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作者:東方今報

大象新聞記者 王礴舒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乍一看似乎挺平常的,不過先看看下面這些東西再說。要不是放在博物館,你會認出它們是實打實的文物嗎?

“戰國水杯”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戰國水晶杯 杭州博物館

戰國時就有玻璃杯了嗎?不,這比玻璃貴重多了,這是杭州博物館的戰國水晶杯。大陸古人的盛水容器大多是陶、瓷、青銅等,1990年出土的這件戰國水晶杯,經專家鑒定為水晶器物,當時就颠覆了人們對古代杯子的認知,放到現在相信也會讓不少人難以置信。大家不禁要問,當時人們已經能夠開采水晶、加工成現代樣式的杯子了嗎?那就看看下面的文物自己判斷吧。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春秋 水晶瑪瑙組佩 山東省博物館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戰國 水晶珠串 襄陽市博物館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秦 雲紋玉高足杯 西安博物院

“工地管件”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東漢 三管頭銅帳架 邯鄲市博物館

這是哪個工地上撿回來的管件?它叫東漢三管頭銅帳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帷幄”就是軍帳。像搭積木一樣搭帳篷,還能輕松放進“後備箱”,打開包裝,拿出構件,按照上面的标記,将木帳架和構件拼插組裝,這就是2000多年前,漢代人搭的“幄帳”。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打虎亭漢墓壁畫 帷幄圖 河南密縣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長方形幄帳複原效果圖

“拖拉機方向盤”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青銅太陽輪形器 三星堆博物館

雖然肯定不是方向盤,但是有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古代車輪,然而多數意見認為,這種形制的器物是“太陽形器”。它是常設在古蜀國神廟中的神器,或用于祭祀儀式,釘挂在某種物體之上,作為太陽之象征接受人們的頂禮膜拜。因為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許多重器如青銅大立人、青銅神樹及其他一些青銅重器上大量的各式太陽紋飾表明,“太陽崇拜”在三星堆古蜀國的宗教文化中頗為突出。由此可以推斷,在商代的古蜀國,很可能已有專門祭日的儀式,并且在古蜀國諸多祭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三星堆青銅器太陽圖像集錄

“食堂飯盤”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三國時期 越窯青瓷方格盒 浙江省博物館

此盤出土于三國時期朱然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鑒定表明,這個餐盒是用青瓷制成的。是不是覺得非常眼熟呢?這個餐盒被劃分了多個小網格,而且還配了一把勺子,這不就是咱們食堂裡打飯的飯盒嗎?從網格數量上看,除了四菜一湯,還得有兩個小菜,不得不說古人挺會生活。和它相似的還有這個: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東晉 青釉圓形槅 北京故宮博物院

你還覺得古人用“餐盤”吃飯很奇怪嗎?

“遊标卡尺”

如果不是放在博物館,你能認出這些都是文物嗎?

漢 青銅卡尺 揚州市博物館

沒有遊标,但确實是卡尺,來回左右移動便可以測量物件的長度。當年被發掘出之後,有專家就發出了“原來它在這”的感歎。原來,晚清學者吳大澄的《權衡度量實驗考》和容庚所編《秦漢金文錄》中,都曾記載過東漢時期王莽時代就曾出現過青銅卡尺。但一直缺少實際物證來證明。而這一文物的出現,完全印證了書中關于“王莽時期青銅卡尺存在”的記載。

怎麼樣?經過剛才一些小小的“研究”,是不是覺得這些文物也并不是那麼神秘?當我們試圖了解一個未知出土文物時,參考已知文物和曆史文獻是至關重要的途徑。而博物館在這其中發揮着關鍵作用,它猶如一座知識的殿堂,彙聚了衆多曆史的切片。在這裡,我們可以将文物之間進行細緻對比,探尋相似之處與差異,為解讀未知文物提供有力線索。

同時,博物館不僅僅是“炫文物”地方,它們的展品之間有諸多的内在聯系,為我們展示了考古專家在紮實的研究為前提下,各個文明、各種領域的故事。是以,多多前往各種類型的博物館,我們能避免孤立地去看待一個文物。衆多的文物彼此關聯、互相映照,能讓我們從更廣闊的視角去認識和了解它們,進而領略到曆史文化的深邃與豐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