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作者:健康報

科技創新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廣泛的合作和交流。在2024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與學科建設大會暨中國式現代化醫院高品質發展大會“醫學科教創新轉化研讨會”分會場上,與會者聚焦高校醫學教育科研創新、前沿醫學臨床轉化、科技成果實際應用等,進行充分交流。

打造市場導向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金聰

浙江省科技廳成果處處長

浙江省科技廳成果處處長金聰:浙江省正在建構一個更加體系化、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解決成果轉化中的碎片化問題,提出“三個堅持”和“三個全”原則。前者是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思維、堅持守正創新,後者即“全鍊條、全周期、全要素”推進。

具體而言,浙江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全鍊條解決成果轉化中的堵點問題;全周期動态推進,閉環管理,解決服務體系和企業需求問題;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高校、企業等主體的能力,形成專業化分工。

與此同時,浙江省還通過建設“安心屋”“淘寶網”“大兵團”等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安心屋”是為科技成果提供管理、轉化審批、收益配置設定和上市交易的官方平台,可解決國有資産屬性帶來的問題。成果轉化“淘寶網”通過拍賣方式确定成果價格,建構轉化風險減量管理體系,降低成果轉化風險。科技服務體系“大兵團”強調技術經紀人的重要性,通過技術市場平台提升經紀人的地位和收益。

此外,浙江省還出台政策,允許成果先免費使用再轉化,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成功率。浙江省通過專項行動、圓桌會等機制,促進各類政策資源關聯,支援産業發展;培育和引進科技服務機構,確定成果轉化可監管。

創新是提高新質生産力的關鍵措施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宋章法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宋章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有效途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創新能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開展前沿醫學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是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内容,也是公立醫院提高新質生産力的關鍵措施。醫院是解決人民群衆疑難危重症問題的主戰場。醫務人員是臨床需求的提出者、醫療創新的發明者、技術發明的協助者、臨床試驗的執行者和醫藥産品的使用者。由此可見,高水準的公立醫院處于創新鍊、産業鍊和應用鍊的結合點,也是連接配接患者、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的關鍵樞紐。

我們既要把患者的訴求轉化為技術問題,并精準反映給研究機構和相關企業,也要從疾病防治方向開展臨床研究,打造一批醫學創新成果轉化産品,同時推動解決藥品、醫療裝置、疫苗等“卡脖子”問題。

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創新中來

會議同期設定展示環節,展示了一批新型臨床診療方法和生物材料應用創新,包括新型磁共振對比劑與惡性良性腫瘤診療一體化納米藥、結直腸癌血清多肽檢測試劑盒(質譜法)、一步法建構“膠體﹢細胞片層”複合薄膜并修複皮膚損傷、沉浸式虛拟現實技術在自主學習訓練心肺複蘇中的應用等。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黃翯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

展示環節主持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黃翯:将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是推動醫學發展的關鍵。學生在創新、創業中具有巨大的潛力,他們不僅能夠為醫學科研帶來新活力,還能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對社會産生積極的影響。需要提醒的是,大家在創新過程中,要注意将臨床需求與科研創新緊密結合,并加強多學科交叉合作。

浙江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所學生顧辰輝:作為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者,我們在學校和醫院各項政策的幫助下,成功開展了多項創新活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利用小蘇打脂質體治療骨質疏松,利用血小闆納米化治療糖尿病足等。未來,我們将堅持創新,為推動醫學進步貢獻自身的力量。

營造醫學人才持續創新的良好氛圍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卿平

四川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醫學教學部部長、副研究員

四川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醫學教學部部長、副研究員卿平:華西醫院“院院合一”模式強調醫學教育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以及教學在醫學生培養中的核心地位。同時,注重教學資源的投入和教學文化的建設。

“院院合一”的主要特點是醫學生從入學到畢業都在醫院環境中,教學計劃以醫生意見為主,強調醫院在教育和專業培養中的作用。同時,華西醫學中心整合四家附屬醫院和相關學校資源,共建共享教學研究和教師資源。醫院還賦予教學重要的地位。比如,醫院有專門負責教學的部門和人員,提供專業化服務。醫院投入資金支援教材編寫,確定教師能專注于編寫高品質教材。此外,醫院打造持續的教學活動并形成文化,如固定的教學查房等。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趙彬

浙江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成果與知識産權部部長

浙江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成果與知識産權部部長趙彬:對于醫學創新實踐者,獎勵申報工作需要提前規劃。大家應圍繞核心理論和技術,明确創新點,并精心撰寫項目簡介。項目簡介是評審過程中最受關注的部分,應具備故事性和沖擊力,并附帶旁證材料以避免被質疑。申報者可選擇三個核心創新點進行提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描述。同時,大家還要重視第三方評價,包括論文數、引用情況、正面評價等,并準備好充分的證明材料,如檢索報告、查新報告、鑒定證書等。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對重複報獎、學術不端等行為零容忍,嚴厲打擊拼湊報獎和搭車報獎行為。

加速中國創新藥“出海”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嚴立

美中抗癌協會常務董事、博士

美中抗癌協會常務董事、博士嚴立:要實作國産創新藥在全球醫藥市場的成功,創新藥“出海”是關鍵的一環。創新藥“出海”是一個複雜但有潛力的過程,需要醫藥企業、政府、資本和醫療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盡管大陸市場需求龐大,但創新藥“出海”能更好地展現産品的價值。目前,大陸有多款原研藥在美國上市。相關原研藥企業采取了不同的“出海”政策,如自建海外團隊、合作開發、授權等。

總的來說,醫藥企業需要敬畏創新,政府應提供資金和環境支援,市場環境需要更加成熟以支撐産業。醫生在臨床試驗中具有關鍵的作用,應鼓勵他們在看到不良結果時,引導醫藥企業及時止損。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整理:健康報記者 王潇雨

策劃:李天舒 譚嘉

編輯:夏海波 管仲瑤

校對:馬楊

稽核:秦明睿 徐秉楠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醫學科教賦能創新成果轉化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通路yuanben.io查詢【1Y8R1GK4】擷取授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