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作者:紫星薇辰

作為與夏目漱石齊名的日本作家,森鷗外在日本文學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的美學理論、文藝批評思想都對近代日本文學産生了重大影響。

但這位天賦異禀的文學家卻并沒有把自己的心思全放在文學上,而是一度棄文從醫,走上了和魯迅先生截然相反的道路,成為了史上最讓日本人害怕的軍醫。

3萬多名日軍被他治死,日軍戰鬥力暴跌,就連明治天皇也間接被他害死……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森鷗外

想當作家的醫學生

從小,森鷗外就被所有人視為天才。

無論天才的标準是什麼,7歲就能讀四書五經,11歲考進大學預科班,這種表現都配得上天才之稱吧。

和當代許多中國孩子一樣,森鷗外的童年十分地“充實”,這都要歸功于他那望子成龍的父母。

森鷗外一家世代居住在津和野這座小城,是當地有名的典醫世家,森鷗外的父親還是當地藩主(相當于市長)的私人醫生。

在這樣的氛圍下,森鷗外的未來似乎是非常明晰的,子承父業,何樂而不為呢?

但母親覺得,光是當一名鄉野醫生算不了什麼,竟然一門心思地想要把兒子培養成全能型人才。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國學、醫術、漢學、算術……凡是認為有用的,全都一股腦地教給兒子。

沒想到,這個孩子還真的都能學會,甚至達到了7歲就能讀四書五經,背醫書,把很多成年人都不會的知識給掌握了。

後來,森鷗外全家搬去了東京。森鷗外的天賦随着年齡的成長并沒有荒廢,而是越發地讓人矚目。

11歲那年,他考進了東京醫學校醫學大學預科班,第二年成功入學大學(預科班中隻有不到一半的學生可以成功)。

大學班的同學年紀都比森鷗外至少大5歲,但他的表現卻一直不落下風,能夠和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正面競争。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森鷗外

等到19歲畢業時,森鷗外的成績是全系第8名。家裡人希望他未來去德國留學,是以森鷗外還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德語。不僅如此,為了讀懂漢方,森鷗外的漢語水準同樣出色。

1981年,剛畢業的森鷗外就進入了東京陸軍醫院,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醫。

在所有人看來,他的前途光明萬丈,未來遲早會是大人物。

但森鷗外卻志不在此,他其實并不喜歡軍隊,甚至也不怎麼愛醫學。他最大的興趣是寫作,俳句、落語都是他的最愛,比起枯燥乏味的醫學,他愛死了那些深沉有韻味的文字。

可惜,森鷗外的學習天賦太好,一不小心就成了天才軍醫。甚至不到半年,他就升職加薪,從軍醫副升為了本部付,這個速度超過了所有同期。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當時上面給森鷗外的任務是研究德國的衛生制度,讓他到時候寫一份報告。沒想到森鷗外研究能力超強,花了近一年時間,仔細研究了相關材料,竟然寫出了厚厚的12卷材料,把德國衛生制度從起源到改制,再到與日本衛生制度對比都寫得無比詳細。

政府認為這小子是個人才,決定派他去德國留學,當然學的肯定還是醫學。

沒想到,森鷗外一離開日本,就把學醫的事情給抛到了腦後。

他四處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與朋友看戲劇,研究歐洲的文學和美學藝術,每天都過得樂不思蜀。

在森鷗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堅定無比的打算,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當一名作家。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至于醫學,他幾乎已經沒有興趣了。但随後發生的一件事,卻讓他重拾了對醫學的部分熱情。

在柏林學習時,他和同學去拜訪了著名細菌學家科赫,上了一節生動形象的細菌學入門課。

從那以後,森鷗外就開始感受到細菌的威力,這些人眼不可見的小東西到處都是,人類又是如此地脆弱,難怪我這麼容易就生病了!

森鷗外堅定地把所有的疾病都歸因于細菌,從此就患上了嚴重的潔癖。

不停洗手、出門戴手套,不吃任何生冷食物(水果也要吃熱的),對細菌的恐懼後來還讓他犯下了一個大錯,導緻他在醫學界成了一個笑話……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奇怪的腳氣病

在德國留學期間,森鷗外雖然沒有寫出過多少研究著作,但本人卻不小心成了日本醫學界的名人。

原因就是他的身份和能力,作為公費留學生,又有一口流利的德語,森鷗外經常代表日本參加各種國際衛生會議并發表演講。

外國人都稱贊森鷗外年輕有為,誇他是日本醫學界的希望,這讓許多日本人臉上有光,森鷗外的名氣就這樣大了起來。

就連異國的姑娘也被森鷗外吸引——一名德國姑娘愛上了森鷗外,和他有了一段感情,甚至在森鷗外回國後也坐船跟随,想要嫁給他。

可森鷗外不僅不答應,還想方設法地逃避這位姑娘,最終姑娘傷心地離開了日本。這件事後來給了森鷗外無限的靈感,讓他改編成了《舞女》(另譯《舞姬》)一書,最終在文藝界一戰成名。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即使他在回國不久就當上了陸軍醫學院教官,但森鷗外的心裡始終隻有文學,他忙着翻譯西方的文學著作,介紹歐洲的美學理論,想着構思新的小說。

但沒有幾年,戰争的到來就讓森鷗外的生活發生了劇烈變化。

1894年,甲午戰争爆發,日軍前線迫切需要專業人才,醫護人才尤其缺乏。

在這種情況下,森鷗外憑借着優秀的身份、出色的“能力”被選中,成了陸軍省醫務局長,被授予中将軍銜。

眼看自己被國家如此看重,森鷗外自然也顧不得自己的文學創作了,決定一門心思地做好本職工作,造福千萬日軍。

恰好,日軍眼下就有一個困擾了多年的大難題,那就是該死的腳氣病。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所謂的腳氣病和腳氣不同,它是一種傳播較為廣泛的疾病。患者往往覺得身體輕浮無力,精神逐漸萎靡,食欲不振。

等發展到後期,患者雙腳開始出現浮腫,神經系統出現紊亂,最終伴随嘔吐、癱瘓、呼吸困難而痛苦死去。

長期以來,腳氣病在日本民間并不常見,隻是一種貴族才會得的富貴病。但自從19世紀以來,腳氣病逐漸蔓延開來,不僅貴族易得,民間也出現了不少患者,軍隊更是成了重災區。

甲午戰争期間,日軍有差不多4萬人得了腳氣病,有4000人因為腳氣病而死。

正是因為腳氣病的可怕,如何控制腳氣病,攻克這個世紀難題就成了森鷗外的任務。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在萬衆期待下,留學德國多年,連外國人都稱贊不已的森鷗外開始了對腳氣病的研究。

很快,森鷗外就得出了結論——一切都是細菌在作祟!

森鷗外發現,腳氣病這種頑疾似乎隻在亞洲國家流行,他在歐洲就沒怎麼見過。為什麼會這樣呢?很明顯,因為歐洲醫療科技發達,衛生環境好,是以細菌沒辦法傳播這種疾病。

就像自己,勤洗手、盡量避免與外人直接接觸,從來就沒有得過腳氣病。是以,腳氣病的幕後黑手一定就是細菌!

在找到罪魁禍首後,森鷗外就開始研制解藥。經過他的不懈努力,腳氣病的克星——木榴油丸正式問世。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森鷗外大力吹捧自己研發的新藥,聲稱隻要堅持服用,就能殺死導緻腳氣病的細菌。這種新藥先是配給了參加日俄戰争的陸軍戰士,為了保證效果,後勤足足準備了6億顆,當飯吃都夠了。

由于俄國當時被日本人稱為露西亞,木榴油丸也被日軍稱為“忠勇征露丸”,跟随着一批又一批日軍走向了戰場。

這場戰争果然打響了“忠勇征露丸”的名氣,打完仗以後大家發現它屁用沒有。

整個日俄戰争期間,陸軍死亡4萬7千人,而死于腳氣病的就超過了2萬7,比一半還多。

森鷗外也是以被質疑,有人甚至提出:

“如果此戰俄國人赢了,那森鷗外就是最大功臣。”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面對質疑,森鷗外不屑一顧,雖然他的醫術并不好,但嘴夠硬。當時整個日本醫學界的主流觀點和森鷗外一樣,認為腳氣病是細菌引起的,而且有專家(森鷗外)背書,是以沒多少人質疑。

森鷗外除了研制“忠勇征露丸”以外,還大力推崇消毒療法,日軍的衣食住行都要經過一遍又一遍的消毒程式。

按理說,有了如此嚴密科學的療法,腳氣病應該會不攻自破。可為什麼,腳氣病不見消失,反而更加肆虐了呢?

其實日本國内已經有不少人想到了原因,那就是腳氣病和細菌根本沒有關系!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一生的污點

在日本國内衆多的質疑者中,曾經留學英國的海軍軍醫高木兼寬是證據最為充足的一個。

高木兼寬同樣受命解決腳氣病問題,隻不過他研究的對象是日本海軍。當時日本海軍患腳氣病的也很多,接近三分之一的士兵都飽受困擾。

高木兼寬經過調查發現,凡是進行遠洋航行的艦隊,士兵患腳氣病的人數比例遠比近海艦隊的比例要高。

由此,高木兼寬猜測或許是飲食問題導緻了腳氣病的發作,于是,他申請進行了一組對照試驗。

兩艘相同人數的軍艦同時出發進行遠洋航行,其中一艘軍艦的日常配餐為大麥、魚肉、豆類等,另一艘則日常提供傳統和食(以大米飯為主)。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高木兼寬

結果,經過幾個月的遠洋航行,第一艘軍艦隻有14人患腳氣病,而第二艘的數字則超過160人。

高木兼寬由此都出結論,導緻腳氣病的根源是食物,是缺少蛋白質。

于是,高木兼寬建議在海軍食譜中加入大麥、牛奶、肉類等高蛋白食物。

高木兼寬的想法得到了海軍支援,此後海軍中患腳氣病的人數果然逐年下降。

有些人想把海軍的做法挪用到陸軍上,結果被森鷗外強烈拒絕。

森鷗外本人信奉“和食至上”,同時又堅信自己從德國學習到的細菌理論沒有問題,是以十分排斥高木兼寬的食物療法。

在森鷗外看來,高木兼寬的做法并沒有十足的科學依據,這和他在德國學習到的醫學理論并不符合。

是以,不管是誰建議更改食譜,他都不為所動。

直到甲午戰争結束後,森鷗外調任台灣陸軍局軍醫部長,他依然堅持不改食譜。結果3個月内,駐紮台灣的日軍有超過90%患了腳氣病,兩千多号人死亡。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眼見自己治下出現了如此嚴重的問題,森鷗外臉色一變,居然急匆匆地找借口辭掉了軍職,連夜趕回日本。

他的繼任者想要更改食譜,結果森鷗外依居然還從東京發來電報,不允許實行麥飯混食。

縱觀森鷗外的軍醫生涯,日本陸軍可謂是深受其害,有超過3萬人“死”在了他的手裡。

更可怕的是,當時的明治天皇也得了腳氣病,為他治病的醫學博士也十分推崇森鷗外,認為是細菌所緻,嚴重拖延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間接導緻了明治天皇的死亡。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多年後,人們終于發現了腳氣病的真相,既不是細菌的問題,也不是缺少蛋白質,而是缺乏維生素B1。

以前日本人食用的米飯都是大麥糙米飯,雖然不好吃但營養充足,人體不缺乏維生素B1。由于科技的進步,日本國内能吃上精米的家庭越來越多,長期食用精米,又不從其他管道攝入足量的維生素B1,就會導緻腳氣病。

日軍當時每天食用的都是精米,其他食材本身供應的就少,容易得腳氣病也就不是什麼怪事了。

而森鷗外由于本身并沒有仔細鑽研腳氣病産生的原因,加上自身的偏見和固執,以及醫術不精,最終導緻日軍數萬人死于腳氣病。

日本大文豪棄文從醫,一己之力治死3萬日軍,還順手把天皇治沒了

單純從文學成就上來說,森鷗外是日本文壇數一數二的大佬。但他并不是一個合格的醫學家,如果和魯迅一樣棄醫從文,那他的成就說不定會更上一層樓。

如今,每當提到腳氣病,日本人就會想到森鷗外,他已經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抗日奇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