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作者:坐景觀天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受令奔赴北韓戰場,開始幫助北韓抵禦美韓聯合國軍。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

中國人民志願軍憑借着極其頑強的意志,連戰連勝,迅速将美軍趕到了“三八線”以南,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聯合國軍”的傷亡超過了5萬人。

美國驚詫不已,他們實在想不通,才剛剛打完解放戰争,建國不久的中國,沒有高端裝備,一窮二白的中國,怎麼會有這樣的能力?

為了奪回在北韓戰場上的主動權,美軍中以五星上将麥克阿瑟為首的一批人,開始考慮将戰場擴大到中國領土上,甚至麥克阿瑟還上書要求美國政府下令,向中朝邊境扔原子彈。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麥克阿瑟】

因為這樣就能将中國和北韓分隔開,并且給中國巨大的打擊。

但是最後美國上層卻沒有采用這一政策,甚至後來美國軍隊在戰争中節節敗退,美國方面又多次考慮擴大戰火,可結果還是沒有實施對應計劃,還在1953年時草草退出了北韓戰場。

大家都明白,美國作為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要是使出所有手段對付中國的話,那麼中國必定遭受重創,但為什麼美國最後放棄了呢?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美國是首個擁核國家】

這就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了。

第一,美國不是不打敗仗,而是不打虧本的仗

美國這個國家建立了248年,不打仗的日子加起來都隻有16年,甚至可以說,美國排名世界第四的國土面積,和穩居世界第一的GDP,有一半都是靠“四處征戰”得來的。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美國領土擴張示意圖】

對于他們來說,戰争不是捍衛主權的手段(畢竟暫時沒有哪個國家會侵犯他們的主權),而是他們掙錢的途徑,尤其是二戰時期,美國靠各國的戰争,賺得盆滿缽滿。

二戰結束後,不管是北韓戰争、越南戰争、兩次海灣戰争,還是伊拉克戰争、科索沃戰争、阿富汗戰争等等,還有現在動不動就對其他國家進行的幾十、幾百項的制裁,美國的目的始終隻有一個:

擴大自己的影響,再從這些國家、地區“吸血”。

是以,美國打仗最注重的其實不是輸赢,而是

而美國搞出北韓戰争,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遏制蘇聯的發展,畢竟那時候,美蘇争霸才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戲。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美蘇争霸概念圖】

但美國最主要的“小弟們”,幾乎都在歐洲,也就是說,美國的重心其實是在歐洲的,如果在北韓戰場,也就是亞太地區投入太多的力量,勢必會削弱他們對歐洲的管控。

這樣來看,如果把花費大價錢的原子彈用到北韓戰争上,就算最後打赢了,也是虧本的,是以美國上層不願意幹這樣的“買賣”。

第二,美國的盟友不支援

前面說到,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很大,他們早就收納了許多的盟友。

再說美國不可能光讓自己下場參與北韓戰争,這種要流血的事情,自然盟友也得參與,于是美國一共拖了十幾個盟國下水,組成了“聯合國軍”。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北韓戰場上的“聯合國軍”】

但這也有個問題,就是進行重大決策時,必須要聽聽大衆意見。

如果美國招呼都不打一聲,或者把盟國的建議當耳旁風,那麼這樣的“大哥”再怎麼厲害,也很難獲得“小弟”們的尊重吧,到時候誰還會心甘情願任由美國“吸血”呢?

是以美國必須聽聽盟國們的想法。

而除了南韓和美國以外,剩下的英國、加拿大、澳洲、法國、紐西蘭等十幾個盟國,其中有很多國家實際上對中國都沒什麼太大的感覺,談不上多喜歡,也不覺得有什麼仇恨,自然也就不同意對中國展開核打擊。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核打擊概念圖】

畢竟蘇聯也是擁核國家,核武器就是美蘇對弈中的王炸,蘇聯對美國的回應是:“炸彈也可以用炸彈回敬。”

第三,麥克阿瑟已經不受控制

麥克阿瑟是美國的五星上将,或者說是美國的“明星将軍”。

他的軍事能力如何我們暫且不談,但他确實擁有極高的人氣,甚至他已經準備參加美國總統的競選了。

最重要的是,麥克阿瑟和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不屬于一個派别。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麥克阿瑟】

美國雖然從外部來看十分強大,但他們同樣内部争鬥很多。

杜魯門認為歐洲才是美國的重點,應該把勢力逐漸向西歐擴張,但是麥克阿瑟則認為,歐洲已經奄奄一息,亞太地區才是下一個競争重點,兩人因為不同的觀點,一直把關系鬧得很僵。

之後在北韓戰場上,麥克阿瑟更是不聽指揮,因為他出身西點軍校,自認為具有高超的指揮才能,誰知道在北韓,卻被他輕蔑地定義為“泥腿子”的彭老總追着打,這讓麥克阿瑟憤怒到喪失了理智。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在北韓戰場前線的彭德懷】

在美國上層對繼續推動北韓戰争存疑時,麥克阿瑟就已經不管不顧地帶着“聯合國軍”瘋狂開始戰鬥了。

最關鍵的一點是,麥克阿瑟對中國台海問題還十分關注,甚至還擅自涉入中國台灣問題,白宮方面的警告他也假裝聽不見。

這些種種,讓杜魯門難以接受,在後來的杜魯門回憶錄中,他就說:

“麥克阿瑟已經使我沒有選擇的餘地了,我再也不能容忍他的這種不服從上司的行為了。”
北韓戰争:美國多次想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為什麼最終放棄了?

【杜魯門回憶錄譯本】

于是借着兩次戰役失敗的借口,白宮方面把麥克阿瑟一撸到底,他想用核武器炸中國,将戰場擴大至中國境内的想法,自然也不會采用。

而對于北韓戰場上的“聯合國軍”,雖然有新的司令員及時接替麥克阿瑟的職務,但是臨陣換将是為兵家大忌,美國的士氣已經不行了。

打到最後,美國隻能灰溜溜的離開了北韓半島。

參考資料:

【1】展開時間線,帶你了解抗美援朝曆史!·中國軍網

【2】"美國考慮使用原子彈" 北韓戰争中的核陰影·央視網

【3】《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麥克阿瑟與杜魯門總統積怨已久 在北韓戰場被臨陣撤職·央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