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費提振”為食品飲料業帶來什麼?|年報研究專題

作者:投資者網
“消費提振”為食品飲料業帶來什麼?|年報研究專題

《投資者網》喬丹

在A股市場,食品飲料行業因富有優勢的商業模式和增長潛力,成為投資者的熱門選擇。行業闆塊(申萬一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28日,該行業在北向資金持倉中排名首位,市值達2540億元,超越了其他如電力裝置和醫藥生物等闆塊。

2024年第一季度,食品飲料行業在基金投資中的比重環比上升0.49個百分點,從13.65%增至14.14%,反映出市場對食品飲料行業的持續信心和投資偏好。

在消費領域,食品飲料行業至關重要。2023年,被譽為“消費提振年”,衆多激勵政策助力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了47萬億元,實作了7.2%的同比增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食品飲料闆塊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從A股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食品飲料闆塊短期仍面臨不小挑戰。

整體趨勢向下,闆塊市值略升

2023年,食品飲料闆塊跌宕起伏,整體趨勢向下,這種不穩定的市場動态一直延續到了2024年。

根據國信證券,自2023年起,食品飲料闆塊的股價表現落後于滬深300指數,不過其中的軟飲料闆塊則相對表現較為強勁。

具體來看,從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10日,A股食品飲料闆塊的股價整體下跌了13.56%,與滬深300指數相比,落後了8.26個百分點。

進一步細分到各個子闆塊,在2024年第一季度,軟飲料、肉制品和白酒闆塊的股價表現均超過了食品飲料行業的平均水準。軟飲料闆塊的股價漲幅尤為突出,達到了17.89%。乳品、零食、啤酒、其他酒類、保健品、調味發酵品、預加工食品和烘焙食品等闆塊的漲幅則低于食品飲料行業的整體表現,顯示出較弱的市場走勢。

盡管食品飲料闆塊整體表現平平,但從市值角度來看,2024年1-4月的市盈率(PE)較2023年末下降了15.9%,而預計的2024年淨利潤增長為19.6%。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闆塊市值在年初至今略有回升,增長了0.6%。優質白馬股在這一過程中展現出了明顯的估值優勢。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表現穩健的優質公司,如海天味業、伊利股份、雙彙發展等,展現出了較好的估值優勢,市值排名靠前。

伊利股份、雙彙發展等公司的市盈率保持在20倍以下,顯示出市場對這些公司的估值較為謹慎。同時,安井食品、安琪酵母、涪陵榨菜、湯臣倍健等公司的市淨率大約在2倍左右,伊利股份、雙彙發展、洽洽食品、千禾味業的市淨率也不超過5倍。

“消費提振”為食品飲料業帶來什麼?|年報研究專題

市盈率和市淨率是衡量投資價值的重要财務名額,較低的數值通常意味着投資者可以較低的成本投資這些公司,并可能預示着公司未來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對于尋求長期增值的投資者來說,這些低估值的公司可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不過,投資決策應基于全面的考量,包括公司的财務狀況、市場趨勢、宏觀經濟環境等,投資者在做出選擇時,仍需仔細權衡風險與收益。

營收增幅放緩,利潤增長強勁

開源證券在研報裡指出,在目前複蘇緩慢的背景下,食品飲料闆塊市值的小幅增長主要由業績增長所驅動。

從業績角度來看,食品飲料行業展現出了較強的整體韌性。根據國信證券統計的資料,2023年食品飲料闆塊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0342億元,同比增長8.1%,淨利潤為205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7.7%。

盡管營業收入的增速相比前一年有所減緩,但淨利潤的增速卻有所提升,該闆塊盈利能力實際在增強。至2024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分别為6.55%和15.59%,增長勢頭持續。

盡管成本降低和費用控制的優化提高了行業的淨利率,但消費市場的回暖速度沒有達到預期,行業内部的競争變得更加激烈,以及下遊餐飲管道的增長速度減緩,這些因素共同導緻了闆塊業績未能顯著回升。一些龍頭企業企業營收甚至出現負增長的迹象,這種趨勢在食品飲料行業個股的業績中也有所展現。

2023年,伊利股份憑借規模優勢及市場地位,繼續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營業收入穩居行業第一。雙彙發展和光明乳業也表現強勁,構成了行業前三強。

“消費提振”為食品飲料業帶來什麼?|年報研究專題

深入分析前十名企業的業績可以發現,大多數企業的營收增速出現了負增長。這些企業中,伊利股份、安井食品、益客食品、安琪酵母、新乳業保持了正向增長,但增長速度已經大幅下降。與此同時,雙彙發展、光明乳業、海天味業、上海梅林、龍大美食的營收則遭遇了下滑。

盈利能力方面,根據扣非淨利潤名額,伊利股份、海天味業和雙彙發展排在前三,分别為100.26億元、53.95億元和47.32億元。

“消費提振”為食品飲料業帶來什麼?|年報研究專題

從增長速度來看,伊利股份、湯臣倍健和安井食品在前十名企業中表現突出,均實作了兩位數的盈利增長,特别是安井食品,增速高達36.8%。然而,海天味業、雙彙發展、洽洽食品和桃李面包等企業的盈利則出現了下滑。在這些排名中,隻有伊利股份和安井食品兩家企業實作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重正增長。

對于食品飲料行業的上市公司而言,創新方向的精準把握是提升企業價值的關鍵,而這往往需要依托于持續的研發投入。2023年,伊利股份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在行業中排名第一,海天味業和安琪酵母緊随其後。這種持續的研發投入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增長機遇,也有助于維持和增強品牌的市場競争力。

“消費提振”為食品飲料業帶來什麼?|年報研究專題

投資重點聚焦業績增長核心

在評價企業投資回報時,除了審視正常的财務名額,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這一關鍵名額同樣不容忽視。ROIC展現了企業利用其投入資本,包括股東的投資和公司的債務,所創造的淨利潤水準。簡而言之,ROIC的數值越高,表明企業利用其資本獲得的盈利越多,其投資效益也相應更為顯著。

“消費提振”為食品飲料業帶來什麼?|年報研究專題

在2023年的食品飲料行業中,ROIC表現突出的企業是中炬高新、鹽津鋪子、寶立食品、保持在20%以上的高區間内,甘源食品、雙彙發展、海天味業等企業也表現出色,ROIC在16%以上。

透過這些企業的表現不難看出,ROIC高的企業往往具有相似的優秀特質。業績穩定,并且在研發上的投入也較為慷慨。在經濟新常态下,這類企業顯得尤為具有投資吸引力。

往2024年展望,開源證券認為,食品飲料行業主線仍是消費複蘇。而複蘇的節奏及力度,與宏觀經濟較為相關。按照複蘇路徑推演,市場需求将持續提振,消費力也會提升。從估值角度分析,食品飲料闆塊經過前期的調整,目前已進入一個合理的投資布局階段,部分企業的估值已降至近年來的低點,投資焦點應重新回歸到業績增長這一核心主線上。

國信證券對大衆消費品類保持樂觀态度,認為大衆品的龍頭企業将繼續保持其經營的韌性,未來随着需求的進一步改善,業績有望持續向好。随着近期宏觀政策的支援力度加大,需求端将進一步好轉。(思維财經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