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京京:從女基金操盤手到餐飲人

作者:中國企業家雜志
劉京京:從女基金操盤手到餐飲人
嘉和一品不會去卷價格,而是更注重質價比。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欣

編輯|米娜

圖檔來源|受訪者

在整個餐飲界,劉京京是一個特别的存在。

她從大一就開始創業,臨近大四畢業時,已經開了十幾家禮品店。大學畢業後,劉京京又進入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當交易員,成為中國第一批基金操盤手中唯一一位女性。

2002年,北京清華南門那條街上,200米内有十幾家店是劉京京開的。“書店、網吧、美容美發、茶餐廳、老北京炸醬面、水煮魚、泰國風餐廳、裝飾公司,都是我開的。”她回憶道,“那時候我剛好20歲,躊躇滿志。”

2003年的非典突然而至,所有店都關門了。差點兒破産的劉京京,在疫情後再次創業,創辦了以營養粥為特色的嘉和一品。

劉京京:從女基金操盤手到餐飲人

來源:視覺中國

2024年3月初,《中國企業家》見到了嘉和一品創始人、董事長劉京京。當天,她未施粉黛,看上去卻神采奕奕。她有一頭黑長直的秀發,說起話來語速偏快。

談及近期的日程安排,她稱從去年年底到現在,自己一直忙着帶領團隊深入學習精益管理,“非常忙”。有時候連續七天,從早上9點一直學習到深夜。她說,餐飲行業涉及采購、加工、銷售、服務、營銷方方面面,任何一個細節沒有關注到,就可能會造成無謂浪費和顧客不滿意。而學習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能夠幫助企業優化成本、提高效率,進而提升品牌美譽度。

雖然累,但她也覺得很幸福。在采訪中,劉京京表示自己特别愛家,愛孩子。而她研究《黃帝内經》的初衷,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吃得更健康。現在她設立了“嘉和營養研究院”,和專家們一起将古法、醫典中四季食養、順時而食的精髓,應用到嘉和一品的産品研發中來。

當然,她也很熱愛生活,愛旅遊。前兩年,她還在密雲開了“東方綠洲露營莊園”。在帳篷下,草地上,和朋友們一起“掼蛋”,是她樂此不疲的興趣所在。“别看就108張牌,可是變幻無窮,沒有誰能保證肯定會赢;因為這需要技巧、配合,更需要把握時機。”

基金操盤手:第一課是如何面對貪婪與恐懼

跨界餐飲創業前,劉京京的職業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大學畢業後不久,她成為首批期貨基金操盤手,每天交易的資金成百上千萬。

期貨市場風雲變幻,以一搏十,把握好機會,就能賺大錢,這是一個既刺激又鍛煉心智的職業。

但有一年春節前,劉京京基于自身的判斷重倉買進了咖啡。買入的第二天,上漲勢頭明顯。但第三天,開盤立即跳水跌停,此後直到春節前,該品種都一直處于跌停狀态,劉京京的持倉損失慘重。

當時外盤還在持續下跌,價格已經跌了約三分之二,她被套裡面出不來。她回憶稱,整個春節假期,自己都寝食難安,感覺世界末日要來了,職業生涯也要斷送了。

春節後開盤,打開跌停闆後,她趕快賣出,及時止損。但前腳剛成交,後腳螢幕上的指數就漲上去了。她覺得,那些上漲的箭頭,仿佛都戳在了自己的心髒上。

“在我最懊悔的時候,師傅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京京,我們也有過這樣的時候。那一刻,我的眼淚一下就流下來了。”劉京京說。

期貨交易就像一個濃縮的競技場,對于人的心理素質是種極大的考驗,劉京京身處其中,學會的第一課正是如何面對貪婪與恐懼,這段經曆磨煉了她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她能波瀾不驚地面對市場變化,而這也深深影響了她此後的創業路。

2003年非典期間,正在創業的劉京京每天一睜眼就要賠好幾萬元,公司一度處于資金鍊斷裂的風險中。在最壞的情況下,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整心态、穩住局面。

那段時間,劉京京也是第一次直面疾病、生死這些大問題。停工在家,她開始研究《黃帝内經》,想着如何讓自己和家人更健康。她也認為,非典過後,人們會更注重健康養生,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發展大方向。沿着這條思路,2004年,劉京京創立了嘉和一品——一家以營養健康為特色的連鎖粥點餐廳。

作為一名創業多年的企業家,劉京京的另外一重身份是首都大學生創業導師,她經常對學生說,實作夢想要腳踏實地,用積極的心态去行動,要敢想敢做。

但她也強調,隻有當自己真正能夠獨當一面時,才是創業的好時候。“我跟那些大學生說,千萬不要好高骛遠,隻看到企業家風光的一面,這背後更多的是一種堅守。你沒有退路,你隻能往前沖,是以不要去透支自己,更不要拿父母的養老錢去創業。”

價格戰:餐飲業應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市場

過去一年,餐飲行業“卷低價”的趨勢蔓延至快餐領域,不少品牌主動或被動卷入這場價格戰中。

近期,随着人流量的進一步回升,過去嘉和一品最受歡迎的15元自助早餐系列,也重新上線。

面對快餐界來勢洶洶的競争,以及同行們打出的“低價政策”,在餐飲界浮沉多年的劉京京心态也很平和。她認為餐飲業應該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市場,友商之間良性競争是正常狀态。産品再好吃,消費者也不可能天天吃,一定需要口味調劑。

對于北京餐飲圈發起的價格戰,劉京京表示,嘉和一品不會去卷價格,而是更注重質價比,要給予消費者超出價格之外的價值滿足。

“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是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減少了沖動消費,會理性比較,以追求消費的确定性和尋求生活中的安全感。”劉京京說,未來市場一定更加細,企業需要随機應變。

她還透露,有調研顯示,64%的消費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費,且年輕的消費者對精神消費的重視程度更高。從情緒濃度、文化滋養和自我充實三個次元,消費者開始為自己創設精神悅己的世界。是以,為興趣買單的“愛我所愛”熱潮,與嘉和一品這種為健康買單的“慢系療愈”風潮會持續升溫。

據了解,今年1月份的臘八節,嘉和一品所有的店都排起了長龍,好幾家門店當天的流水都超過10萬元。在劉京京看來,這說明大家越來越重視傳統節日和健康養生。這也堅定了她繼續做“弘揚四季食養文化,緻力于中國養生餐飲第一品牌”的信心。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