像流量的使用費在下降,調用tokens的價格長期也一定是下降的趨勢,是以開發者規模很重要,使用者規模也很重要。

第三,企業定制化模型。

第四,C端模型使用費用。 這種模式大緻像OpenAI推出了ChatGPT的付費版本,向C端使用者收取訂閱費。但在國内,這個錢可能不好賺到。

大模型究竟給科大訊飛帶來了多少收入,我們無法直接計算。在業績會上被問到預計何時、或者是大模型的變現達到什麼程度時,會披露大模型相關收入,劉慶峰回答的是,回去研究研究。

從整體來看,2023年,科大訊飛收入196.5億元,同比增長4.41%。

這裡有一個小細節。

2022年,科大訊飛的增速就不太如意,當時科大訊飛稱2022年第四季度有30億的合同延期,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不延期,2022年的收入會更好看。

如果這30億在2023年順利執行,變成了收入,那2023年科大訊飛的收入就更不好看了。

2024年第一季度,科大訊飛找回了一些體面,收入增長26.3%。

但相較于2025年千億營收目标需要的增長,26%的增速還是太低了,科大訊飛需要在2024年和2025年每年收入都翻倍。

三、花錢

都知道,搞大模型很花錢。

雖然科大訊飛的大模型不像OpenAI傳出來的訓練成本那樣花那麼多錢,但大模型的競争,以及在大模型之上生态的競争都是長期的。

去年,科大訊飛有20個億的研發直接花在大模型上,而在市場上多花的隻有一兩個億。

今年第一季度的虧損,也被歸結到了“飽和式”投入到通用人工智能上。

未來,一方面,科大訊飛将保持在大模型上的高研發,另一方面,在戰略上,科大訊飛會向C端業務傾斜,未來要付出的市場類費用可能會增加。

搞大模型,算力也是個花錢大頭。2023年,科大訊飛購置了17億元的伺服器裝置,原本賬面上餘額不到3個億。

科大訊飛稱未來在算力上的投入增幅相較于在研發上的投入會更小。盡管如此,按照年報中給的折舊年限,新增的17.3億每年至少要攤銷3億多。

這些錢和科大訊飛的收入相比,不多,可當科大訊飛在不能自主、穩定地産生現金淨流入的時候,這些錢就很重要了。

多數時候,科大訊飛的經營活動現金是淨流出的狀态,原因比如G端項目回款慢。為此,科大訊飛還主動放緩了G端項目。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科大訊飛的貨币資金隻有26.78億元,而2023年底還有35.6億元。貨币資金一直減少,長期借款一直在增加。

科大訊飛需要自己備好打仗的子彈,不然,“隻會要錢,不會賺錢”的帽子就很難摘下了。

檢視原圖 70K

  •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 搞了一年大模型,科大訊飛怎麼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