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案例分析 | 道明竹編:非遺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清華管理評論
案例分析 | 道明竹編:非遺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導語

道明竹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曆經世代傳承創新和演繹升華,成為中國竹編文化裡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然而随着工業化産品的普及,道明竹編産品逐漸沒落,幾乎被市場以及當地人所遺忘。如今,在國家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以楊隆梅為首的新生代非遺傳承人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帶領道明竹編不斷跨界創新,将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完美結合,重新賦予新的文化内涵,探索出一條“政府搭台,企業唱戲,農戶參與”的非遺傳承保護與創新的特色路徑,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極具特色的文化資源,打造了非遺技藝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樣闆,為其他非遺項目的傳承創新和當地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經驗。

文 / 劉玉煥、餘唯君、尹珏林

在四川成都川西壩子、無根山、丘陵區與壩區的交接地帶,有一個小鎮,這裡氣候溫潤,多樣化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給予了植物良好的生存環境,尤其是千百年來,吸收了大自然的靈氣,竹如精靈般茂盛生長。居民依竹而居,以竹為器,世世代代以竹為生,處處呈現出“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戶戶編花篼”的祥和之景,這樣的美好之地,便是道明鎮。

據《華陽國志》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道明鎮村民就已經開始種竹和用竹了。穿越2000年時光,歲月更替,光陰流轉,勤勞智慧的道明人把竹做成框、籃等用具,使得竹真正成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也慢慢孕育了以立體竹編、瓷胎竹編為特色的“道明竹編”。道明竹編有平面、立體與瓷胎三種基本類型,工匠們以疏編、插、穿、削、鎖、釘、紮、套等基礎技法,讓一根根細膩的竹絲、竹篾條在他們的指尖跳躍形成形态豐富的各類竹産品。從古至今,道明所出産的竹制品都是川内竹制品一個響當當的招牌,不僅在古時曾作為貢品進貢,到了七八十年代,道明鎮更享有“川西竹編第一市場”的美稱。道明竹編技藝的曆代傳承給道明鎮賦予了極其深厚的文化資源,道明竹編于2014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随後道明鎮在2019年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然而,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塑膠制品、不鏽鋼制品等工業化産品的大規模普及,以編制産品包裝和日常生活産品為主的道明竹編銷售市場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道明竹編産品不僅面臨着制作辛苦但利潤越來越薄的發展困境,更是面臨着竹編技藝無人繼承的難題。從原來全鎮上幾千戶村民從事竹編工藝到現在竹編成為當地老人和婦女打發閑暇時間的活動,雖然享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美名,但道明竹編的沒落仍然成為了當地村民和政府心裡難以言說的痛。

怎麼辦?有沒有方法讓道明竹編這項曆史悠久的國家級非遺技藝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為當地的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文化資源?在當地政府苦苦探索的同時,一名90後女孩楊隆梅發現這項曆史重任竟也落在了她的肩上。

臨危受命:竹編世家的“90”後傳承人

在大家的印象中,從事傳統手工藝的大多是年紀較長的手藝人,年輕人鮮有涉足,而曾獲四川竹編技藝大賽一等獎,成都第三屆“百佳工匠”稱号的“90後”非遺傳承人楊隆梅卻帶領道明竹編人,拉開了竹編産業發展的序幕,讓世界看到了道明竹編人的年輕力量。

出生在崇州市道明鎮的楊隆梅成長于竹編世家,竹編是楊家的家族企業,起手于楊隆梅的爺爺,到她這兒已經是第三代。在祖父們的年代,道明人都是肩上挑着扁擔,走山訪水,将他們自己親手編織成的竹編制品賣到全國各地去,楊隆梅的爺爺就是從這樣的“扁擔郎”開始,白手起家,經營起家裡的行當。竹編對于楊隆梅而言,既是她童年的玩具也是她很好的玩伴,更是貫穿了她的生活。大學畢業後,民航服務科班出身的楊隆梅順理成章地進入到民航公司工作,和班裡的其他同學一樣,剛投身社會的她向往着廣闊的藍天,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對于家裡的竹編廠,楊隆梅隻是盡可能地幫襯,從未曾想過要回家繼承竹編事業。

然而,命運還是将楊隆梅推向了竹編。2013年,家裡突發大火幾乎燒毀了所有的裝置及竹編半成品,竹編廠遭受重大損失,看着日夜焦慮且年邁的父母,楊隆梅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和責任。于是,楊隆梅辭掉民航的工作回到家鄉,準備重新創業繼承道明竹編技藝并重振家裡的竹編廠。扛起道明竹編繼承大旗想起來很簡單,但真正着手去做,楊隆梅才意識到困難重重,一方面道明竹編主要以為農副産品提供竹制包裝為主,但手工編織的竹編包裝不僅成本高、利潤低,還陷入了難以被市場接受的發展困境;另一方面道明竹編手藝人流失嚴重,正面臨着無人繼承的尴尬境地。

楊隆梅意識到要想重新挖掘道明竹編的市場價值,竹編産品必須轉型跟市場重新接軌,可道明竹編轉型的核心是手藝人,去哪裡才能找到竹編手藝人呢?

抱團發展:農民合作社留住竹編手藝人

道明鎮曾有上萬人掌握道明竹編技藝,但很多竹編手藝人都是各自經營手工作坊,沒有形成團隊集體發展,也沒有人系統地梳理和總結道明竹編的典型編織技法和工藝流程。在經過多次排查情況以及與多位竹編手藝人交流後,楊隆梅意識到道明竹編的出路隻有轉型放手一搏,而轉型成功的關鍵在于能不能使竹編手藝人抱團發展,共同為道明竹編的傳承與創新出謀劃策。楊隆梅決定帶領鄉親們一起轉型,于2014年初依托爺爺創辦的擁有40多年曆史的崇州市繼軍竹制品廠成立了“道明竹編巧妹子專業合作社”,并且準備采用“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探索道明竹編的轉型更新之路。

道明竹編農民合作社成立後,楊隆梅系統梳理和拜訪了合作社幾百位手藝人,一方面對這些手藝人的竹編技藝進行摸底與分類,熟悉每位手藝人的技術特點和長項,比如誰擅長立體竹編,誰擅長平面竹編,誰擅長瓷胎竹編,以便在接到項目訂單後可以迅速找到合适的人完成工作;另一方面楊隆梅邀請技藝精湛的竹編老藝人舉辦竹編技藝教育訓練班,向合作社村民以及道明鎮各村村民免費提供竹編技術教育訓練,為竹編技藝培養更多的傳承人。為了能夠留住合作社的竹編手藝人,楊隆梅親自拜訪多家企業承接了數量巨大但利潤微薄的産品包裝業務。比如,合作社每年要為郫縣豆瓣制作超過30萬個竹編包裝制品,有上千位竹編手藝人參與其中,楊隆梅以企業名義定期向村民收購郫縣豆瓣包裝筐,為村民帶來持續的收入。事實上,楊隆梅企業本身并不能從這些産品中擷取太多的利潤,甚至在2020年疫情期間企業還虧本原價收購了農戶編制的産品。對于為什麼這麼做,楊隆梅說,“竹編的核心是人,郫縣豆瓣包裝盒的利潤非常微薄,但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在做,就是因為它的量很大,可以通過做這件事情帶動道明鎮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我想留住這些人”。

跨界創新:重塑竹編技藝的生命力

通過承接企業産品包裝業務的訂單能夠讓企業和合作社活下來,但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呢?楊隆梅強調說:“我發現,道明竹編如果想要真正地活下去,甚至像過去一樣引領潮流,需要從竹制品風格上去做出改變。”正當楊隆梅還在思索如何才能實作道明竹編技藝和産品的創新時,一個跨界創新的機會來了。

2015年起,道明鎮政府為了進一步提升打造道明竹編的傳承創新,與中央美術學院、上海美術學院等藝術設計機關進行合作,鼓勵藝術設計專業的老師和學生來道明鎮進行采訪考察,對道明竹編進行跨界創新。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新生代竹編手藝人的藝術感覺力和跨界創新能力,政府資助楊隆梅、丁知竹等新生代非遺傳承人到中央美術學院和上海美術學院等學校進行學習與提升。在學習期間,楊隆梅首次系統地了解了産品設計和創新的流程與方法。比如,楊隆梅觀察到設計專業的老師和學生在設計新産品時,會在前期使用者需求調查、中期産品設計讨論,最後産品投放市場的判斷等流程将使用者思維全面介入到産品創新與設計中。這些學習心得對于楊隆梅來說特别震撼,“以前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計,很少有人專門去調查目前的消費者喜歡什麼”。

更為震撼的是,楊隆梅感受到了現代設計的藝術魅力和價值。在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和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承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教育訓練計劃”竹藝研修班進修學習後,2017年上海設計周,楊隆梅與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章莉莉、東陽竹編非遺傳承人何紅兵共同完成了一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竹編萬花筒,當時驚豔了整個設計周。竹編萬花筒是由150片蕾絲般的手工竹編和50片彩色透片構成的絢爛竹編世界,集合中國12種經典竹編紋樣,每個單體子產品也是家居空間中的裝飾畫。楊隆梅回憶道,“那個裝置一下就火了,觀衆特别喜歡,當時我就覺得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真的是複興傳統手藝的有效方式”。

學成歸來的楊隆梅,對現代設計和傳統工藝的融合創新方面有了全新的認知,據她所說:“現代工藝需要傳統文化内涵來沉澱,才能成為經典,同樣的,傳統工藝也需要不斷更新疊代,才能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為了推動道明竹編的跨界創新,楊隆梅先對道明竹編傳統技藝進行梳理,發現道明竹編有30多種基本紋樣,300多種延伸紋樣,加上豐富多樣的技法和慈竹天然的韌性,可塑空間非常大。然後,楊隆梅與藝術設計類的師生緊密合作,嘗試在保留傳統編織技藝的同時,提高作品美感,做出真正能夠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東西。楊隆梅把竹絲變細,再在圈中放上一個貓眼,做成耳環或者項鍊,樣式十分新穎;又如呂國良教授的燈籠起底的編織方法,楊隆梅直接将起底的底子用相框裝裱起來,就成了一幅别緻的畫。通過一年多的摸索,楊隆梅帶領合作社成員創新出了镂空的竹燈,富有設計感的竹椅、竹凳,多層的竹制擺架,以及形态更美的耳環飾品、瓷胎竹編器具等一系列産品,讓道明竹編煥發了新生。

裝置藝術:放大竹編技藝的市場價值

通過跨界創新,楊隆梅驚奇地發現原來竹編可以與現代設計巧妙地結合起來,創造出符合現在年輕人審美的竹編産品,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和認可。但楊隆梅也發現即使竹編可以進行很多創新,但依然是一個小衆産品,沒有辦法像其他大衆産品那樣量化生産,大規模銷售,企業和合作社的農戶依然沒有辦法從竹編産品上獲得較多收入。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更好地展現竹編技藝的市場價值呢?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楊隆梅深受啟發,豁然開悟。

2016年,青城山六善酒店負責人突然造訪道明竹編,期望用竹編對六善酒店内部進行裝飾設計。雖然楊隆梅此前并未接觸過這樣的設計項目,但憑借不服輸、樂于學習的精神成功将道明竹編技藝嵌入到了青城山六善酒店的文化和自然環境中,完美展現了六善酒店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這次合作讓楊隆梅大開眼界,原來竹編除了用于日常的生活或裝飾用品,竟然還可以與現代室内設計或裝置藝術設計等多個領域進行跨界融合。隆梅敏銳地覺察到竹編藝術裝置産品既能展現道明竹編國家級非遺的文化内涵,又能帶給公衆很好的藝術感覺,這可能是道明竹編擷取市場價值的一個切實有效的途徑。

為了重點探索和開發竹編産品的裝置藝術,楊隆梅首先對竹編産品的制作工藝進行了梳理簡化,删去了傳統工藝的過度精細化,去繁就簡,實作了可組裝、半規模化和半流水線的生産模式,通過在工廠把原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然後把半成品再根據客戶需求進行手工編制。其次,楊隆梅建立了融合竹編非遺傳承人、外部設計師、項目需求方等多個主體的道明竹編設計團隊,根據客戶的需求,把道明竹編的立體竹編技藝與公園藝術裝置、田園園藝裝置、特色室内裝修(酒店、民宿)等多領域的産品訴求相結合,創造出多樣化的竹編藝術産品,拓寬道明竹編的應用場景。

從2017年起,楊隆梅團隊陸續承接了揚州園藝博覽會、北京延慶世園會、成都三岔湖、天府綠道錦城湖公園、重慶萬科翡翠公園、龍泉山成都之眼、崇州油菜花節、崇州無根山遊客中心、成都太古裡至合江亭街道等一系列的竹編藝術裝置項目。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楊隆梅和團隊為港珠澳大灣區的深圳花展設計的道明竹編與花藝景觀結合的裝置藝術項目獲得了金獎(見圖1)。據楊隆梅介紹,深圳花展竹編裝置的造型靈感來自成都市花芙蓉花的花瓣以及連綿起伏的龍泉山脈,中心水景則表達了成都“水潤天府”的盛景,太陽神鳥标志和現代城市剪影,分别代表了成都悠久的曆史與目前公園城市的建設成果,在竹藝裝置上方,爬牆熊貓正回味着成都的過去和關注着成都的發展,手拿火炬的熊貓“蓉寶”代表成都即将舉辦的“2021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案例分析 | 道明竹編:非遺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賦能鄉村:非遺助力鄉村振興

随着道明竹編逐漸被市場重新接受,崇州市政府和道明鎮黨委決定打造一個以突出道明竹編非遺文化和“川西林盤”特色居住形态的竹藝村。所謂川西林盤,就是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區農家院落和周邊喬木、竹林、河流及外圍耕地等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形成的農村居住環境形态。道明鎮黨委書記說到:“道明鎮不僅有國家級非遺竹編,還靠近無根山,附近還有一條旅遊環線‘重慶路’,每年三月油菜花開的季節,會吸引無數遊人前往,而且此處林盤保護得很好,沒有過度開發。”為了能夠充分融合道明鎮的自然資源和非遺資源,當地政府和崇州文旅集團決定一起重點打造楊隆梅竹編合作社所在的龍黃村。

先從哪裡入手打造鄉村呢?當地政府邀請崇州文旅集團以及龍黃村村民共同商讨龍黃村的鄉村振興方案,經過多次溝通讨論最後決定将道明竹編與民宿設計、空間裝置藝術結合起來,先打造出一個以竹編為特色的民宿項目,以試探市場的反應。2018年初,道明鎮政府邀請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設計團隊全面調研道明竹編及龍黃村周邊川西林盤情況,并與楊隆梅合作社竹編手藝人合作,共同打造出一個極具川西特色的鄉村民宿“竹裡”(見圖2)。“竹裡”其名取自陸遊任蜀州(今崇州)通判時造訪道明的白塔禅院寫下的《太平時·竹裡房栊一徑深》中的詞句:“竹裡房栊一徑深。靜愔愔。” 整個建築大量運用了原木、竹藝和落地玻璃窗,室内室外設計均呼應着道明竹編的竹文化,青瓦屋面呈環形,代表着融合與無限,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案例分析 | 道明竹編:非遺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竹裡民宿建設的初衷就是為道明竹編提供一個傳播和交流的平台,讓竹編工藝賦能鄉村旅遊。不負衆望,竹裡一炮而紅,無數遊客慕名前來道明鎮,欣賞這個在鄉郊田野上盤旋着的青瓦房,龍黃村搖身一變成為“道明竹藝村”,不僅被全國所熟知,還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向世界傳遞着中國村落之美。

竹裡項目的火爆給了道明鎮政府、文旅集團以及楊隆梅合作社衆多竹編手藝人和村民充足的信心,他們開始重點打造竹藝術村。政府和崇州文旅集團負責竹藝村的川西林盤生态修複與保護、川西民居統一規劃與調整、以及當地基礎設施和竹編裝置藝術的完善,不僅打造出極具川西林盤特色的竹藝村居住環境,更是結合當地油菜花種植基地打造出以“春賞油菜花,夏種秋收水稻”的自然景觀。另外,為了真正提升道明竹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市場吸引力,當地政府于2018年和中央美術學院聯合成立了四川成都傳統工藝工作站,從“培、駐、引、宣、轉”五個方面提升本地村民素質,引導竹編業态發展,逐漸形成社會群體、本地居民與當地政府互相合作的模式。同時,開展“雙育雙培”,讓手藝人和學院學生共同成長,推動竹編技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創新。憑借政府和美術學院搭建的非遺創新平台,楊隆梅、丁知竹、紅梅等一批新生代傳承人進駐到竹藝村,對道明竹編進行持續的跨界創新與更新,建立了道明竹編展覽館、體驗館,為當地旅遊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非遺竹編體驗活動,為竹藝村的鄉村振興注入了非遺文化的魅力。

為了增加遊客的深度體驗感,在非遺文化體驗的基礎上,崇州文旅集團先自營了一些餐飲和文創活動,比如為遊客打造了來去酒館、大樹咖啡、傳統生活美學小館、美術展覽館,民宿,自然研學營地等業态。随着竹藝村遊客的增多,當地村民積極性大增,不少村民開始自發創業,打造了鄉村民宿、農家樂、小酒館、蠟染體驗等多種文化體驗活動,為鄉村旅遊注入了多元化的産業。除了當地村民,竹藝村還吸引到不少外地創業者,2018年4月,中國青年詩人、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馬嘶在道明竹藝村開設了一家“三徑書院”,書院有着濃厚的川西民居特色,镂空的青磚圍牆,古樸而雅緻;在成都工作多年喜歡手工藝的年輕人馮玮也來到竹藝村打造了“遵生小院”——緻力于“複興傳統文化中的生活美學,傳播健康有趣生活方式”的民俗手工生活體驗館。

目前的竹藝村已經劃分了“野奢酒店·禅院食府”區、民俗民宿區、竹藝工坊區、大地藝術區,建立共享生活第五空間、國際工作營地,逐漸探索出了一條“非遺文化+文創基地+鄉村旅遊”的模式,不斷推動着竹編産業和文旅産業的融合發展。

未來可期:一切正在路上

在楊隆梅的苦心經營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道明竹編從十多年前幾乎被消費者遺忘的傳統非遺技藝,成功轉變為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并能帶動當地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對于道明竹編未來的發展,楊隆梅清晰意識到竹編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是竹藝村實作鄉村振興的關鍵點,然而非遺傳承與創新還面臨很多問題。

老手藝人們的手藝是否能夠薪火相傳?是否有年輕人願意挑起重擔?對于道明竹編目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楊隆梅有擔憂,但也有信心。她看得很清楚,也深信隻要堅持竹編行業的産業化,竹編的市場就會越來越大,就業回報也會越來越高,年輕人就會自願投身到這項事業中,竹藝村鄉村振興的未來也就會越來越美好。

關于作者 | 劉玉煥: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餘唯君: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所學生;

尹珏林:中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 | 高菁陽([email protected]

案例分析 | 道明竹編:非遺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案例分析 | 道明竹編:非遺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清華管理評論》聯系方式

訂閱、廣告及商務合作

010-62788163

[email protected]

案例分析 | 道明竹編:非遺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