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作者:醫學界惡性良性腫瘤頻道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達拉非尼+曲美替尼三線治療肺腺癌乳轉移快速起效,5年肺癌患者再續7個月PFS

近年來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相關臨床研究飛速發展,在靶向治療方面,從大家熟悉的EGFR、ALK、ROS1、RET等靶點到較新的BRAF V600這類罕見及難治性的肺癌靶點的探索和藥物的研發持續推進,NSCLC的診療逐漸步入精準化、規範化時代。

BRAF作為一種較為罕見的NSCLC驅動基因,常見于肺腺癌患者,BRAF突變率約為2%~4%[1],以V600E突變最為常見,占到了50%左右[2]。過去BRAF突變的NSCLC沒有對應的靶向藥,臨床上主要采取化療,然而療效并不理想,患者的生存期很少超過1年,生存預後極其不樂觀。如今,随着達拉非尼+曲美替尼(簡稱D+T)陸續在國外和國内獲批上市,用于BRAF V600陽性NSCLC的治療,正式宣告“精準治療”的理念來到了這一細分亞型領域,D+T聯合治療的方案,相較傳統的化療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在臨床上展現了驚豔的療效,這對于患者來說是一個福音。

本期“少靶實戰荟”将分享一例IV 期BRAF V600陽性的右肺腺癌患者的診療經過,該患者就診前已經确診肺腺癌5年餘,經過先前的一、二線治療,已經分别取得20、39個月的PFS獲益,本次因疾病進展(PD),合并多處轉移,患者一般狀況較差(ECOG評分=2分),三線化療不耐受,換用D+T治療後,影像學和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名額大有起色,患者自我感覺良好,病情全面好轉,再獲7個月無進展生存期(PFS)。該病例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碩教授提供,同時邀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金波教授進行點評。

病例簡介

➤ 基本情況

基本資訊:女,61歲

初診時間:2021年6月

初診主訴:胸悶、咳嗽、咳痰1個月,伴右乳鈍痛、紅斑

現病史: 患者因“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胸悶、咳嗽、咳白色泡沫痰,自覺右乳紅腫疼痛”就診。

  • 确診經過:2016年3月,患者因陣發性幹咳伴憋喘,外院檢查顯示胸腔積液。2016年4月外院行胸腔穿刺引流引出5000ml黃色胸腔積液,細胞學提示“肺腺癌”,2016年4月29日行胸膜穿刺病理示“轉移性肺腺癌”,免疫組化:CK5/6(-),CK7(+),Napsin-A(+),P63(-),CK(+),Vimentin(-),WT1(-),PAX8(-),TTF-1(+),CD56(-),Ki-67(約5%+),基因檢測EGFR第18、19、20、21外顯子均未發現異常。
  • 一線治療:2016年5月25日,患者開始行吉西他濱+鉑類藥(GP方案)化療6周期,評效:疾病穩定(SD)。2016年11月24日,患者開始行單藥吉西他濱(G)維持化療7周期,末次化療時間為2017年5月。2018年2月1日,患者發現右肺尖包裹性積液,引流積液行細胞學檢查發現可疑惡性細胞,考慮疾病複發。本階段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0個月。
  • 二線治療:2018年2月,患者開始行培美曲塞+鉑類藥(PP方案)化療5周期,2、4周期化療後評效:部分緩解(PR),後單藥培美曲塞維持化療10周期,評效:維持PR,末次化療時間為2019年3月20日,至就診前1個月,本階段PFS已持續39個月。

既往史:高血壓13年,服厄貝沙坦控制良好、糖尿病13年,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

個人史: 否認吸煙、飲酒史

家族史:父親肺癌,已故

➤ 相關檢查

  • 症狀與查體:患者呼吸困難明顯,活動後加重,頻繁咳嗽,乳腺腫物腫脹疼痛,雙下肢及右側上肢腫脹,右乳表面及右腋下周圍皮膚出現不規則紅斑改變
  • 雙乳超聲提示:右乳腺實質占位性病變不除外,不除外乳頭受侵,伴皮膚及皮下脂肪層水腫樣改變(BIRADS4B-4C類),結合磁共振檢查右腋窩淋巴結腫大(4級),雙乳腺重度增生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圖1. 雙乳超聲

  • 2021年5月28日,右乳及右側腋窩淋巴結穿刺病理示:

(A右乳腺):腺癌,免疫組化結果提示肺腺癌轉移可能性大

免疫組化:MLH1(+),MSH2(+),MSH6(+),PMS2(+)

(B右腋窩淋巴結):淋巴結轉移癌,免疫組化結果提示肺腺癌轉移可能性大

免疫組化:Calponin(-),ER(-),C-erbB-2(1+),CK5/6(-),E-cadherin(+),Ki-67(30%),P120(+),PR(-),P63(-),GATA-3(-),Napsin-A(+),TTF-1(+),SPB(+)

  • (乳腺穿刺)基因檢測:BRAF V600E突變,PD-L1(TPS=20%)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圖2. 乳腺穿刺病理(左)、基因檢測報告(右)

  • 肺部CT:右肺下葉團片影,雙肺多發間質性發炎改變,癌性淋巴管炎不除外;雙肺及右側胸膜多發轉移結節,右側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縱隔淋巴結增大 ;右乳團片影,右腋窩淋巴結腫大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圖3. 肺部CT

臨床診斷:1. 右肺腺癌,IV 期,伴雙肺、右側胸膜、右乳腺、右腋窩淋巴結轉移(BRAF V600E陽性,ECOG評分=2分)2. 心包、胸腔積液 3. 高血壓 4.糖尿病 5.低氧血症

治療經過

■ 1. 第一階段:化療1周期,耐受差棄療

2021年7月8日,患者因經濟原因拒絕靶向治療,要求進行化療。考慮患者既往使用培美曲塞有效,綜合考慮患者目前體能狀态,于是行培美曲塞單藥化療1周期,化療後患者自覺胸悶、氣促較前加重。檢查發現胸腔積液及心包積液,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800ml胸腔積液及抗炎對症治療後,氣短症狀有所好轉,心包積液未處理。

2021年7月30日,患者複查肺部CT顯示,經過1周期化療後,病竈穩定,但胸腔積液及心包積液較前增多,且患者現一般狀态較差,對化療耐受性差,再次向患者推薦靶向治療,患者同意使用。

■ 2.第二階段:挑戰D+T雙靶治療全面起效,再獲7月餘PFS

2021年8月2日,患者開始使用達拉非尼+曲美替尼雙靶治療,2周後,患者氣短和下肢水腫症狀較前好轉,1個月後,影像學提示患者肺内轉移結節較前減少,腋窩淋巴結及乳腺轉移病竈縮小,右乳表面及右腋下周圍皮膚的不規則紅斑改變,顔色及範圍較前減輕,疼痛緩解。患者用藥期間也複查了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53(CA153)和糖類抗原199(CA199),全部名額都有所下降,其中前3項名額已降至正常值。患者靶向治療至2022年3月,PFS時間7個月餘,服藥初期出現發熱,對症處理後好轉,繼續服藥,無其他明顯不良反應,最好療效達到部分緩解。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圖4. 雙靶治療前和1、6個月後的胸部CT變化圖(從上往下)

表1. 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名額變化表(左上:CEA、左下:CA125、右上:CA199、右下:CA153)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專家點評

■ 金波教授:D+T方案集療效、安全、可及性多項優勢于一身,是BRAF V600突變NSCLC患者的優選方案

肺腺癌是肺癌的常見類型,易發生複發或遠處轉移,常見轉移部位依次為骨、肺、腦、腎上腺、肝和淋巴結[3]。肋骨轉移亦比較常見,而轉移至乳腺者臨床較罕見,屬于晚期表現,僅占原發性癌轉移的0.5%~2%[4]。乳腺轉移性惡性良性腫瘤的患者總體來說預後很差,中位生存時間(OS)隻有10-15個月,最短者不足1個月[5-6]。肺癌乳腺轉移通常為癌細胞直接侵入肺靜脈,然後通過血行轉移至乳腺組織,形成乳腺内轉移竈,其治療政策主要采取針對原發惡性良性腫瘤(肺癌)的抗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驅動基因狀态、病理類型、體質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進行全身性綜合治療,與原發性乳腺癌的治療截然不同[7] ,是以鑒别診斷非常重要。

臨床上通過乳腺X線、超聲及CT檢查鑒别肺腺癌乳腺轉移和原發性乳腺癌非常困難,是以免疫組化在兩者的鑒别診斷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TTF1和 NapsinA是肺腺癌強有力的生物學标志物,而GATA3是原發性乳腺癌敏感性較高的标志物[8] 。對于乳腺病竈是否是轉移性的鑒别,并無單一标志物具有100%敏感性和特異性,是以需聯合利用一組抗體同時檢測并結合臨床病理特征綜合分析。本案例中的這位患者,入院時就以胸悶、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右乳鈍痛,表面可見紅色斑塊為首發症狀,鑒于其有過肺癌病史,加上進一步的病理等檢查綜合判斷,也确定了其乳腺病竈為轉移竈,又完善了基因檢測提示BRAF V600E突變。

既往臨床研究資料表明,BRAF V600E突變患者單靶治療的療效有限,D+T雙靶治療模式可以取得更好的療效。BRAF基因編碼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參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下遊RAS-RAF-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參與細胞生長、分化和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學活動。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MAPKs)異常的激活,将導緻細胞增殖及分化的失控,而BRAF基因的突變可持續活化此通路,被認為是引起惡性良性腫瘤的關鍵因素[9-10]。達拉非尼是一種選擇性BRAF激酶活性抑制劑,曲美替尼是一種可逆的、高選擇性MEK1和MEK2激酶活性的變構抑制劑,兩者聯合應用可以同時抑制BRAF和MEK兩個靶點,從上下遊同時阻斷BRAF和MEK,全面抑制劑MAPK上下通路形成,使病竈得到快速且顯著的緩解[11-12]。

目前已有多項真實世界證據(RWE)[13-16]為D+T用于BRAF V600 NSCLC的治療,尤其是其在一線标準治療中的地位增添了強有力的證據。D+T的療效在本例患者的應用中也得到了證明,本例患者因經濟原因,三線治療先選擇了化療,1周期後因對化療耐受性差,轉而使用靶向治療。患者開始使用D+T雙靶治療後,複查全部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名額都降至正常,影像學提示患者肺内轉移結節較前減少,腋窩淋巴結及乳腺轉移病竈好轉,下肢浮腫較前減輕,患者一般狀态、氣短等症狀明顯好轉,乳房表面皮膚紅斑改變顔色也淡化了。D+T整體安全性良好,雙靶治療并不會因為增加一種藥物而使不良反應發生率升高[17-18]。患者靶向治療至今已7個月餘,無明顯不良反應,且優異的療效還在持續。

2022年3年,D+T雙靶治療方案在國内獲批肺癌适應證,不到一年又成功被納入了新一輪醫保報帳範疇,價格大幅降低,這大大提高了D+T藥物的可及性,D+T方案可謂是集療效、安全、可及性多項實力于一身,臨床上将會有更多的BRAF V600突變NSCLC患者從中獲益。

點評專家簡介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金波 教授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惡性良性腫瘤内科 副主任 教授
  •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學分會常委
  • 中國抗癌協會化療專委會常委
  •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專委會委員
  • 中國醫學教育協會惡性良性腫瘤免疫治療專委會常委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疑難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常委
  • CSCO心髒病學專委會常委
  • CSCO神經系統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委員
  • CSCO血管靶向專委會委員
  • 北京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研究會肺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北京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研究會免疫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肺癌青委會常委

病例提供專家簡介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王碩 教授

  • 中國醫大一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 副教授 惡性良性腫瘤學博士
  • 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委員會青年委員
  • 中國醫藥教育學會肺部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 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第一屆惡性良性腫瘤熱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 北京癌症防治學會胃癌防治專委會委員
  •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康複委員會委員

長按識别二維碼或點選閱讀原文精彩資訊等你來

參考文獻:

[1]HORN L, BAUML J, FORDE P M, et al. Real-world treatment patterns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BRAF V600-mutated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 2019, 128: 74-90.

[2]Leonetti A, Facchinetti F, Rossi G,et al. BRAF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ickaxing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Cancer Treat Rev. 2018 May;66:82-94. doi: 10.1016/j.ctrv.2018.04.006. Epub 2018 Apr 24. PMID: 29729495.

[3]Tamura T,Kurishima K,Nakazawa K,et al.Specific organ metastases and survival in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Mol Clin Oncol,2015,3(1):217-221

[4]Georgiannos SN, Aleong JC, Goode AW. Secondary Neoplasms of the Breast[J]. Cancer, 2001,92 (9): 2259-2266.

[5]DeLair DF, Corben AD, Catalano JP, et al. Nonmammarymetastases to the breast and axilla:a study of 85 cases [J]. Mod Pathol,2013,26(3):343-349.

[6]Akqay MN. Metastatic disease in the breast[ J]. Breast,2002,11 (6):526-528

[7]王倩.原發性肺癌乳腺轉移一例[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3,45(03):198-199.

[8]吳善連,劉力源,陳龍嬌等.原發性肺腺癌乳腺轉移4例臨床病理分析[J/OL].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23(07):865-868[2023-08-11].DOI:10.13315/j.cnki.cjcep.2023.07.022.

[9]Chen D, Zhang LQ, Huang JF,et al. BRAF m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14,9(6):e101354.

[10]沈胤晨,王建飛,楊紅鷹,等.結直腸癌患者BRAF基因突變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2,(11):993-999.

[11]Sanchez-Torres, et al.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3;2:244-25.

[12] Beeram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6771-6790.

[13]Jean-Bernard Auliac,Cancers 2020,12(12),3608

[14]Melosky B,et al.2021 ESMO 1260P.

[15]Aurélie Swalduz,et al.ASCO 2022 9082P.

[16]Li J,et al.Adv Ther.2018 Jul;35(7):1035-1048.

[17]Planchard D, et al. Lancet Oncol. 2016;17:642-650;

[18]Planchard D. et al, Lancet Oncol 2017; 18: 1307–16.

MCC碼TML0020409-51296素材生效日2024.04.03;素材失效日2025.04.03*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罕見+罕見”BRAF V600突變+肺腺癌乳腺轉移,D+T治療成功病例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