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注丨不讓農村嬰幼兒輸在起點上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關注丨不讓農村嬰幼兒輸在起點上
關注丨不讓農村嬰幼兒輸在起點上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林春霞)為了讓更多農村兒童享有早期養育服務,推進相關政策制定出台,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于2024年5月15日在京舉辦了“陽光起點:十萬農村嬰幼兒入戶養育指導行動計劃”(以下簡稱“陽光起點行動計劃”)啟動儀式。來自政府、高校、社會組織、研究機構等部門約200位嘉賓參加了本次儀式。與會人員還圍繞“以兒童早期發展奠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兒童早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兒童早期幹預的科學依據和成效”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在開場緻辭中指出,大陸兒童健康、營養、生長發育狀況持續改善,婦幼衛生服務網絡逐漸完善,但人力資源開發在兒童早期階段還存在短闆,對兒童早期發展投入比較少,這一點在農村和欠發達地區表現的尤為突出。盡管現在地方财政比較緊張,但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往前看,越要看到投資于兒童的長遠價值。此次基金會發起“陽光起點行動計劃”,有助于推動社會各界對農村嬰幼兒早期養育重要性的認識,促進社會力量在兒童早期發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相信有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機構的積極參與,加上各級政府在兒童早期發展方面多多投入,完全可以為中國發展培育新的人力資本優勢,真正實作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晉宣讀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彭珮雲的書面緻辭。彭珮雲對“陽光起點行動計劃”的重要意義予以了高度肯定,她指出,目前農村0-3歲嬰幼兒的養育指導服務基本還是空白,亟待改善。促進嬰幼兒早期發展是鞏固脫貧成果,實作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經,是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工程,需要積極宣傳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久久為功。希望基金會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守正創新,奮發有為,做出更好的成績。

方晉還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計劃的發起和進展情況。“陽光起點:十萬農村嬰幼兒入戶養育指導行動計劃”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成功實施的“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的規模化更新擴充。大陸城鄉之間嬰幼兒養育照護水準和兒童發展差距很大,農村三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的風險高,而對他們的養育指導服務基本還是空白。為了填補這一空白,2015年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起“慧育中國”項目,陸續在全國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4個縣(區)推廣,通過一對一入戶家訪方式,為欠發達農村地區6-36個月嬰幼兒及其看護人提供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的家庭養育指導服務。目前項目内兒童1.5萬人,受益兒童總數超過4萬人。為了讓更多農村兒童盡快享有高品質的兒童早期養育指導服務,2024年3月基金會與合作夥伴共同發起“陽光起點行動計劃”。

計劃的更新主要展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在兩年的時間内,把受益兒童規模由現有的同期1.5萬擴充到同期10萬,屆時計劃将成為大陸農村兒童早期養育領域内最大的試點項目。其次,計劃将由以往縣域一級的模式探索,上升到畢節市、海東市等市一級層面的兒童發展示範區建設,進一步證明“入戶養育指導”的模式能夠在省、市級層面大規模推廣。第三,計劃将号召和倡導包括知名學者、社會組織、企業和媒體在内更多更廣泛的力量和資源參與,形成社會合力和資源整合。第四,計劃将為省一級、國家級層面的政策倡導提供更為堅實的實踐依據。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以“育苗經濟學”為題介紹了他對發展兒童早期的看法。他認為,大陸未來的人口紅利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二是提高教育品質,三是通過提高教育公平度改善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生命早期人力資本培養的全回報率最高,社會收益率最高,是以政府應承擔相關的支出責任、主導各種發展項目。現階段增加政府的社會性支出正好面臨“公共産品供給的三期疊加”的機會視窗。

他還指出,戶籍制度是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現象産生的根源,推動戶籍制度改革,有助于從根本上實作教育資源均等化,讓父母更好地承擔養育照護的責任,也有助于破解城鎮化過程中學校撤并悖論。

關注丨不讓農村嬰幼兒輸在起點上

浙江大學資深教授李實在圓桌發言中指出,學曆差距已經成為解釋整體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而學曆差距又間接受到0-3歲發展階段面臨的區域環境、家庭背景等客觀條件的影響。在兒童早期消除發展機會的不公平,幫助低收入人群、弱勢人群的孩子克服各種障礙,不僅影響他們的自身發展,甚至會影響整個社會,以及未來能否實作共同富裕這一宏大的目标。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史耀疆認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根本抓手在于解決兒童早期發展問題。研究表明,城鄉兒童在剛出生幾個月内一樣聰明,但是在3歲以後,農村兒童早期發展風險卻顯著高于城市兒童,在部分地區農村兒童的社會情感能力滞後比例甚至超過50%。這種差距是由養育環境造成的,因為這些家庭沒有為兒童早期提供适當的回應性照料。“陽光起點”這個項目的意義就在于,給了農村孩子一個免于陷入發展風險的機會。入戶養育指導的生均成本每年在3000元,這種幹預可以很快帶來效果。如果财政能把832個原國家級貧困縣納入項目,隻需要130億元就可以實作全覆寫,解決這個問題。

芝加哥大學教授、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首席投資官導師、董事會成員瑞·達利歐,力拓集團董事長鮑達民,安達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埃文·格林伯格,和巴西南裡奧格蘭德州聯邦議員奧斯瑪·特拉等多位嘉賓通過視訊方式對“陽光起點行動計劃”表示了支援。特拉指出,生命最初幾年是大腦可塑性最強的時期。這是人類生命中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機會之窗,終其一生都不再重制,對于人終身能力發展的重要性無需贅言。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盧邁認為,“陽光起點”作為“慧育中國”項目的2.0版,具有三方面的優點。根據此前“慧育中國”項目的多年實施經驗,從實施效果來看,項目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團隊開展的合作研究表明,有84%的家訪兒童都可以從項目幹預中受益,而且家庭歡迎、國際認可。從項目模式來看,項目可複制性強,試點地區的地方政府已概括出了項目的”五大體系“,包括一支隊伍、一套三級管理體系、教學内容、監測系統、還有政府上司體系。從目标人群來看,項目兼具公平性和普惠性。項目一方面注重幫扶弱勢群體,留守、脫貧戶、單親等家庭情況的兒童占項目受益兒童的較大比例,為這樣的家庭提供幹預的邊際收益非常大,與此同時項目也從普惠的角度為其他農村家庭提供服務。

關注丨不讓農村嬰幼兒輸在起點上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

關注丨不讓農村嬰幼兒輸在起點上
關注丨不讓農村嬰幼兒輸在起點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