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不會單純博流量 智己L6“虧錢沖銷量”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郭陽琛 石英婧 上海報道

5月13日,上汽集團十年磨一劍的“超級智能轎車”智己L6正式上市,疊加上市權益後售價為19.99萬—32.59萬元。

除了“卷”價格,智己L6還進一步“卷”技術。《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作為上汽“一号工程”,智己汽車享有上汽集團“新四化”布局多年所積累的一系列尖端技術成果的“優先搭載權”。而智己L6更是全系标配6大“黑科技”,包括靈蜥數字底盤、智慧四輪轉向系統、超遠距高精度雷射雷達、NVIDIA DRIVE Orin X晶片、高通骁龍8295晶片和ISC智慧燈語系統。

“智己L6的銷量目标是進入行業前列。”釋出會後,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向記者表示,智能電動車行業普遍都會遇到盈利問題,智己L6這樣的定價也是在虧損賣車。但上汽集團供應鍊體系給予智己汽車很大的支援,是以智己汽車的盈利能力在同等規模下反而具有優勢。

對于此前與小米汽車的摩擦,劉濤則表示,單純博流量不是智己汽車的特色,也不是智己汽車所擅長的,智己汽車要把技術強項和使用者場景作為未來營銷的真正重點。

智己L6定價“掀屋頂”

5月13日,智己L6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5個版本配置,官方指導價為21.99萬—34.59萬元。由于2000元意向金可兌換價值22000元購車現金抵扣券,智己L6 上市權益價将低至19.99萬元。

此外,智己汽車還為智己L6車主提供3000元個性外飾選裝基金、3999元更新價值22000元豪華配置包和IM AD全功能包兩年免費使用權等限時特惠。

智己L6這樣的定價也被官方稱之為“掀屋頂”,這離不開上汽集團的供應鍊優勢。記者了解到,智己汽車背靠上汽集團,掌握了從三電系統、底盤系統到内外飾系統核心零部件的生産制造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同時華域、延鋒等全球著名供應商,讓智己汽車擁有全球頂級供應商資源配置能力,確定擁有零部件供應商開發和生産的最高優先級。

劉濤也指出,現階段上汽集團供應鍊體系給予智己汽車很大的支援,是以智己汽車的盈利能力在同等規模下反而具有優勢。

“通過技術能力降本,也是未來行業面臨的一個重要話題。”劉濤舉例分析稱,由于智己汽車的智駕水準較高,不用依賴感覺硬體的大量堆疊,是以智己L6減少了雷射雷達的使用數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智己L6釋出會标錯小米SU7Max參數,智己汽車與新晉“頂流”小米汽車摩擦不斷。4月8日晚,小米汽車不到一小時連發三文“怒怼”智己汽車要求其道歉。最終4月9日下午,智己汽車官方發文向小米汽車“誠懇道歉”,并強調“主觀上真的沒有蓄意抹黑的意圖,無意也更無力挑戰小米汽車的潑天流量”。

劉濤表示,在此營銷事件後,智己汽車在很多地方做了複盤。單純地去博一些流量,既不是智己汽車的特色,也不是智己汽車所擅長的,智己汽車要把技術強項和使用者場景作為未來營銷的真正重點。

“在品牌營運、流量管理等方面智己需要向網際網路公司學習,但這并非唯一需要關注的部分。任何一個新品牌必須要找到自己的路,而不是簡單地對标其他品牌。”劉濤進一步闡釋道。

無圖城市NOA将全國開通

除了“硬技術”,智己L6的高階智駕能力同樣出色,全系具備去高精地圖城市NOA能力。

據智己汽車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IM AD去高精地圖城市NOA已啟動公測,預計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量産,年内開通全國。

事實上,衆多車企都在加快進入“無圖時代”。不久前,廣汽埃安旗下的高端豪華電動車品牌昊鉑汽車宣布,2024款昊鉑HT率先搭載城市NDA功能,4月傳遞後将立即開啟6城内測,7月會在41個城市開放,9月将在全國開放。

5月14日,小鵬汽車也宣布,小鵬XNGP城區智駕系統已實作100%無圖化,并且智駕可用範圍裡程翻倍。具體而言,上海城區的可用裡程擴充至2.23倍,廣州達到2.15倍,深圳達到2.18倍,佛山則提升至1.31倍。

極越汽車CEO夏一平也在社交平台透露,5月18日,極越PPA智駕将正式擴容到百城,這一進展比原計劃提前了至少一個季度。夏一平還将在當天通過直播向使用者展示“輕圖”PPA能力。

國金證券研報分析稱,城市NOA是車企下一輪競争焦點,本質上是圍繞資料的競争。擁有足夠多的城市 NOA,才能夠賣出更多車.能賣出更多車,才有更好的城市NOA,同時新的盈利模式也會誕生。

據相關資料預測,到2025年,國内配裝城市NOA的車型将有望超過400萬輛,滲透率有望從2023年的12%增加到32%。結合目前進階别智能駕駛供應商價格區間是1萬—2萬元/輛,2025年進階别智能駕駛(NOA)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20億元,2023—2025年平均年增長率預計為105%。

國内造車新勢力紛紛加快智駕發展步伐,與特斯拉的鲇魚效應也密不可分。4月底,特斯拉在中國通過汽車資料安全合規要求,成為首個通過國家相關标準的外資車企。在外界看來,特斯拉全自動駕駛軟體(FSD)也有望加快在中國落地。

“特斯拉FSD入華對行業來說是個挑戰,但中國電動汽車品牌仍有機會。”對此,劉濤表示,一方面,(自主品牌)更了解中國人的駕駛習慣、更了解中國路況,中國車企資料積累比特斯拉更多;另一方面,以雷射雷達為核心的感覺能力更适合面對中國複雜的道路場景。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認為,特斯拉是最早來研發自動駕駛的企業,FSD的算法精準度比較高。特斯拉主要在北美地區收集FSD的訓練資料,但中國的路況要比美國複雜,路上的行人比較多,這些都給使用FSD增加了難度,未來FSD進入中國市場後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進行調試優化。

編輯:石英婧 稽核:童海華 校對:劉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