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騙術最新更新,針對上班族!收到這些“提醒”說明……

作者:平安吉林

上海寶山區一位阿婆接了一通本地來電後,被詐騙分子以身份證和手機号被盜為由要求她配合遠端操控資金比對,最終被騙400萬元!

從洗腦開始

一步步掏空你的錢袋子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近年頻頻發生

手段花樣百出,令人防不勝防

上海市先進工作者

市警察局浦東分局刑偵支隊九隊隊長楊文卿

從警20多年來

常年戰鬥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最前線

近三年來帶隊偵破電詐案件千餘起

止損2億餘元

在他辦理的這麼多案件中,

哪些類型的詐騙最容易誘使老百姓上當?

有沒有什麼話術或要素,

一聽到就要拉響警報了?

今天是世界電信日

一起聽聽楊警官怎麼說

希望通過這樣的常識普及,如果人人能夠多一分警惕和防範意識,詐騙案件的發生率或許也能減少一些。

最新更新!

兩類新騙術近期頻發

騙術1:冒充公檢法人員

“民警”上門取現

騙術最新更新,針對上班族!收到這些“提醒”說明……

楊文卿告訴記者,近期較為高發的騙術是通過FaceTime撥通市民電話之後,冒充公檢法人員實施詐騙,受害人群多為中老年人。騙子通過遠端操控軟體,讓老百姓把銀行卡綁定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然後把錢轉走。

而且,最近幾個月出現了由境外詐騙分子上門提取現金的案例。因為,公安部門建立通訊端防護網後,采取斷卡行動或其他技術手段,騙子無法通過遠端控制方式把錢轉走了,是以,他們會派青年上門冒充警察,用核查的方式來取現金,然後把錢兌換成虛拟币轉出境,這些人也是當天來當天走,行動十分迅速。

騙術2:侵入公司郵箱

發送“領取補貼”郵件誘人上當

騙術最新更新,針對上班族!收到這些“提醒”說明……

另一種最近開始多起來的案件,主要針對上班族。

犯罪分子專門盜取公司内部郵箱,以财務或人事的名義發送領取補貼連結,有些人以為是公司發的連結,就填寫了個人資訊和銀行卡資訊,錢就被轉走了。

老年人易中招套路:

投資理财、情感交友

除了冒充公檢法類詐騙,楊文卿表示,投資理财類詐騙也是中老年人易中招的詐騙類型。手上有閑錢,想通過理财增加自己的财富?當心!很有可能會點進詐騙對象設定好的虛假APP。

騙術最新更新,針對上班族!收到這些“提醒”說明……

另外,楊文卿提醒,中老年人還容易在情感類、交友類方面遭受損失,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年輕人、小孩也是目标!

兼職刷單、客服退款都是騙局

騙術最新更新,針對上班族!收到這些“提醒”說明……

青少年容易在網絡遊戲中被騙

常常有一種觀點,覺得隻有老年人或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會上電信網絡詐騙的當,自己年輕,腦子又清楚,一定不會被騙。

實際上,每個年齡段都會有被騙的人。楊文卿說,針對13、14歲的小孩,詐騙時常發生在網絡遊戲中。孩子在網上出售遊戲裝備或遊戲賬号,犯罪分子便會以購買者身份出現,通過設定虛假交易連結等方式實施詐騙。

年輕人容易陷入刷單類、冒充客服類騙局

刷單類、冒充客服類針對的受騙者多為年輕人。

■ 很多求職者會在網上找工作、找兼職機會,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圈套,例如要求做任務刷單等。騙子以“零投入、高回報、日清日結”為噱頭在網絡上釋出刷單兼職資訊,通過頭幾次刷單後立即返還本金、傭金騙取信任後,誘導其加大學金投入,随後以打包任務未完成等理由拒不返款,最終将事主拉黑。

■ 有些時候,騙子會利用網購場景冒充客服,假稱退款,随後發來“奇怪”的退款連結,誘人入局。

收到這些提醒千萬重視

面對五花八門、不斷更新的騙術,普通市民應該如何防範落入陷阱,或者有什麼方法可以辨識騙術呢?

楊文卿說,最主要的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很多人一開始并不會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特别是冒充公檢法的騙局,你可能真的以為是在配合公安機關或政府部門調查。是以,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有疑惑要及時與身邊家人、朋友或者社群民警反映。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他們就接到了一起案件,轄區内一位70歲的獨居老人,被冒充公檢法的電話詐騙了不少錢,對方稱要“清查”他,害怕的情緒令他亂了陣腳。

這位老人其實産生過疑惑,但因為身邊沒有親屬,也沒有及時向社群民警或居委幹部反映這個情況。直到一個老同學約吃飯,他提到有警察來找這些情況,經同學提醒,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才到派出所報案。

楊文卿提醒,遇到疑似情況,要及時與身邊人多交流,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他指出,公安部已建立反詐預警體系,上海市警察局也建立了——

■ 上門勸阻

■ 96110電話勸阻

■ 短信提醒勸阻的工作機制。

如果市民收到這些提醒,證明可能正在被騙,或有潛在被騙風險,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向社群民警反映情況,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人人多一點防範意識

電信詐騙或許就能少發生一些!

來源:上觀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