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作者:瑜說還休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5月9日,黃日涵教授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這個學生為啥提這個問題?張維為教授去馬來西亞某大學講座

被學生提問‘我想辦瑞士永居,張老師作為過來人,能給一點建議嗎?之前,張教授已經發文回應過,他不是瑞士國籍”。

在截取的視訊片段中,确有一位大學生在講座現場向張維為教授提問道:“作為過來人,請講講如何辦瑞士永居?”

而鏡頭中,學生們随即是一片哄笑,其中還有一個學生清楚地發出了帶着漢語“我操”的聲音與嬉笑……

不過,至于張維為教授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視訊中并沒有交代清楚。

關于張維為與瑞士的關系,他确實曾在那兒留學、訪學過,而在2010年11月8日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上,就有一篇題為《瑞士學者張維為參加圓桌會議》的新聞,當時,張維為還專門為此發文解釋稱:他并沒有入籍瑞士,而可能是記者失誤,應寫成“通路瑞士的學者”雲雲。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看來,張維為沒有入籍瑞士,很可能是真的。但是,他并沒有言及自己是否在瑞士有“永久居留權”——即類似于美國的綠卡那樣的證書呢?

是以,這次張教授出國演講,這可不像在國内時,可以事先安排好照相、提問等環節,而人家馬來西亞的大學生雖有一口流利的中文,但卻不太會顧及張大教授的面子了——當然,如此不顧國際友誼,不給我們中國知名“愛國教授”面子,這是不是也有點“不講武德”了呢?

下次,如果有馬來西亞的名人來中國演講,建議張教授可以教導學生們“以毒攻毒”——比如,像當年北大女生提問克林頓總統那樣,或者像同濟大學生提問德國總理舒爾茨那樣,也給他們馬來西亞人下不了台!

其實,這個問題對于張教授而言,可能既好回答,也可能不太好開口。

其一,如果張維為并沒有在瑞士擁有永久居住權,那麼,就太好回答了,隻需綻放其标志性的微笑說:“我不是過來人,沒法講給你聽”,不就行了。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其二,但是,假如張老師真在瑞士擁有永居權,這就稍稍有點令人尴尬了。

按說,誰想在哪兒居住,甚至是移民入籍國外,都是個人自由,他人也不必天天在那兒“閑吃蘿蔔”,亂嚼這勞什子的舌根子,但這事之于張維為老師,卻就有點特殊性了。

因為,張維為教授功成名就的人設形象,是通過對中國的贊美而獲得——與此同時,也在不斷地用美國等西方的沒落、腐朽作為鮮明對比,讓其獲得了官方與民間的雙重聲名與紅利,是以,“愛國張天師”的網絡盛名之下,如果其竟然是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面人”,顯然,對其人設形象就是一種沉重的打擊了。

因為,這樣的“愛國”名人,如果說與做是兩碼事,怎可能讓人真正發自内心的信服呢?其言行不一、人格分裂,顯然會令其人設形象,産生“左手持矛,右手握盾”的自我互搏之難堪了。

這在此前,已經有了不少類似先例,比如,同樣是複旦教授的陳平,與張維為有着相近的“愛國”人設形象——陳教授曾有名句:“中國2000元的工資,比美國3000美元的工資生活得更好!”;可是,此言說罷,陳平教授卻拿着中國的高額退休工資,跑到美國的别墅裡,與嫁給美國人的女兒一家,其樂融融地接受資本主義腐朽生活的磨難去了。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還有另一位“流量愛國表演藝術家”的司馬南,也早在十年前,就偷偷地在美國買了房,期間有人提及此事,司馬南還多次“辟謠”,且聲稱要起訴“造謠者”。

但後來,在直播連線中被逼追問之下,不得不承認“我是在美國花25萬多美元買了個小房子”——如此自我打臉的醜劇之下,将“終生不悔生華夏,家住加利福尼亞”的知名詩句,給本色表演得活色生香、夢筆生花!

一邊大賺愛國流量錢,一邊卻潤到自己用嘴炮攻擊最狠的地方——還美其名曰“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如此人格精神分裂的“兩面人”,除了能蒙住認知低下的群體,讓他們以為這就是“愛國和群眾的代言人”之外,其實,他們隻能落得一個笑話而已,即使他們平日裡所言,也并非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但也都在“說一套、做一套”的形象下,難以讓人們聽進去和真正信服了。

張維為教授能如此出名,與其獨特的驚人觀點有關,比如,他發表過諸如“瑞典加入北約,讓北約變得更弱了”;“我們的農民貧困戶有地有房,三菜一湯,相比他國好多了”;“越崇尚新聞自由的地方,人越無知,美國是典型”;“基尼系數作為西方标準,不能準确地适用于中國”等驚人眼球的言論……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如果這是在國内,其演講或參與節目時,大家大多會心照不宣、非常默契地配合之,但到了國外,人家大多會“崇尚自由”,就可能“不講武德”了——是以,還是建議“流量愛國表演藝術家”的教授們、大V們,最好不要出國開講,還是我們中國最“安全”啊!

當然,我們的教授們,也并非都是像張維為、金燦榮、陳平、盧麒元;以及民間野路子“學者”的司馬南、項立剛等,近日,就有一位據說也是複旦的教授發文稱:

“剛跟學生說:‘巧言誤國之徒的言論,少追。踏踏實實讀書、寫作、翻譯’,說完,我就有點後悔了”。

事實上,就像武林江湖中,将“年輕人不講武德”整成流行句的馬保國一樣,他明明知道自己在演戲,他也知道他們知道他是在演戲,可他們依然一起認認真真地在演戲……一個如此互玩、互戲的國度裡,将“人生如戲”演繹得多麼的淋漓盡緻、巧奪天工啊!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而此時,如果站出來一個小屁孩,竟稱皇帝沒穿新衣,這豈不就是“年輕人不講武德”了嗎?——幸虧,這是在馬亞西亞,要是在馬亞“東亞”,那麼,年輕人,你就等好吧!

這說明,中國人并不都是人格分裂者,并非都在生活中一套、舞台上一套地演着戲——“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或許也算正常吧;但不正常的卻是,為何在我們這兒,反而是司馬南之流,卻活得更加如魚得水呢?這到底是魚的原因,還是水的緣故呢?哎,你妹的,哥哥我對此真是百思不得其“姐”啊!【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不講武德?馬來西亞大學生提問張維為:作為過來人如何辦瑞士永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