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響中國】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指導地位愈益鞏固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理響中國】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指導地位愈益鞏固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社會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有的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中國現在搞的不是馬克思主義;有的說馬克思主義隻是一種意識形态說教,沒有學術上的學理性和系統性。實際工作中,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标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這種狀況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在八年前特别是在黨的十八大之前,無論是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還是在其他一些思想宣傳領域,“三失”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八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局面。

  第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科學性,使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認識更加深刻,馬克思主義信仰愈益堅定。這些年,習近平總書記從多個次元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裡長河之泉源。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是因為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一百多年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

  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堅定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是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産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旗幟和靈魂,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就要有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馬克思主義解決了科學信仰與每個人的現實活動的内在關系,馬克思主義認為,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為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而奉獻,個人就能超越自我、獲得有限生命的不朽價值。這使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能夠把自身的工作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有機結合起來,能夠把自己的職業與所為之奮鬥的事業有機結合起來,把理想與信仰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因而有奮鬥的動力和方向。早在1992年,鄧小平同志就高瞻遠矚地說:“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英國著名學者戴維·麥克萊倫在《馬克思傳》中則寫道:“由于有力地綜合了曆史、哲學、社會學和經濟學,馬克思的社會理論成為19世紀最重大的思想成就之一。”意大利學者馬塞羅·默斯托在2018年出版的著作中談道:“把馬克思降格為隻适合于學術界讨論的不朽經典……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因為實際上他的分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具有現實性。”

  第二,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使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觀察世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源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世界社會主義指明了正确前進方向。他指出,推動全黨學習曆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曆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大陸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于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大陸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提高上司大陸經濟發展能力和水準。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我們認識和把握了大陸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動态、積極有為、始終洋溢着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提出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深刻認識社會主要沖突變化,增強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系統性,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集中闡述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基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認識到資本有促進社會生産力發展的積極作用,同時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規範和限制,就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為我們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提供了理論指導。正是在這些系統科學認識的基礎上,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為哲學社會科學各領域各方面工作指明了方向。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能夠自覺地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價值理念,能夠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在解決中國問題的過程中系統全面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第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建設,用制度夯實了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馬克思主義理想的基礎。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這些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不斷成長壯大。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思政課要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基礎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旗幟鮮明進行剖析和批判。“普世價值”“曆史虛無主義”“憲政民主”等錯誤思潮的輿論空間被大大壓縮,紅色陣地得到有效鞏固。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确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要求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落實到思想理論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各方面;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落實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是基礎性的制度。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頒布了《黨委(黨組)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2021年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修訂後再次釋出,明确了各個方面的職責。對于違反相關制度的要問責和處分,2016年頒布的《中國共産黨問責條例》明确指出,“黨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要問責。202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第三次修訂釋出的《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确要求,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報刊、傳單、書籍等,或者利用講座、論壇、報告會、座談會等方式,公開發表堅持資産階級自由化立場、反對四項基本原則,反對黨的改革開放決策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等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這些制度都有力地保障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這一重要制度的落地落細。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5月17日總第2893期 作者:辛向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