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作者:中國金币

5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發行2024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币一套,央媽“催婚”、央行“發糖”等關鍵詞再度登上熱搜榜,這套紀念币以時尚新穎的設計、各種新特工藝的運用,得到了廣大錢币愛好者的好評,其中有幾大亮點值得關注: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一是吉祥文化系列首次發行心形雙金屬币,将心形與雙金屬兩大熱門屬性合二為一,使之成為爆款。相比正常的圓形币,心形币頗受青年群體的歡迎,而雙金屬币亦深閱聽人多泉友的鐘愛,将這兩點集中在同一枚币上,彰顯了設計師的匠心獨運。二者相結合所呈現出璀璨效果,更令觀者拍手叫好。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二是子主題名稱和吉祥語的适時更新。今年吉祥文化項目的4個子主題中,将“健康長壽”調整為“生辰之喜”,使該主題覆寫全年齡段的慶生禮贈需求,适用場景更加廣泛。而對應“生辰之喜”“生兒育女”“美好愛情”“吉祥幸福”的吉祥語也分别更新為“一歲一禮”“生生不息”“心心相印”和“十全十美”,一方面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更加符合大衆當下的審美品位。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5克圓形金質“一歲一禮”紀念币背面采用噴砂底面,主圖案風車等采用彩噴和光變鱗彩工藝,主題文字和面額采用做亮工藝。光變鱗彩疊加彩色噴繪工藝的應用,使風車更加立體鮮活,雷射底紋更加襯托出風車旋轉的意境,整體畫面由靜轉動,充滿童趣。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100克圓形銀質“一歲一禮”紀念币背面采用鏡面底面,主圖案采用多層次噴砂、彩色噴繪、光變鱗彩和仿琺琅彩工藝,主題文字和面額采用做亮工藝。該枚币最大的亮點在于對蝴蝶結的塑造。其采用了滴膠加亮片閃粉工藝,打造出禮品盒濃濃的喜慶氛圍,給人帶來驚喜的感覺。雲朵采用了簡化設計,使其更具裝飾韻味。光芒線采用了光變鱗彩工藝,背景則沿用了鏡面工藝,使得整個币面效果對比強烈,主體突出,局部又富有亮點,各種工藝搭配相得益彰,讓人愛不釋手。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5克如意形金質“生生不息”紀念币背面采用鏡面底面,主圖案采用多層次噴砂、光變鱗彩、仿琺琅彩和熒光油墨工藝,主題文字和面額采用噴砂工藝。币面通過對銀杏葉和果實的浮雕細節描繪,結合傳統研磨工藝,刻畫植物内在的“生長”方式,呈現出一種“活的形式”,表現生命情感、生長、運動等特征。同時采用熒光琺琅工藝來突出果實的晶瑩質感,以此呈現觀賞的趣味,也以此體味生命勃發的意趣。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30克如意形銀質“生生不息”紀念币背面采用光變鱗彩、彩色噴繪和全彩熒光油墨工藝,通過多重工藝效果,展現出大海的晝與夜。正常光線下,币面追求一種“金線琺琅”效果,表現出白天陽光下海洋的生機。紫外光線下,币面上的海星、珊瑚等會發出多彩的光,表現出夜晚月光下海洋色彩斑斓的活力。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5克金3克銀心形雙金屬“心心相印”紀念币背面采用鏡面底面,主圖案采用白貝母噴砂、光變鱗彩、仿琺琅彩和熒光油墨工藝,主題文字和面額采用做亮工藝。該枚币的工藝有三處亮點:一是利用外圈銀的材質,搭配多角度光變鱗彩和相應浮雕,産生類似貝母的光澤感;二是金質心采用動态光變鱗彩工藝,營造出愛心靈動的效果;三是币面中心的紅心采用冷琺琅工藝,搭配寶石切面浮雕,畫龍點睛。同時應用熒光油墨技術,在紫外光線下,紅心會變為粉色愛心。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30克心形銀質“心心相印”紀念币背面采用噴砂底面,主圖案采用多層次噴砂、光變鱗彩、彩色噴繪和仿琺琅彩工藝,主題文字和面額采用做亮工藝。心形銀币采用手工與雷射噴砂相結合的方式制作而成,通過多重工藝組合,使得整體币面素雅又精緻,達到了最好的效果。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3克圓形金質“十全十美”紀念币背面采用噴砂底面,主圖案采用多層次噴砂、光變鱗彩和彩色噴繪工藝,主題文字采用做亮工藝,面額采用噴砂工藝。3克金币多以傳統手工多層次噴砂為主。主體花卉采用彩噴工藝,突出花的鮮豔色澤,紅粉色與金本色相得益彰。花瓶及其中紋樣采用扁平化處理,以光變鱗彩勾線,增強現代感。

吉祥币上新,相約520!

15克圓形銀質“十全十美”紀念币背面采用噴砂底面,主圖案采用彩色噴繪工藝,主題文字和面額采用做亮工藝。15克銀币采用盆形工藝,在浮雕的基礎上,主圖案應用高精度的彩色噴繪工藝,鮮豔亮麗,突出主題,奪人眼球。

三是多種新型和特殊工藝的組合運用,新工藝使币面在光影變換間,呈現出美輪美奂和華麗多變的視覺效果,将币之美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

綜上所述,吉祥文化币與生肖币一樣,具有深厚的群衆基礎,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該項目的連年發行,很好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衆對生命的關注、對美滿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身價值的追求。充分展現了中國金币緻力于展現紀念币的“文化性”和“人民性”,并利用其作為優秀載體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初衷。

來源:中國金币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