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新周刊

2024-05-16 11:03釋出于廣東新周刊官方賬号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作者 | 阿瑞

編輯 | 安菲爾德

題圖 | unsplash

特斯拉又上熱搜了,這次不是作為新能源汽車品牌,而是作為雇主品牌。

自4月15日馬斯克宣布全球裁員10%以後,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按照比例來計算,陸陸續續受影響的員工,将會超過1.4萬人。

然而,受波及的打勞工可能不止這個數。

4月24日,“特斯拉被曝毀約應屆生”的話題登上微網誌熱搜。有傳言稱,對于所有還未入職的應屆生,特斯拉都撤回了錄用通知書。新周刊已就此事向特斯拉核實,截至發稿未得到回應。但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有不少應屆生透露,大規模取消offer的情況是存在的。

5月7日,據貝殼财經報道,特斯拉再度開啟新一輪裁員,而網際網路上也不斷出現被裁員工的文章,宛如現實版《年會不能停!》。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财源廣進?裁員廣進!”(圖/《年會不能停!》)

在巨大的裁員浪潮面前,被抛棄的應屆生顯得微不足道。比如,在新聞曝出的同時,有網友并不太能感同身受,隻留下了輕飄飄的評論:“年輕人總比35歲以上的人好找工作。”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社畜的苦惱參差不齊。

但隻有親身經曆過近幾年校招的人才知道,由象牙塔邁入社會的第一步,确實是很難的。人人都告訴大學生“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于是他們努力追趕風口,卻不曾想過,時代的巨輪飛速轉動,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岸”。

雙向奔赴,名額有限

在這屆大學生眼中,新能源車企本應是繼網際網路大廠之後的新風口。

社交軟體上,曾經羨煞旁人的大廠工牌、下午茶和各種福利,現在大都來自新能源車企打勞工。那些求職部落客的高贊文章,往往列着“雙非也能進新能源大廠”“建議文科生沖一沖新能源”的标題,講述了逆風翻盤的神話。

據獵聘網統計,2023屆應屆生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多的前十個賽道中,新能源位居第二,僅次于AI大模型。并且,在2023屆碩士應屆生需求增長最多的十個新賽道中,新能源汽車位居第一,同比增長151.06%。

看起來,應屆生與新能源行業是雙向奔赴的。

這份“奔赴”,同樣發生在“特斯拉被曝毀約應屆生”登上熱搜後——在當時,多家新能源車企迅速抛出橄榄枝,表态願意接收被毀約的應屆生。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恰好,在這屆北京車展上,小米創始人雷軍也在“求賢招才”。(圖/微網誌)

有的車企官方招聘賬号在小紅書發了多條文章和評論,表示“收留被特斯拉毀約的心碎大學生”。吉利汽車的進階副總裁楊學良甚至在轉發新聞時@吉利招聘,稱:“好事,行動起來,我們收人,大家可以直接投履歷!”

的确,對被毀約的應屆生而言,抓緊找到新工作更重要。隻是曆經半年以上的求職過程終于上岸,一夜之間回到原點,難免有很大落差。

而其他公司對待應屆生的情況,真如今天抛出的橄榄枝那麼美好?至少,在那些反向“背調”過的大學生眼中,一切存疑。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被HR約談,往往是被裁員的第一步。(圖/《年會不能停!》)

比如,在表示要接收應屆生的不到一個月内,吉利就悄悄開啟了新一輪裁員。

最近,應屆生佳悅好不容易拿到了吉利的轉正offer,眼看着馬上要畢業,與她同屆已入職的校招生同僚卻突然被裁,這難免會讓她擔驚受怕。

在一個尴尬的時間,這份猶豫隻會被放大。

畢竟參加校園招聘,本就是一場漫長而孤獨的馬拉松,雖然認識的人不多,但無論跑到哪裡,至少都還能遇上并肩同行的人。而如果在畢業前夕還沒有着落,随着能遇上的同伴越來越少,孤獨的時刻太久,對于終點的渴望隻會更加強烈。

畢業于新加坡某大學的小C一共投遞了130多家企業,這個數量在應屆生求職時很常見。幾乎每應聘一家企業,求職者都需要從官網填寫履歷、筆試開始,再經過2到3輪面試,最後發放offer,快則一兩周,慢則四五個月。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這樣“神經”的性格測試,你可能會在求職過程中遇到至少十次。(圖/小紅書)

她吐槽:“有些企業的招聘網站做得太爛了,明明已經上傳了附件履歷,系統一鍵解析得一塌糊塗,我還要一段段自己重新填,特别浪費時間。”

許多公司在應聘者送出履歷後就立刻要求做1到2小時的筆試,這被大學生們稱為“海筆”,其中還包括内容完全相同的性格測試。另一名受訪應屆生表示:“因為結果不共享,每應聘一家就要重複做這些測試,導緻應聘的效率非常低。”

經曆以上環節後,依然有可能見不到真人面試官。小C印象深刻的是寶馬的AI面試,她是工科生,對于“你在工作中如何克服困難”這樣的問題難以答出花來。“有點像八股文,問來問去都是差不多的内容。耗費大量心力準備,也不一定有結果,是以後來遇到AI面試我就直接放棄了。”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一位AI面試官。(圖/某快消外企應聘小程式截圖)

究其原因,在海量的求職者面前,企業有充足的挑選餘地,哪怕是号稱對應屆生需求極多的新能源風口。

某新能源車企的一名前員工告訴新周刊,去年秋招自己曾幫上司篩選校招生的履歷。當時部門某個崗位才開放了3天,HR已經幫忙篩掉了非QS100、非985/211院校的候選人,但他仍然需要過目2000多份履歷。

這意味着,能夠與新能源大廠“雙向奔赴”的名額也是有限的。能拿到offer的畢業生,本就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即便是風口,也暗藏危機

誠然,新能源大廠近些年乘着風口,都有足夠的實力給打勞工發福利。某些公司入職就有15天年假、逢年過節精心設計的禮盒、每個月零食大禮包、各種補貼,更不用提真金白銀的内部購車折扣。

但去掉濾鏡,這些剛成立不久的公司也并非完美。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在競争激烈的行業,打勞工也逃脫不了“内卷”。(圖/《東京女子圖鑒》)

整個校招過程中,小C投遞了五六家新能源車企,一方面是因為專業對口,另一方面她也相信新能源前景比較好。

然而,她最終沒有選擇這個行業。

小C面試過一家很火的新能源車企,當時已經到終面環節,面試卻在開始前15分鐘被取消了。“畢竟跟上輪面試隔了一個國慶節假期,我能了解他們可能找到了合适的候選人,但是HR沒有主動告知我,是我自己去問出來的。”

後來,小C拿到了理想汽車某崗位A方向的offer。兩個月後,HR聯系告知将她調到了同崗位的B方向,她同意了。又過了一個月,前一位HR已離職,新對接的HR上來就問她是否願意把工作地點從上海換到北京,這次她沒有同意。

“我覺得他們内部變動太快,給我一種很動蕩的感覺。而且我接到offer以後,跟其他同學交流,也聽說了他們在毀約。因為陸續還有一些别的面試,我就把這個offer當作保底,心态上會好一些。”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當offer被撤回,又錯過求職季,畢業生自然會十分焦慮。(圖/《校閱女孩河野悅子》)

值得一提的是,小C的遭遇還不算最戳心。在社交媒體上,理想汽車撤回意向offer甚至是三方協定的“避雷帖”比比皆是。

阿當大學和研究所學生分别畢業于985高校和英國G5大學,在2024屆秋招中拿下了十幾個offer。經過權衡,他在理想汽車與某銀行之間選擇了後者。“有出于穩定性的考慮,但也很難忽視理想在過去幾屆校招中,有毀意向offer的‘前科’,這展現了組織内部的混亂。”

當然,阿當也表示,理想毀約的時間更早,一般在1—3月,起碼為應屆生留出了一定的緩沖時間。

就算入職了令人羨慕的新能源大廠,當有人線上提問“哪家車企去了就後悔”,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每一家”。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哪個大廠打勞工沒有解鎖過加班“成就”?(圖/《年會不能停!》)

在某新能源車企的校招生告訴新周刊,盡管2024年6月才能正式入職并簽訂勞動合同,但他所在的部門要求他2023年年底就開始實習。

這種要求并非孤例。佳悅在吉利汽車實習時間也已有8個月,“當初承諾我能轉正,我就來了”。這期間,她的薪資是每個月三千多元,項目忙的時候晚上10點才下班。

如今,随着同屆校招生同僚被裁,佳悅開始猶豫了。“萬一我入職交了社保後被裁,應屆生身份沒了,又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會難以找工作。”可一切都還不确定,她也拿不準要不要重新開始投履歷。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在新能源大廠工作并不輕松。(圖/《東京女子圖鑒》)

同為新能源大廠的比亞迪,在985大學生眼中曾經是“點選就送offer”的友好存在,很多人為了更好的發展前景選擇它。然而現在,要是在網際網路上搜尋“比亞迪離職”的相關文章,“比學趕幫勝”的口号、896的作息、近似末位淘汰制的績效考核,也勸退了不少人。

盡管沒有毀約或裁員的消息傳出,但比亞迪同樣正在落實“降本增效”。有2023屆校招生表示,比亞迪曾許諾連續五年給予校招生每月1000元的房補,但如今才剛到第二年,金額就砍掉了600元。

風口行業給予的許諾是美好的,然而總有一些細節會讓應屆生們意識到,即便是風口,也暗藏了危機。

新能源大混戰,洪流沖刷普通人

事實上,無論是否在新能源行業,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講武德”的招聘方。

近日,知名醫療裝置制造商科曼醫療被曝撤回全部應屆生的三方協定,并依照協定給予每人5000元的補償。

另有拿到某外資銀行管培生offer的應屆生,也告訴新周刊自己被毀約,因為是留學生,沒有三方協定,是以甚至得不到賠償。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知名招聘網站上,有人彙總了存在毀約行為的公司名單。(圖/牛客網截圖)

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上遊的電池科技公司遠景動力,向已簽約的應屆生們公布了延期入職的要求。不少畢業生發帖讨論此事。在評論區,有人建議他們趕快找下家:“去年新華三也是延期入職三個月,我入職後被裁了。”

在類似的消息當中,特斯拉不過是最顯眼的那個,也隻有足夠知名的公司才會登上熱搜。令人們驚訝的是,風口上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怎麼變成了頻繁有企業裁員、毀約的模樣?

這些年,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一直在持續。2024年剛開年,特斯拉、零跑、哪吒、領克等多個品牌都為促銷活動下了血本。今年4月,理想汽車釋出了首款30萬元以内的車型。而蔚來、小鵬汽車也分别将推出汽車價格在25萬元、15萬元甚至更低的子品牌。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還在持續。(圖/unsplash)

多方“混戰”的同時,汽車行業的利潤率逐漸走低。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1至3月汽車行業利潤率為4.6%,相比工業企業整體4.9%的利潤率稍低,也處于曆史低位的水準。要知道,在新能源汽車剛起步不久的2015年,汽車行業的利潤率曾高達8.7%。

尤其和燃油車比起來,電動車雖然增長更快,但虧損卻更大。何況當賽道湧入了太多玩家,藍海早已變成了紅海。燒錢混戰的同時,新能源大廠們不得不想盡辦法“降本增效”。

這時,對于想要及時止損的企業而言,優先裁撤應屆生崗位,成為了最為省事且省錢的方案。

還未正式踏入社會,應屆生們就不得已被現實上了一課。有人感慨:“慎重考慮近一兩年剛起來的公司,最好找個靠譜穩定的公司,錢少點也行。”

顯然,隻要放得下姿态,萬物就都會有“平替”,區區一份工作,自然也不例外。

動蕩厮殺着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們,誰能留在決賽圈還是未知數。小C也表示,既然這些企業的未來還看不明朗,那麼畢業生在能力範圍内求職,“有個班上就不錯了”。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人生是曠野。(圖/《年會不能停!》)

好在,即便是春招基本結束的時刻,也有企業願意再次開放招聘,給了應屆生重新出發的機會。5月上旬,一名被特斯拉毀約的應屆生告訴新周刊,自己已經重新找到另一家新能源車企的工作。

這些年,應屆生眼中的“香饽饽”從快消外企、房地産漸漸變成網際網路、新能源大廠,風口一直在變。而時代洪流中的普通人隻能努力再努力地把握機會,希望自己是能趕上風口的那個幸運兒。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校對:遇見

營運:小野

排版:陳倚

檢視原圖 13K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 車企毀offer,應屆生真不容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