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很多能熬過低谷的人,都會在這件事上翻車,來看看你會嗎?

作者:誓約TheCovenant
閱讀文章前,誠邀您點選一下右上角的“關注”。友善您随時檢視更多優質文章,同時也便于您參與我們的讨論與分享。

【個人成長•事業理想】

作者:Bella

1 成功了,有點上頭

昨天,有個朋友提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這位朋友在當地開了一家新奇體驗館,他的店最近爆火了一把,連續五六個月在美團和抖音上的排行都位居榜首,收入多到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未曾想過的成功就這麼一下子到來了,他确實很高興。但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又總隐隐感覺有些不安。

他說那種高興的感覺,真的讓人“有點上頭”,就像喝醉了酒一樣,雲裡霧裡的,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但就是很興奮,整個人就像是飄了起來。他說自己迷戀這種感覺,但又覺得這種感覺不可靠、很危險。他想回到地面上,但又沉不下去。

他想問的是,怎麼擺脫這種“上頭”的感覺,從“醉酒的興奮”中清醒過來?

這真的是一個特别好的問題。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他内心世界是冷靜而強大的。很多人都體驗過醉酒的興奮感,但能意識到醉酒的危害,想擺脫那種幻覺的人真是極少數。

在突然到來的巨大成功面前,很少有人能夠不興奮。大部分人會迷戀甚至追求這種興奮感,認可并接受被這種興奮感确認過的自我膨脹。還有一部分人雖然覺得這種感覺不太妙,但總是羞于面對自己的感受,總覺得這種“暴發戶心态”暴露了一個人的貧窮和軟弱。

這種上頭的感覺究竟是否真實?是否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呢?

作家孫娟講過一件事:她說在而立之年的時候,自己當上了機關的科長。剛一上任,之前對她愛答不理的人馬上對她笑臉相迎、點頭哈腰。但她很清楚,這些人的“恭敬”并不是對她,而是對她坐着的那把椅子。後來她辭職了,那些恭維她的人果然又換回了之前的面孔。

孫娟始終很清醒,既沒有高興過,也沒有失落過。因為她知道這些人的态度和自己無關。

再後來,她的寫作能力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開始有人找她約稿。她很清楚,對方看重的是她的寫作能力,而不是“大學老師”這個身份。這種能力是她自己的,而不是平台賦予的。

生活中,我們很少能看到像這樣對自己的能力和際遇有如此清醒的認識的人。相反,多的是因為張狂和興奮而掉進自己親手所挖的陷阱中的人。

比如,很多拆遷戶被天上掉下來的巨款砸蒙了頭,到處花天酒地、吃喝玩樂,最後妻子散,背上了債款。

比如,很多明星、網紅在火了之後開始口出狂言,管不住自己的行為,甚至做出了違法犯罪的事,後來被人曝光,甚至锒铛入獄。

比如,有的人在有了一官半職之後,認為自己有了權力,成了人上人,開始各種暗箱操作、打擊報複,之後被人舉報,或者受到了制裁。

孔夫子警告世人言:“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如果一個人格局不夠、品行不夠,卻突然有了巨大的成功,那真的是禍不是福。

很多能熬過低谷的人,都會在這件事上翻車,來看看你會嗎?

2 不要當偶像

其實這種事,你遠看别人清楚,但靜觀自己的生活,你卻很難發現其中的端倪。那麼,我們再把鏡頭拉回到我們身邊,來回憶一下我們身邊的人或者我們自己所經曆過的成敗。

我見過在上學的孩子,平日裡成績不好,突然有一次考了90分,老師表揚,家長高興,他自己一下子就飄了。上課又開始不聽講了,作業比以前更糊弄了,下次考試,又回到了不及格。

我見過突然發迹的年輕人,一夜之間走到哪裡都開始車接車送,同僚和客戶争先恐後點地請他吃飯。可回到工作上,他實在沒有能力處理如此棘手的業務,隻能一天一天地拖着,到最後匆匆辭職。

我見過七八十歲的老者,年輕的時候在機關機關工作,在外呼朋引伴,在家頤指氣使,周圍的人也大都聽他的。然而,從退休之後,來看他的人就一年比一年少,最後連子女都不願意登門拜訪了。

你看,“不認識自己”這個問題,并不分年齡、層次、成長環境,隻要你不去認識自己,這就是我們生命中的潰爛和腐朽。是以,重點不是在他人的失敗中總結規律,并試圖去确認命運的公平,而是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看看自己能否禁得住成功——不管這成功是不期而至的,還是期待已久的。

事實上,每個人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努力和品質,而成功無疑為我們的“高估”增加了我們想要的證據。當一個人不認識自己,看不懂際遇、運氣和平台的時候,正是在把自己偶像化。

這麼說也許你會感到奇怪:把他人當成偶像我能了解,怎麼還會把自己偶像化呢?其實偶像化他人和偶像化自己,是出于同一種心态。

偶像化他人是把美好的印象和期待投射到他人身上,人們喜歡的是那一種形象,稱贊的是某一種身份、地位和特權,而非某種形象和身份之後的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追星。其實粉絲和明星之間是有距離的,這種距離讓粉絲無法了解自己所追的“星”,大家了解的,隻是自己心裡的那個人。是以當明星出現绯聞的時候,粉絲們維護的也并不是那個人,而是害怕自己心裡的形象破碎。

而把自己偶像化就是把一個美好的形象投射到自己的身上,因為這個偶像是我們自己,是以我們維護的方式不會再是為對方争辯或者打call,而是用外在的成功去印證自己的自我認知。

很多能熬過低谷的人,都會在這件事上翻車,來看看你會嗎?

3 認識你自己

羅翔老師在一篇文章裡寫到:“人生成長的一個重要步驟是對偶像進行祛魅。沒有人能夠承受完美的期待,因為我們自己也不完美。”

所有的偶像都會幻滅。如果你能審視自己,就會發現,我們大部分的美好期待都是自己所達不到的,就連一個最簡單的“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很多時候對我們來說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個人開始認識自己的時候,就是和真理與知智慧接上軌的時候。特别是對有崇高理想的人來說,認識自己尤為重要。你必須意識到自己的本性依然有并且會一直有幽暗的部分。這種幽暗不是理想的光芒可以遮蓋的,相反,很多時候正是這種幽暗,在暗中破壞我們的理想。

你需要知道,你不會因為一個崇高的理想而比别人其他人崇高。你會面對更多的誘惑、危險、焦慮。你需要在世界的戰場上搏鬥,更需要去制服内心的仇敵。

認識自己會讓你在崇高的理想面前心懷敬意——既然這種崇高不可能由幽暗的本性生出,那理想就不是我們自己憑空生産出來的,而是我們被帶進了崇高的使命中。就好像黑暗的屋子不會産生亮光一樣,如果它被光照亮,那是因為有光來到了這間屋子。

光明既能照亮黑暗,也能照出污濁。對自己失望才能對光明産生盼望,脫離黑暗才能洗淨污濁。看見自己、認識自己是我們一生的事,也是我們事業的起點和終點。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點個“贊”和“收藏”,或者轉發讓更多人看見吧。】

【既然來了,那就别走了。關注“誓約”,讓我們在下一個話題裡再次相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