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歲孩子玩網絡遊戲充值8萬多元!家長想退款,遭遇驗證難

作者:桂林生活網

近日,本報接到報料稱,吳女士的9歲兒子偷偷玩網絡遊戲,為遊戲充值花了8萬多元。吳女士一家與遊戲公司長時間協商後,隻有兩家外地遊戲公司退還了78元,其餘遊戲公司和蘋果商店營運方都沒有退款,而是堅持要他們提供證據。對于吳女士的遭遇如何解決,電子産品時代又如何引導孩子們使用這些産品?本報對此進行了采訪。

家長:孩子充值8萬多元 退款遭遇驗證難

4月18日傍晚6點40分,吳女士回到家,用手機打開自己的支付寶準備買點東西,付款時卻發現餘額不足。于是,她打開支付寶的賬單記錄,發現賬戶幾乎每天都被扣掉一千多元。吳女士沒有多想,馬上打電話報警。

報警之後,吳女士突然反應過來:也有可能是兒子進行遊戲充值了。想到這裡,吳女士立馬放下手裡的活兒,向9歲的兒子核實。果然,吳女士的擔心是真的,但問孩子到底充值了多少錢時,孩子卻不清楚。

這時,吳女士接到了甲山派出所民警打來的電話,趕忙和孩子前往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後,吳女士的孩子給警察示範了遊戲登入和充值的過程。在警察跟孩子溝通中,吳女士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吳女士的兒子從3月20日開始進行遊戲充值,截至4月18日,共充值84835元。充值涉及多個平台下屬的遊戲軟體,如騰訊平台旗下的“和平精英”、“王者榮耀”,網易平台旗下的“貓和老鼠”,還有其他外地遊戲公司的遊戲如“奧特曼傳奇英雄”、“植物大戰僵屍”等。這些遊戲軟體均是通過吳女士的蘋果iPad裡的蘋果商店購買的。

随後,吳女士在警察建議下進行了相關證據的收集,并向蘋果公司及騰訊、網易等遊戲平台進行申訴,希望追回這些錢。但直到5月13日,吳女士僅收回了兩家遊戲公司退回的78元。吳女士說:“兒子還在一家公司充值了1400多元,對方答應退還一半,但我沒有同意。”

報警後的20多天裡,吳女士多次與蘋果公司溝通,均沒有得到相應的退款。吳女士咨詢了律師。律師表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台“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适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法院予以支援。

吳女士介紹,蘋果公司客服人員表示,因為付費的ID号是吳女士本人,無法證明付費是兒童,是以無法退還款項。其他遊戲公司同樣要求提供孩子充值的證據,但吳女士很難提供。為此,吳女士非常苦惱。

讨論:孩子被電子産品包圍 該如何引導

5月13日,吳女士的兒子向記者示範了他玩遊戲的過程。隻見他熟悉地用指紋打開蘋果iPad,進入各種遊戲界面。他介紹,遊戲充值主要是為了闖關買裝備。他通常是放學後,和同班同學一起在微信上組隊打遊戲,在學校會讨論如何打赢遊戲。

吳女士介紹,在兒子小時候就給他申請了微信号,讓他在家族群裡一起搶紅包。兒子大一些後,跟着表哥一起線上上打了幾局網絡遊戲,接觸上了遊戲。平時,為了讓兒子積極完成作業,也會拿允許打遊戲作為獎勵,沒想到兒子着迷了。吳女士平時因工作需要,在iPad上綁定了銀行賬戶,支付寶無意中開通了免密支付,才造成此事。這令吳女士非常苦惱。

如今網絡時代,電子産品無處不在,如何引導孩子正确對待遊戲,家長們都比較頭疼。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打遊戲無法避免,隻能适當控制時間。陳女士家住秀峰區太平路,她的兒子是國小一年級學生。她認為,有時朋友們在一起聚會,孩子們如果沒有特别感興趣的事情,就組隊打遊戲,而且如果哪個小朋友不會,或者沒有手機,就被孤立了。家長也可以陪同孩子開展别的活動,讓他沒有時間玩遊戲,但大多數家長很難堅持,隻能偶爾給孩子玩遊戲。

家住七星區融創文旅城南溪府的郭女士認為,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在學校是沒有機會玩網絡遊戲的,家長在家裡要盯緊,盡量讓孩子不要接觸手機。

家住秀峰區的李女士認為,孩子即使國小階段不接觸手機,也會在國中時接觸,是以家長要教育孩子的“财商”,進行正确引導。為了避免孩子充值遊戲,家長需要進行支付設定,關閉指紋付款、人臉識别付款,設定青少年模式。

樂群國小一年級學生家長蔣女士介紹了她的經驗。她說,給孩子的平闆電腦應是學習機類型的,要有家長控制端,下載下傳任何軟體都要家長稽核同意,另外所有的App都設定使用時長,建議不安裝微信等聊天和視訊軟體,應用商城設定密碼并且每次下載下傳要求輸入密碼。她認為,App使用是可以控制的,家長要花心思去研究。

家住七星區體育館附近的徐女士表示,女兒是國小四年級學生。她的經驗就是不能讓孩子太閑,可以引導去戶外玩,或者看一看卡通片,但不能碰網絡遊戲。

專家:父母的有效陪伴是“良藥”

桂林市第十八中學國中部(東環校區)副校長譚紅認為,9歲的孩子年齡很小,對金錢沒有概念,缺乏自控能力。隻要是學生階段,不分國小和中學都要堅決制止玩遊戲。孩子一旦染上遊戲網瘾,是很難戒掉的。

在避免孩子進行遊戲充值這件事上,譚紅認為,家長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銀行賬戶,支付寶、微信、信用卡應該随時關注,避免孩子免密支付。其次,有效的陪伴非常重要。國小階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差,環境非常關鍵,家長需要在放學後正确引導。可以安排孩子下樓運動,鍛煉身體。如果孩子還有時間,可以引導他适當做家務。周一至周五晚上應當不允許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周末時,家長可以給孩子進行興趣愛好的培養,比如籃球、羽毛球等體育項目的鍛煉,開展畫畫、音樂等藝術類活動。也可以帶孩子去公園等進行戶外活動,約上親朋好友進行親子活動,進行有效陪伴,避免孩子有機會接觸手機和網絡遊戲。

對于部分家長認為孩子不玩遊戲會被孤立的看法,譚紅并不認同。她認為,如果孩子們在一起就要打遊戲,家長可以出面制止,杜絕此類現象發生,讓孩子遠離這種環境。

桂林理工大學附屬國小的張老師認為,有的家長甚至帶着孩子一起打遊戲,這種行為不提倡。也許有時候家長認為孩子需要放松,但是孩子一旦對遊戲上瘾,就很難戒掉。而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種,即使看卡通片都比打遊戲好。

張老師說,如果發現孩子和同學組隊打遊戲,需要及時和學生班主任溝通,不能為了顧及孩子在學校的“顔面”而耽誤正确的教育。

來源:桂林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