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雷科技

2024-05-17 23:54釋出于廣東科技領域創作者

随着vivo在5月13日舉行了今年上半年最後一場旗艦手機釋出會,中國市場主流品牌均完成了旗下重要産品線的疊代,而各品牌的成績單也呼之欲出:小米華為呼聲大且銷量高、OV保持正常疊代路線、榮耀魅族各有創新與突破。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圖源:vivo)

消息顯示,聯發科與高通的下一代旗艦移動平台推出的日程正在提速,其中骁龍8 Gen 4預計最快10月初釋出,而按照慣例預測,天玑9400極有可能在9月中旬就有釋出消息。這預示着,各品牌的下一代旗艦機型也已箭在弦上。

盡管仍在開發初期,但已有不少資訊流出,其中最讓小雷感到驚訝的是,vivo X200、OPPO Find X8和小米15都将優先考慮小直屏方案,其中OPPO和小米率先選擇等深四曲面螢幕,即小米14 Pro的同款設計。至于「小尺寸」,這幾家的标準款旗艦都選擇維持在6.5英寸左右。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圖源:微網誌)

小屏手機在2024年再次成為流行趨勢,一方面,小米憑借13、14兩代機型的耕耘,在小尺寸細分賽道裡徹底站穩腳跟,引起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另一方面,随着更多新螢幕技術和新生物識别技術的登場,小屏手機的解決方案價格趨于合理,自然成為了不少廠商的選擇。

小屏手機賽道越來越擁擠

小米14可謂是這一代旗艦手機裡的一匹黑馬。官方資料顯示,小米14系列首銷成績為100萬台,專業機構透露,該系列在發售不到半個月時間都達成了144萬台銷量,成為目前為止首銷資料最高的小米數字系列旗艦手機之一。近期調研機構再公開一則報告透露,小米14、小米14 Pro累計銷量已超800萬台。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圖源:微網誌)

從市場回報來看,小米14無疑是成功的,這與其産品本身脫不開關系。小米14的優勢在于足夠「趁手」,一部分來自于6.36英寸的直屏,另一部分在于193g的重量控制。即便如此,小米14保留了無線充電、IP68防塵防水、最新的旗艦移動平台,甚至在最重要的影像部分,也沒有和小米14 Pro拉開巨大差距。

這對于旗艦系列标準版來說,是一種近乎完美的取舍。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圖源:小米)

當然,小米14的成功并不具備「不可複制性」,這才引發了一場小屏賽道的新潮流,以OPPO為例,即将在本月釋出的Reno 12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顯示尺寸仍在6.7英寸,但Reno 12的螢幕做了等深微曲面設計,且盡可能收窄中框,使其三圍尺寸較前代有了更激進的變化。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圖源:OPPO)

與「超大杯」不同,旗艦系列的标準版對于消費者的意義在于旗艦級性能、代表各品牌最頂級的設計語言,以及中等偏上的影像實力。而大多數品牌似乎更加重視影像上的表現,例如OPPO Find X7、vivo X100,它們各自的影像實力的确能打,但為此也付出了一些代價:偏大的尺寸、略微厚重的機身。

或許是看到了市場對于小屏手機需求在日益增長,又或是小米14的熱賣引起了其他品牌的關注,這使得更多品牌開始加入到小屏手機賽道上,與小米數字系列正面較量。

性能、續航、影像,小屏手機都能有

手機螢幕不斷增大的核心原因在于兩個方面,其一是續航,以iPhone 15 Pro為例,6.1英寸的機身僅配備了3274mAh電池,而安卓陣營普遍都在4500mAh以上;其二,為了滿足性能釋放,安卓手機需要在機身内部做更多散熱措施,比如VC均熱闆、石墨散熱等,衆所周知,蘋果向來對iPhone的散熱并不感興趣。

不過,随着旗艦移動平台能耗比不斷優化、手機廠商自研電池技術不斷更新,再加上螢幕技術的成熟,螢幕尺寸有望回歸到6.7英寸之内,兼具手感與使用體驗。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圖源:Apple)

骁龍8 Gen 3的單核功耗大緻在2W左右,而天玑9300的單核功耗也在1.7W上下,兩者的多核功耗也能控制在2.7W之内,相比前兩年的旗艦晶片有了更多優化。而性能部分,作為旗艦晶片,無論是高通還是聯發科,都能做到安兔兔跑分200W分以上,遊戲、娛樂、日常使用,都不成問題。

電池部分,譬如vivo,在5月13日舉行的旗艦釋出會上公開的vivo X100S新機,這款新機采用了直屏+直角邊框的設計,但厚度卻控制在了7.8mm,電池容量還是給到了5100mAh。這得益于vivo自研的高密度藍海電池,通過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方式,增大電池容量,同時還能支援到更高的充電功率,以達到續航、快充之間的平衡。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圖源:vivo)

當綜合體驗不再受到手機尺寸大小的限制,除了能夠滿足部分消費者對小尺寸手機的需求之外,也能幫助廠商制定更合适的産品路線。小米14系列三款機型定位相對明确,标準版主打小尺寸、直屏,而Pro則負責主流曲面屏路線(等深四曲面),Ultra自然是與各品牌一緻的影像旗艦。其他品牌為了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标準版和Pro之間的差距往往非常小,而與Ultra機型之間的差距又非常大,形成了相當明顯的代際落差。

很顯然,當各家都開始将标準版定位為小屏旗艦之後,各産品之間定位也會有明顯的差别,給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也會變得更大。而其中唯一的壞處可能隻是各品牌之間産品競争更加激烈,但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小屏讓手機市場看到春天?

蘋果在很早之前就開始瞄準小屏手機賽道,但實話說,iPhone 12 mini和iPhone 13 mini在尺寸的控制上有些過于極端,5.4英寸顯然已經不符合當下主流使用場景。假如你有留意過iPhone近幾年的銷量情況,那麼你一定會發現,除了Pro Max之外,标準版iPhone的表現一直非常穩定,也相當受歡迎。

标準版iPhone與目前安卓陣營的旗艦手機相比幾乎沒有任何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唯一的優勢就是6.1英寸的螢幕,以及輕薄的手感。用不到标準版iPhone 15一半的價格換來更好的使用體驗,這就是安卓陣營小屏手機的市場目标。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圖源:小米)

而随着AI成為手機市場的下一個内卷方向,各品牌在AI算力、AI應用的研究上也會更加深入,這使得安卓陣營有了更多與iPhone競争的機會。資料顯示,iPhone 15系列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與前代相比已經出現明顯疲軟,幾乎無法支撐蘋果到下一代iPhone推出前的銷售需求。

蘋果在AI上的失利為安卓陣營留下了足夠寬廣的市場空間,這便是各品牌需要主推小屏旗艦手機的契機之一。誠然,這樣的決策也能夠使智能手機市場回到形态各異的時期,消費者有更多空間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手機樣式,無論是小屏愛好者、微曲面屏愛好者、直面屏愛好者,又或是追求曲面絲滑手感的使用者,都有産品可供挑選。

檢視原圖 387K

  •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 統治手機市場十餘年的曲面屏,終于要被消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