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作者:拾器格物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紛繁的世間,人們向往一種雅緻的慢生活,這是許多人的向往之情。

詩文琴畫、清茶淡酒,或山間小聚、或庭前賞花、或街頭聞曲。

以簡約、閑适、智慧的态度和生活方式,感受雅緻生活的魅力。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這是對田園牧歌生活的精神追求,是對心靈深處清澈的向往。

歲月匆匆,唯有雅緻生活,才能慢下來。

雅緻生活在精神上有幾個特點,首先是簡約。

雅緻生活追求的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奢華的生活方式。

那種鋪張浪費、奢華無度的生活,那種追求物質豪華、權勢顯赫的所謂“成功”,在雅緻生活的眼中都不過是浮雲。雅緻生活更注重内在的精神修養和文化涵養。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其次是閑适。

閑适是一種優雅,是一種從容,是一種心境,更是一種智慧。

雅緻生活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靜與滿足,而不是外界的喧嚣與繁忙。它享受的是生活的充實,而不是物質的堆積;是歲月的安詳,而不是時間的匆忙。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最後是智慧。

雅緻生活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方式。擁有智慧的人,能夠高屋建瓴,卻又心平氣和;富有才華,卻又淡泊名利;在世俗中遊刃有餘,卻又不失初心。

他們能夠洞悉天地間的真理,能夠了解人生的意義,既不為困境所困,也不因榮耀而歡欣;在寂寞中不感孤獨,在孤單中不覺寂寞。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雅緻生活”是“閑愛孤雲淨愛僧”,

是“洗墨魚吞硯,烹茶鶴避煙”,

是“笑看風輕雲淡、閑聽花靜鳥喧”,

是“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哪礙野雲飛”,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是“琴撥幽靜處,茶煮溪橋邊,書約黃昏後,劍拔不平時”,

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高卧丘壑中,逃名塵世外”……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雅緻生活是中國人特有的生活哲學。

在一篇題為《中庸的哲學:子思》的文章中林語堂寫道:

“我們大家都是天生一半道家主義者和一半儒家主義者。……中國思想上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也能夠儲存原有快樂的本性的人。

這種中庸的精神在動作和不動作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其理想就是一個半有名半無名的人;在懶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付不起屋租,而有錢也不至可以完全不工作,或可以随心所欲地幫助朋友;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鋼琴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隻可以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的用處卻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隻夠排滿屋裡的壁爐架;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書也讀讀,可是不太用功;學識頗淵博,可是不成為專家;

——總而言之,我相信這種中等階級生活的理想,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同樣,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茶食》中也說:

“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這就是——“中國式雅緻生活”。

在林語堂先生和周作人先生的筆下,我們看到了對中庸之道的追求,對優雅生活的向往。

品味生活之美——雅緻境界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裡,人們趨之若鹜于功利與物質的追逐,卻忽略了心靈的滋養與精神的修煉。雅緻生活,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對内心深處的回歸。

是以,讓我們慢下來,品味生活的美好,感受心靈的甯靜,體味雅緻生活的真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