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常喝小米粥,到底是會升高血糖,還是能降低血糖?告訴你真相

作者:銳眼生活

張伯可是個養生達人,平時特别注重健康飲食。這不,他每天早上都要熬上一鍋小米粥,說是能養生。

有天,村裡的王嬸子問他:“張伯啊,你天天喝小米粥,這血糖到底是升了還是降了啊?”張伯一愣,心想:“這小米粥嘛,我一直覺得挺好的,但具體效果還真沒細究過。”

經常喝小米粥,到底是會升高血糖,還是能降低血糖?告訴你真相

于是,張伯決定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他上網查了資料,還問了醫生朋友。最後發現,原來小米粥對血糖的影響,還真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

想知道這小米粥到底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别急,咱們下面繼續聊!

01

小米粥對血糖的影響

雖然小米是粗糧之一,具有較低的升糖指數(GI),但在烹饪過程中,小米的GI值會發生變化。

經常喝小米粥,到底是會升高血糖,還是能降低血糖?告訴你真相

原料小米的GI值為71,而煮成粥後,GI值會上升到93.6,與糖水的升糖指數接近。特别是煮得較軟爛的小米粥,其GI值更高,容易導緻血糖快速上升。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完全不能喝小米粥,但需要選擇合适的烹饪方式。将小米煮成米飯而不是粥,可以降低其GI值。

同時,避免将小米煮得過于軟爛,一次性不要食用過多,這樣可以在享用小米的營養同時,減少血糖的波動。

經常喝小米粥,到底是會升高血糖,還是能降低血糖?告訴你真相

糖尿病患者食用小米的技巧

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小米時可以掌握以下幾個技巧:

與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同食

小米中含有的賴氨酸較少,建議在食用小米時搭配魚肉、蛋、奶、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餐食的營養價值,還能通過蛋白質的作用降低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

用小米做雜糧粥

在烹饪小米時,可以加入燕麥、黑米、糙米等其他粗糧,制成雜糧粥。這樣可以降低粥中小米的比例,進而減少餐後的血糖反應。

用小米替代部分大米蒸飯

将小米和大米混合蒸飯,不僅可以增加飯菜的營養,還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升糖指數。這種做法既保持了食物的多樣性,又能有效控制血糖。

經常喝小米粥,到底是會升高血糖,還是能降低血糖?告訴你真相

糖尿病患者食用粗糧的誤區

不少糖尿病患者确診後,盲目大量攝入粗糧,試圖通過此控制血糖。事實上,在粗糧食用上存在幾個常見誤區:

忽略粗糧制品成分

很多人直接購買含有粗糧的成品,但這些成品為了保證口感,可能會加入澱粉、精細米面、大量糖分等。

食用後不僅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反而可能導緻血糖上升。是以,糖尿病患者最好自己烹饪粗糧,確定食物成分的健康和純正。

品種過于單一

粗糧的種類非常多,如蕃薯、洋芋、紫薯、豆類及糙米等。日常食用粗糧時可以多品種更換,這樣既不會吃膩,還能讓身體獲得多樣化的營養。單一品種的粗糧攝入,既不利于營養均衡,也容易導緻食欲下降。

經常喝小米粥,到底是會升高血糖,還是能降低血糖?告訴你真相

烹饪方式不當

粗糧口感較粗糙,是以在烹饪前可以先浸泡,這樣能讓其充分吸收水分,口感也會更好。同時,避免将粗糧煮得過于軟爛,保持一定的嚼勁,不僅可以延長進食時間,還能減少餐後血糖的急劇上升。

沒有按量吃

粗糧雖然健康,但同樣需要控制攝入量。盲目大量攝入粗糧,同樣會導緻血糖上升。建議每日粗糧的攝入量占主食總量的1/3~1/2為宜。合理控制粗糧攝入量,才能更好地管理血糖水準。

經常喝小米粥,到底是會升高血糖,還是能降低血糖?告訴你真相

如何科學食用小米粥

糖尿病患者在享用小米粥時,除了注意上述幾點,還可以結合以下建議,科學食用小米粥:

控制食用頻率

雖然小米粥營養豐富,但糖尿病患者不宜每天食用。建議每周飲用1~2次,每次不要超過一碗。這樣既能享受小米粥的美味,又不會過多影響血糖。

結合膳食纖維食物

在食用小米粥時,可以搭配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豆類等。膳食纖維可以延緩糖分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的波動。

經常喝小米粥,到底是會升高血糖,還是能降低血糖?告訴你真相

避免添加糖和高脂肪配料

在煮小米粥時,不要添加糖和高脂肪的配料,如白糖、煉乳等。這樣可以避免額外的糖分攝入,同時減少脂肪對血糖的不利影響。

選擇合适的進食時間

建議在早餐或午餐時食用小米粥,而不是在晚餐或睡前。這樣可以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和代謝,避免血糖在夜間劇烈波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