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閃存模組價格戰打響,中國大陸廠商做兩手準備

作者:半導體産業縱橫
閃存模組價格戰打響,中國大陸廠商做兩手準備

自2023下半年以來,全球NAND Flash(閃存)和模組市場開始進入回暖軌道,一直持續到現在。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市場還是有起伏的,特别是2024年第一季度,是傳統淡季,在消費類電子産品市場,NAND Flash和模組的價格戰依然在繼續,相對而言,企業級市場需求一直很堅挺,而且,市場競争也不像消費類電子市場那麼激烈,可提供企業級NAND Flash模組的企業要少很多,它們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

下面看一下自2023年7月以來,NAND Flash和模組的市場走勢。

2023年7月,NAND Flash價格觸底,開始反彈。當時,NAND Flash原廠(三星、SK海力士等)陸續以擴大減産規模的方式全力推動價格止跌回升。

2023年9月,下遊廠商開始補庫存,SSD模組出貨量持續回升,NAND Flash開始漲價。

2023年11月,NAND Flash迎來量價齊升的局面。SSD控制晶片總出貨量持續回升,其中,PCIe SSD控制晶片總出貨量同比增長近40%,創曆史同期新紀錄,NAND Flash整體存儲位元數總出貨量同比增長80%左右。

2024年1~4月,AI伺服器用NAND Flash的需求量增加,幾乎每個容量規格都有缺貨,報價持續上漲。在過去兩個月,漲價消息頻傳,例如,西部資料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信,并預期未來幾季NAND Flash晶片價格累計漲幅可能比目前報價高55%;三星已調升NAND Flash報價10%~20%,并決定在第二季度再調漲報價20%。

與AI伺服器相比,手機應用NAND Flash的需求增量較小,PC就更小了。

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PC和智能手機客戶的NAND Flash庫存持續攀升,對應産品如Client SSD、eMMC、UFS均價在過去半年左右的時間内已由低點反彈超過60%,但是,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場需求沒有能夠跟上供應量的增長,使得漲價勢頭減弱,最近,有的廠商甚至在降價搶單,特别是模組廠,為了降低庫存,開始以低于合約價的價格銷售NAND Flash Wafer。TrendForce認為,随着NAND Flash供應商仍計劃在下半年提高産能使用率,消費級NAND Flash産品的季度合約價将難上漲,整體NAND Flash季度合約價表現将會弱于企業級SSD。

01

閃存模組市場格局

全球範圍内,提供NAND Flash、控制晶片和閃存模組的企業有很多家,除了面向大宗産品市場的原廠(三星和SK海力士等),還有很多第三方模組廠商,此外,還有一些做控制晶片的IC設計公司也加入了模組供應商行列。

閃存模組可分為三大類:固态硬碟(SSD),應用于大容量存儲場景;嵌入式存儲,應用于電子移動終端低功耗場景;移動存儲,U盤、移動盤等,應用于便攜式存儲場景。

閃存模組由NAND Flash、主要晶片和DRAM顆粒(主要存在于中高端SSD)組成。

主要晶片用于調配資料在各個閃存顆粒的負荷,承擔整體資料中轉、連接配接閃存晶片和外部SATA接口。此外,主要晶片還負責糾錯、耗損平衡、壞塊映射、讀寫緩存、垃圾回收以及加密等一系列功能算法。

存在于中高端SSD的DRAM顆粒,可提高輸入/輸出性能和耐用性,用于臨時儲存從閃存讀取的資料、要寫入閃存的資料或位址映射表。為了節省成本,中低端SSD不配備DRAM顆粒,采用HMB(Host Memory Buffer,主機記憶體緩沖)技術和主機共享記憶體。

在NAND Flash市場,存儲原廠(三星和SK海力士等)主要聚焦于自主品牌的企業級或資料中心級SSD和嵌入式存儲産品(占NAND Flash市場85%以上),這些NAND Flash晶片大廠正在逐漸退出移動存儲(存儲卡、UFD等)市場(約占NAND Flash市場的10%)。模組廠則主要面向移動存儲市場,通過提升自身産品競争力,逐漸憑借差異化競争滲透到SSD和嵌入式存儲領域。

全球範圍内,存儲模組廠商包括:美國的金士頓、希捷和SMART,中國台灣的威剛、創見(Transcend)、PLEXTOR、宜鼎國際(innodisk),中國大陸的江波龍、朗科、佰維、大為創芯、铨興、時創意電子、嘉合勁威、億恒創源等。

作為閃存模組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晶片發揮着關鍵作用,相關廠商包括:美國的美滿電子(Marvell),中國台灣的慧榮科技、群聯電子,中國大陸的江波龍、瀾起科技、德明利、得一微電子、聯芸科技和國科微等。

02

中國大陸閃存模組廠商還需努力

以上,對過去半年的NAND Flash和閃存模組市場發展變化,以及全球廠商做了一個簡要的梳理,下面看一下中國大陸相關廠商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其競争力如何,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強。

5月10日,閃存模組控制晶片大廠群聯電子表示,多家中國大陸閃存模組和控制晶片廠商開始抛售低價庫存産品,引發市場關注,中國台灣廠商擔心握有高庫存的廠商恐無法再享有庫存漲價紅利,反而變成負擔。

5月13日,群聯電子再次表示,大陸廠商開始抛售低價庫存,主要是因為陸企産品附加值較低,第一季度又是傳統淡季,下遊系統廠商庫存充裕。對于這樣的市況,群聯電子表示,該公司有其它高端産品,無需跟進抛售,随着下半年傳統旺季到來,PC、手機市場逐漸回暖,陸系廠商低價庫存逐漸減少,加上存儲原廠受惠資料中心市場的強勁增長,會持續提升企業級閃存模組及相關晶片價格,那時,以群聯電子為代表的擁有大量低價庫存的廠商就能迎來良好商機。

對于目前的市況,威剛表示,該公司的庫存DRAM和NAND Flash晶片比例為6:4,且采購的時間與成本也不同,加上消費類電子規格在提升,威剛對市場持樂觀态度。據了解,該公司也有大量庫存,金額超過200億元新台币。

以上資訊反映出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閃存模組和相關晶片企業的發展情況,相對而言,中國台灣相關企業起步較早,技術積累和市場影響力更勝一籌。以群聯電子為例,該公司原本隻做閃存模組所需的主要晶片,後來,它成為了兼具設計模組和主要晶片的廠商,其采用的經營模式串聯了NAND Flash存儲行業的上中遊,以自研主要晶片為基礎,将其融入閃存模組産品中,服務行業中下遊客戶。

與模組廠商(江波龍、威剛等)和主要晶片廠商(慧榮科技、點序科技等)相比,将這兩項業務合為一身的廠商(群聯電子、德明利等),在保證資金和研發實力的情況下,具有以下優勢:

一、可利用模組業務提升營收水準,進而為晶片研發提供更多資金儲備,可以在完成技術疊代的同時,有效降低研發和經營費用率。

二、可通過自研的技術加成,降低模組産品成本,提升毛利率。此外,由于存儲原廠專注于存儲晶片設計和提升制程工藝水準,很多原廠不再自研主要晶片,具備主要晶片研發能力的模組廠有機會與原廠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進一步穩定上遊NAND Flash晶圓的擷取能力。以德明利為例,該公司2022年的毛利率(17.19%)遠高于江波龍、威剛等模組廠。

群聯電子之是以公開表示其不怕中國大陸廠商降價,就是因為該公司将利潤率最高的IC設計、銷售環節抓在了手中,獲利能力較高,同時,該公司也進行模組設計,成品組裝則由外包廠商完成。由于掌控了利潤率最高的環節,使其毛利率可維持在30%左右。在毛利率方面,中國大陸相關企業普遍較低。

03

中國大陸廠商的競争政策

在全球存儲器價值鍊金字塔中,處于最底層的模組廠商衆多,産品同質化凸出,市場競争也最為激烈。在這個細分市場,中國大陸廠商如何從紅海中殺出一條路呢?

随着市場競争的加劇和業務模式的先天瓶頸,傳統存儲模組廠的主流經營模式都面臨着難以突破20億美金營收的天花闆,需要在技術、産品、供應鍊整合、品牌以及商業模式等多個次元進行創新和轉型更新。

下面看一下中國大陸龍頭企業江波龍的政策。

據悉,江波龍專門負責閃存模組主要晶片研發的上海子公司慧憶微電子,已經開發出兩款晶片:eMMC5.1控制晶片WM6000和SD6.1控制晶片WM5000。據悉,該公司自研主要晶片并非為降低成本,而是為了通過主要晶片實作存儲産品的差異化,以提升與第一梯隊廠商競争的能力。例如,江波龍從IDM廠商購買存儲晶圓,最終開發出的存儲器産品就很難在價格上與IDM廠商競争,隻能通過定制化的封裝測試,或者在主要晶片上進行新功能開發和性能優化,進而提供更加符合終端客戶特定應用需求的差異化産品和服務。

江波龍也推出了數款不同容量的自研SLC NAND Flash晶片,均已實作量産,最大容量達到8Gb,主要服務于車規級、工規級客戶,與既有的産品線形成協同效應,增強了向客戶提供一體化存儲方案的能力。

此外,還需要提升自身的封測制造能力。江波龍已建構起自有的高端封裝測試與制造中心,實作從晶片設計、軟硬體設計、晶圓加工、封裝測試到生産制造等各個環節的研發封測一體化,提升存儲技術垂直整合實力。

除了江波龍,中國大陸其它幾家閃存模組廠商也在想辦法提升産品技術含量和毛利水準,在降價促銷的同時,也在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

04

向更高毛利率市場進發

目前,手機和PC用閃存模組市場競争太激烈了,是以,很多廠商在保證公司業務基本盤不出問題的情況下,積極向具有更高毛利率的閃存産品進發,特别是企業級應用市場,AI的火爆還将繼續,而能夠提供相應高性能閃存模組的廠商數量還是比較少的,這裡的商機非常誘人。

QLC SSD的普及是一個商機。

雖然消費類電子産品增量市場乏善可陳,但在存儲細分領域還是湧現出了一些增長的應用趨勢。存儲原廠正在推進QLC NAND Flash的疊代更新,進一步放大了QLC NAND的讀取優勢,與讀取密集型應用場景适配,例如,Solidigm正在積極擴大QLC NAND Flash應用,其最新192層QLC NAND Flash與第一代QLC相比,程式設計速度提升2.5倍,随機讀性能提升5倍,讀延遲降低1.5倍。随着更多原廠推出新一代QLC NAND Flash,QLC SSD将在消費類PC市場加速滲透。

随着北美CSP(雲服務提供商)大廠擴大存儲産品訂單,帶動企業級QLC SSD需求增長,TrendForce預估,2024全年,企業級QLC SSD出貨位元上看30EB,較2023年增長4倍。

TrendForce認為,QLC SSD在AI伺服器中用量增長有兩個原因:一、該産品的讀取速度塊;二、TCO(總體擁有成本)低。由于AI推理伺服器主要以讀取為主,資料寫入次數不如AI訓練型伺服器頻繁,與HDD相比,QLC SSD讀取速度更勝一籌,且容量已發展至64TB。

目前,通用型伺服器采用的HDD産品主流容量為20~24TB,而單個QLC SSD(64TB)産品比HDD省電,此外,QLC所需空間更少,可大幅降低TCO成本。AI訓練已成為重度電力消耗應用,節能将成為存儲産品的優先考量因素,是以,大容量企業級QLC SSD更是AI客戶尋求的理想方案。

再有,NAND Flash正朝着密度更大、機關成本更低、I/O性能更高的方向演進,這樣的發展趨勢,意味着NAND Flash對主要晶片性能的要求更高,需要主要對閃存進行更好的優化、糾錯、資源配置設定等管理,并支援更快的傳輸協定和接口速度,進而把NAND Flash的高性能徹底發揮出來。這為閃存模組主要晶片研發廠商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