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作者:小何小何滿目星河

毛主席的兩個女兒李敏和李讷,雖然有着同父異母的身世,但是她們的關系一直十分親密無間。在毛澤東逝世多年之後,兩姐妹雖然身體都已經步入暮年,但依舊會時不時相聚,互相關心。在這些難得的相聚時光裡,李讷總會贊賞地說起姐姐李敏的才幹,尤其是李敏在撫養兩個孩子方面的出色表現。那麼,李讷口中所說的這兩個有出息的外甥,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他們又是怎樣在外婆李敏的言傳身教下成長起來的呢?

姐妹情誼源遠流長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同父異母的李敏和李讷,由于童年時期的生活環境迥然不同,兩人的性格也有很大差異。李敏在陝北出生後不久,就随母親賀子珍被送往蘇聯,一直到1947年才重新與父親毛澤東團聚。而李讷則是在延安長大的,從小就能時常親近父親,受到毛澤東親自的言傳身教。

盡管兩姐妹的成長經曆如此不同,但在毛澤東的循循善誘下,她們卻從未産生嫌隙。毛澤東常對年長的李敏說:"你比妹妹大,要多照應妹妹。"又對年幼的李讷囑咐道:"你是妹妹,要虛心聽從姐姐的建議,你們要互相幫助。"在父親的引導之下,兩姐妹相處融洽,彼此之間不存在任何芥蒂。

延安時期,有一次李敏和李讷在讨論蔣介石的身份時,由于觀點不一而産生分歧。李敏認為不管蔣介石做了什麼壞事,他畢竟也是中國人;而李讷則直白地認定蔣介石是壞人,不是中國人。面對兩姐妹的分歧,毛澤東巧妙化解了這一沖突,他說:"蔣介石是中國人,但是很壞,現在外國人想要他,我還不給哩!"毛澤東的睿智啟示,讓兩姐妹重新和諧相處。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進入50年代,兩姐妹一起與毛澤東居住在中南海内,生活在一起。盡管偶有口角,但總體而言,她們相親相愛、關系融洽。即便在毛澤東去世後的日子裡,身體每況愈下的兩姐妹,仍時常團聚叙舊,互相關心問候。

難能可貴的是,這種親密無間的姐妹情誼一直延續至她們步入暮年。李敏晚年行動不便時,李讷會打電話慰問姐姐,并有空就親自前往看望。正是有了這份源遠流長的姐妹之誼,李讷才會由衷地贊賞姐姐李敏的才幹與品德,尤其是她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卓越成就。

李敏外孫女孔東梅的傑出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李敏培養外孫女孔東梅的過程,可謂用心良苦。孔東梅自小就與外公毛澤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1949年,孔東梅出生後不久,李敏就将女兒的照片帶給毛澤東觀賞。看着這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毛澤東不禁想起了自己一生中對梅花的鐘愛。于是,他為這個外孫女起名"東梅",名字中既有自己"東"字的諧音,也有對梅花的喻意。可見毛澤東對這個外孫女的贊賞有加。

孔東梅長大後,竟與外公毛澤東有着驚人的相像。她那英挺鋼鐵般的脊梁,配以颀長身材,甚至下巴上也有一顆與外公一模一樣的痣。有人戲言,這分明就是毛澤東的"轉世重生"。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成年後的孔東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完成了大學學業。随後,她沒有像同齡人那樣選擇安逸的工作,而是進入了剛剛創辦不久的泰康人壽保險公司任職。在那裡,孔東梅從最基層的端茶倒水做起,幾乎每個部門都待過,從早忙到晚,體會到了打拼的艱辛。

1999年,孔東梅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國外的學習生活,讓她對祖國有了新的認識,也讓她更加了解和欽佩外公毛澤東的偉大。她深有感觸地說:"我終于明白了,為什麼外公要發動革命,要建立新中國。"

2002年,拿到碩士學位後,孔東梅馬不停蹄地回到了祖國。一回國,她就翻山越嶺,走訪了外公當年征戰和生活過的許多地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品格。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從此以後,孔東梅始終懷着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之心,投身于弘揚革命精神的事業。她先後在中宣部工作,參與策劃了多個向人民群衆宣傳革命曆史的活動。後又調任中央黨校,從事理論研究工作。一直以來,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傳承和發揚外公毛澤東的遺志。

對于外婆李敏來說,看到孔東梅這樣優秀出衆,自是無上的欣慰。李敏言傳身教,用自己的為人處世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孔東梅,将革命精神植根于她的心田,而孔東梅也用自己的傑出成就,實實在在地诠釋了這份精神的内涵。

兩姐妹的互動轶事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雖然李敏與李讷自小就生活在一起,但由于年齡差距和成長環境的不同,兩人的性格和見解自然而然也存在一些分歧。不過,在互相寬容、了解的基礎上,姐妹倆依然能和睦相處。

有一次,李敏和李讷在讨論蔣介石的身份時,由于觀點不合而産生了分歧。李敏認為不管蔣介石做了什麼壞事,他畢竟也是中國人;而李讷則直白地認定蔣介石是壞人,不是中國人。面對兩姐妹的沖突,父親毛澤東睿智地化解了這一分歧,他說:"蔣介石是中國人,但是很壞,現在外國人想要他,我還不給哩!"毛澤東的見解,讓兩姐妹重新達成了共識。

另一件轶事發生在葉劍英的主持下。葉劍英曾多次見證了毛主席的勞累過度,于是安排李敏與李讷陪伴毛主席進行一些休閑活動。有一次,葉劍英假裝嚴肅地對兩姐妹說:"主席如果不跳舞,就會越來越胖。肚子大了,就走不動路了!你們要是真的關心主席,就要拿出實際行動來,讓他去跳舞,活動活動身體。8點鐘,就看你們的啦!"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在兩姐妹的耐心引導下,毛主席終于被說服,和她們一同進行了舞蹈鍛煉。這一幕情景,顯示出李敏、李讷對父親的孝順之心,更展現了兩姐妹之間的默契與團結。

再有一件發生在1949年的小事。當時,李敏剛生下女兒孔東梅不久,就将女兒的照片拿給毛主席觀賞。看着這個出生不久的嬰兒,毛主席想起自己一生對梅花的鐘愛,于是為這個外孫女起名"東梅"。"東梅"這個名字,不僅有毛主席自己"東"字的諧音,更有對梅花的喻意,可見他對這位外孫女寄予了厚望。

盡管李敏和李讷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存在差異,但在毛澤東的引導之下,兩姐妹的感情越來越親密無間。進入50年代後,她們就一起與父親居住在中南海内。雖然偶有口角,但總體而言,兩人關系融洽、相親相愛。這份姐妹之情一直延續到她們步入暮年,即使身體每況愈下,依舊會時常相聚叙舊、互相關心問候。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李敏培養外子孔繼甯成材

除了對孔東梅的教育之外,李敏同樣也為自己的外子孔繼甯的成長操心良多。

孔繼甯自小就懷揣着成為一名軍人的夢想。他熱愛英勇無畏的軍人形象,憧憬着有朝一日也能身穿戎裝、馳騁沙場。孔繼甯曾經對李敏說過:"我将來一定要當一名軍人,保家衛國,為祖國的和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了解到孔繼甯的志向後,李敏沒有直接加以否決,而是給予了适當的引導和支援。她鼓勵孔繼甯刻苦學習,将來才能實作自己的理想。就這樣,在李敏的言傳身教下,孔繼甯漸漸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1955年,孔繼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學習。從此,他就走上了自己夙願已久的軍旅生涯。畢業後,孔繼甯曾在駐沙特使館擔任武官助理,為國家的對外軍事事務貢獻自己的力量。

直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孔繼甯退役回國,投身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他在全國工商聯和中國社會主義學會等機構擔任要職,發揮自己的專長,為國家的和平建設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這段曆程折射出李敏用心良苦地培養外子的全過程。從小培養他的理想抱負,到後來為他的前程鋪平道路,最終看着他真正成為一名對國家有用之才,李敏自是無比欣慰。

李敏的睿智在于,她從未違背孔繼甯的本心和追求,而是在循循善誘中讓他認清自己的方向。她循循善誘、耐心等待,最終孔繼甯能有今天的成就,可見她用之不觚。

不難想象,當李讷贊賞姐姐李敏"兩個孩子都有出息"時,除了看到了孔東梅傑出的一面,也必定是看到了孔繼甯為國為民奮鬥的精神和事迹。這對姐妹情深似海,必然也是對彼此子女成就的由衷贊賞。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正所謂師出有名,李敏對子女的教育用心周到,注重的是家國情懷和對理想的執着追求。有了這樣的家風家教,孔東梅和孔繼甯才能分别在自己的道路上大放異彩,成為令人贊許的傑出人才。

傳家之寶——革命家風

從李敏教育子女的做法中,我們不難看出她傳承了毛主席的家風家教,讓革命精神這一寶貴遺産代代相傳。

李讷晚年談到姐姐李敏,贊口不絕:姐姐有本事,兩個孩子都有出息

在李敏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毛主席家風的幾個特點:重視立德樹人,培養子女的家國情懷;循循善誘、因材施教;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正是有了這些傳家之寶般的優良家風,孔東梅和孔繼甯才能成長為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優秀人才。

重視立德樹人,培養子女的家國情懷,是毛主席家教的核心理念。早在延安時期,毛主席就倡導要從小培養革命接班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但是他們創造曆史的條件并不是自己随心所欲的,而是由他們在曆史形成時所面臨的現存環境所給予的條件。"這段話充分展現了毛主席重視立德樹人的理念。

李敏在教育子女時,也秉持了這一理念。她用實際行動将革命家風熔鑄在子女的心田,讓他們自小就懷揣家國情懷,立志報效祖國。比如對孔繼甯的支援和引導,就是讓他找到了自己服務國家的方向;再如讓孔東梅回國後深入了解革命根源地,讓她加深對黨的認識。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子女将來為國家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除此之外,李敏還善于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她從未強加自己的意志于子女,而是尊重他們的理想追求。對于孔繼甯想當軍人的夢想,李敏并未橫加阻撓,而是循循善誘地讓他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對于孔東梅,李敏也是根據她的特點有的放矢地予以指導。

最後,李敏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将自己對革命事業的執着追求烙印在子女心中。不論是孔東梅後來在黨校和宣傳部工作,還是孔繼甯為國家的軍事事務貢獻力量,無不是李敏言傳身教的結果,更是她将自身對革命精神的了解融入子女教育中的必然結果。

結尾

正如李讷所言,"兩個孩子都有出息"。孔東梅和孔繼甯之是以能成為傑出人才,功不可沒的就是他們的家人——李敏。她将革命家風這一傳家之寶代代相傳,最終讓子女無愧于祖訓,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