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加坡政權平穩交替的三大看點

作者:決策與資訊雜志

5月15日,新加坡完成政權交接,黃循财順利接過李顯龍辭去的總理一職,成為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曆史上的第四代上司人。

新加坡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雖為國家元首,但行政大權掌握在總理手中。新加坡政權新老交替的完成,表明執政近70年的人民行動黨(PAP)開始以新的姿态迎接因時代變遷帶來的新變化、新挑戰。

新加坡政權平穩交替的三大看點

一、李顯龍緣何辭職?

李顯龍是一位富有責任心和政治遠見的上司人,主動辭去總理職位的主要原因,應在于在他認為此舉更有利于新加坡長遠發展。2023年8月,李顯龍在國慶集會上這樣說:“我們是新加坡的管護者,是被托付重責,來上司和照顧我們的國家;我們作為管護者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是我們要建立的是千秋萬代的新加坡。”

新加坡政權平穩交替的三大看點

上司層變革是一件李顯龍與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精心策劃了多年的大事”。李顯龍團隊一緻認為:“對于任何國家來說,上司權的過渡總是棘手的。”人民行動黨能否取得“曆史上第三次過渡的成功”,直接關系到新加坡未來發展的成敗利鈍。

“新加坡總理必須是個春秋鼎盛的壯年人”。2012年9月在接受《海峽時報》采訪時,李顯龍明确表示他在70歲之後不再繼續擔任總理,而且新加坡也不應該有超過70歲的總理,因為上司新加坡這個小國,需要有充沛的精力,而且需要能夠與年輕選民産生共鳴。1992年,李顯龍身患淋巴癌,在治愈之後又确診患上前列腺癌。他說:“人要學會接受自己的極限”。2016年8月,李顯龍在發表國慶講話時突發暈厥,被人攙扶下台休息,重回講台後他明确表示:“下次大選後不久,我的接班人必須準備好‘接棒’。”

近年來,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執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在2020年舉行的第13屆國會議員選舉中,在高達96%的選民投票率背景下,人民行動黨雖然赢得了93個席位中的83個,但勞工黨(WP)斬獲了剩餘的10個席位,這是自1968年以來反對黨議員占據的最多席位。人民行動黨在普選中的得票率從五年前的近70%下降到61.2%,很大程度上在于人口的世代交替以及年輕選民對人民行動黨精心管理的、具有高壓色彩的新加坡政治的不滿。選舉後的調查發現,勞工黨的支援率在21歲至25歲之間的人群中最高。李顯龍在選舉結果釋出後表示:年輕人有着顯著不同的生活願景和優先事項,這将必須在我們的政治程序和政府政策中得到反映。

新加坡政權平穩交替的三大看點

此外,自2023年年初,新加坡上司團隊核心人物的醜聞頻發,如桃色新聞、貪腐、“黑白屋豪宅”事件,無一不令以“誠信、廉潔”為立國根本的新加坡政府蒙羞,也挫傷了公衆對于長期自诩維持最高廉政标準的執政黨的信任。

嚴峻的現實使李顯龍深刻認識到:“如果政府不時刻考慮下一次選舉之後我們是否還能堅持下去的問題,那麼政府就無法采取長遠的眼光,制定長期的計劃,采取艱苦但必要的政策。”而堅持下去的一個重要條件無疑是進行新老交替,“讓年輕人來應對前方的巨大挑戰才是最符合國家利益的。”

2022年4月,副總理黃循财獲得壓倒性支援,被正式推選為人民行動黨第四代上司團隊新上司人。2023年11月,李顯龍在人民行動黨大會上宣布,将在下一屆國會選舉前,交棒給黃循财,給新内閣赢得下一屆大選留出較為充裕的準備時間。

李顯龍原計劃于2022年卸任,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原標明的接班人王瑞傑的“退場”,不得不将交接班時間推遲,但他在新加坡人民心目中“履行承諾、言而有信”的形象并沒有是以受到影響。

二、新任總理緣何受到李顯龍和執政黨的賞識?

李顯龍一向不太願意頭頂父親李光耀的光環為人處事,切身執政經曆越發使他認識到,新加坡政治必須制度化,而不能繼續走世襲罔替的路線。而且,即使李顯龍有意讓自己的三個兒子中的一個“繼承大統”,在現實層面也缺乏可操作性。

大兒子李毅鵬曾是白化病和自閉症的患者,受身心條件限制不适合做接班人。三兒子李浩毅,畢業于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專業,對從政不感興趣。二兒子李鴻毅1987年出生,曾在麻省理工留過學,雖目前在新加坡政府科技局擔任上司層職務,但無論年齡還是資曆,都與總理地位相距甚遠。

在人民行動黨“精英推舉制度”下,2018年11月,人民行動黨曾宣布,時任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當選為第一助理秘書長,即李顯龍的第一接班人選。1962年出生的王瑞傑祖籍廣東潮州,擁有劍橋經濟和哈佛公共管理雙學位,1995年開始從政,擔任過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資政的私人秘書。然而在2020年7月的國會選舉中,王瑞傑領銜的人民行動黨5人候選團隊在傳統“根據地”東海岸集選區險些遭勞工黨“團滅”,雖然最終以53.41%的得票率險勝,但在規則絕對有利于人民行動黨的背景下,可謂顔面盡失。2021年4月8日,時年59歲的王瑞傑公開宣布因“年齡和健康”原因請辭第四代團隊上司人,放棄接班人地位。其後,李顯龍和人民行動黨最終确定黃循财為接班人。

新加坡政權平穩交替的三大看點

黃循财符合人民行動黨一條不成文規定:總理人選必須擁有華人身份及歐美名校畢業背景。新加坡人口近75%是華人,開放程度高,華人身份有利于赢得華人選票與支援,歐美留學背景有利于與西方國家進行有效溝通。黃循财1972年出生于新加坡平民家庭,祖籍中國海南省,22歲時赴美留學,先後在威斯康星大學、密歇根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2004年又獲得哈佛大學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

黃循财是李顯龍與人民行動黨多年精心選拔與培養的傑出人才。學成歸國後,黃循财進入新加坡貿工部任公務員,此後在财政部、衛生部等多個部門任職,職位從署長助理升遷至司長。2005年至2008年,黃循财擔任李顯龍的首席私人秘書。2011年,在李顯龍鼓勵下,黃循财當選國會議員步入政壇,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和教育部長,此後又陸續掌管國家發展部、文化、社群及青年部,以及通訊、新聞部等重要部門。2021年,新加坡内閣改組,黃循财成為與總理接班人隻有一步之遙的财政部長。

年齡優勢也是重要原因。黃循财現年51歲,從上學時代開始,就喜歡讀書和音樂,還曾參演過由《倚天屠龍記》改編的音樂劇,習慣于在網上分享生活資訊。他活躍于各個社交媒體,在自己的Instagram上介紹自己為“書蟲、吉他手和愛狗人士”,在TikTok賬号上釋出吉他彈奏的視訊。充滿活力、接地氣而富有人情味的人格魅力令他赢得公衆特别是年輕選民的喜愛。同時,因其謙和的個人氣質與親民務實的上司風格也深受群眾歡迎,被譽為“草根中的精英”。

新冠疫情暴發後,黃循财臨危受命,擔任抗疫聯合部門的主席。他在上司抗擊疫情過程中作風穩健、思路清晰、細緻入微,制定和出台了多種有效處理危機舉措和健全的經濟政策,赢得群眾的高度認可與贊譽。

在黨内,黃循财也獲得了絕大多數高層人員的支援。2022年4月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再次推舉第四代上司團隊領軍人物。推舉人團由19人組成,結果有15人推舉的人選是黃循财。

三、“黃循财時代”新加坡的政治走向

新加坡自1965年後,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創造了“東亞奇迹”,在上個世紀80年代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島國跻身東亞“四小龍”行列。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讓新加坡的成功超越三代,是黃循财和人民行動黨的責任、使命與擔當。

從2011年大選年開始,建國後出生人口的比例超過建國前出生的“創業代”,意味着多數新加坡人不再因對當年開拓建設成就的高度認可而無條件地支援人民行動黨,而是把已有的繁榮與發展視為理所當然;把選票投給誰,看的是不同政黨對新出現的經濟、社會問題的應對,以及候選人的品格與作風。未來新加坡的穩定與發展,将取決于黃循财團隊能否争取到“新”新加坡人的支援,增強他們對人民行動黨的信任和信心。

2024年4月在宣布“交棒”給黃循财後,李顯龍表示這一決定“将確定作為我們制度标志的上司團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黃循财則說: “我們的體制基于連續性和漸進變革的原則運作”。黃循财個性沉穩、理性、随和,在決策過程中能夠廣泛采納來自各方的政策建議和意見。在他接任總理之後,将委任李顯龍為國務資政,新内閣雖有些小調整,但不會有大變動。但大選結束後,黃循财會改組内閣,引進青年才俊,實作經驗豐富的部長與能夠提供新視角的新成員之間的良好平衡。

2025年11月之前舉行的國會選舉是新加坡人民對黃循财認可與支援程度的一次具有關鍵意義的檢驗與衡量。為滿足新加坡人民尤其是年輕選民對政治多元化的需求,緩解群眾的“審美疲勞”,黃循财競選團隊将加強執政黨的包容性和應變能力,強調人民行動黨必須是所有新加坡人的黨,認可與尊重國會中反對黨議員對執政黨的制衡作用,不再加大力度宣傳人民行動黨作為新加坡“開拓的一代”在建國、經濟騰飛中取得的偉業豐功,也不再繼續以人民的“導師”與監護人自居,而是要樹立更親民、更廉潔、更加深入融入群眾中的政黨形象。與此同時,新政府還将在提高年輕人就業率,確定廣大中等階層和他們子女的生活不斷改善,社會最弱勢群體繼續得到照顧等方面提出新舉措,給新加坡人民帶來新願景、新希望,有效提升人民行動黨信任度與美譽度。

來源:“李文老師說”微信公衆号

作者:李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鄭欣楠: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所學生

編輯:胡梁

【聲明:本号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機關決策的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他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