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作者:魯政委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點心債,恒生指數,港彙,離岸人民币

債市:中美利差走擴背景下4月中資美元債發行偏淡,投資級闆塊價格延續承壓、高收益闆塊連續6個月上漲;4月下旬以來多項地産政策利好料繼續支援地産美元債表現。4月離岸人民币債券發行規模自前月高位回落,月内城投主體發行成本上升。3月債券通“北向通”交易量活躍度提升,境外機構在内地銀行間市場債券托管規模延續增加,“南向通”托管餘額創9個月新高。

股市:4月中國證監會釋出《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分别針對陸港通下的ETF通、REITs、港币-人民币雙櫃台,中港基金互認以及赴港IPO,有望為滬深港通注入資金活力,帶動港股一級市場回暖。月内海外資金再平衡背景下港股步入技術性牛市、漲幅領先全球主要股指;港股估值明顯修複,長線資金回流仍視内地基本面改善及政策發力。

外彙:強美元背景下港彙月内在7.82-7.84區間波動、而港股資金需求提供支援。3月離岸人民币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香港RTGS系統離岸人民币清算額創曆史新高。月内離岸人民币匯率整體承壓、月末轉升,在-離岸匯率倒挂幅度收窄。4月離岸人民币流動性整體收緊、CNH Hibor先升後降。短期看,在中間價不顯著調整的前提下,美元兌人民币料将繼續維持窄幅低波動;離岸人民币匯率受到CNH Hibor等逆周期工具的影響,預計緩慢釋放壓力。

宏觀形勢回顧

中國香港經濟保持增長勢頭、貨品出口拉動力增強。香港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2.7%,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4.3%,但連續5個季度正增長;按季環比升幅加大至2.3%,連續3個季度正增長。分項看,香港第一季度私人消費開支同比升1%,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3.5%;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同比僅升0.3%(前值+17.5%)。服務輸出同比升8.1%(前值+21.2%);貨品出口總額同比升幅則由2.8%加快至6.7%。

3月香港住宅樓價轉升、負資産按揭宗數創近20年新高。樓價維持低位背景下,截至第一季度末,香港負資産住宅按揭貸款宗數突破30000宗,按季環比、同比分别增加27.5%、400%。負資産住宅按揭貸款涉及的金額由2023年年末的1313億港元,增加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1653億港元。同時,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産住宅按揭貸款比率由2023年年末的0.03%上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0.06%。3月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05.7點,環比升逾1%、結束10個月連跌。後續看,目前香港樓市一手樓盤貨尾積壓,開發商繼續以低價政策推售新盤,使二手樓價受壓而保持偏軟,住宅樓價短期内預計難以顯著回升、上半年本地樓市或呈“價穩量升”走勢,負資産宗數于下半年有望高位回落。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一、債市

1.1 中資美元債

1.1.1 一級市場

中美利差走擴背景下4月中資美元債發行偏淡、地産債錄得零發行。月内中資美元債發行總規模約38.5億美元,環比收縮74.3%,同比擴大58.3%。分行業看,在3月奧園、中梁集團的債務重組發行超100億美元後,4月地産債回落至零發行;金融債發行約15.1億美元,同比、環比分别變動+110.9%、-40.4%;城投美元債發行規模同比擴大130.9%至12.58億美元。未來3個月中資美元債整體到期壓力仍大。4月中資美元債到期償還規模為196.3億美元,同比、環比分别增加40.4%、18.5%;未來3個月預計将有約507.2億美元債到期(不考慮提前償還),其中地産和金融類闆塊的美元債償債壓力較大。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1.1.2 二級市場

中資美元債二級市場走勢分化、高收益闆塊連續6個月上漲。4月美聯儲降息時點預期進一步延後,美元指數及美債收益率維持強勢、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創4.73%的高位,拖累投資級中資美元債表現。内地第一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主要基本面資料表現平穩;地産方面,自3月穆迪下調萬科信用負面消息以來,4月萬科發行人評級再度被标普、穆迪下調;5月初萬科宣布七折轉讓深圳灣總部低級地塊。此外,綠地、龍湖及中海外等房企信用評級亦被下調。4月下旬以來,成都、北京、天津、深圳等地陸續優化限購政策,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政策利好繼續提振高收益地産美元債表現。

月内Markit iBoxx中資美元債整體回報指數跌約0.4%,投資級、高收益級指數分别累計變動-0.6%、+0.9%。5月以來,美國最新非農就業、ISM PMI等經濟資料不及預期,CPI回落,美聯儲5月議息會議暗示年内降息仍是大機率事件,降息預期有所回升;内地核心城市樓市政策有望繼續發力,料支撐高收益闆塊表現。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1.2 離岸人民币債券

4月離岸人民币債券[1]發行規模自前月高位回落。根據Bloomberg資料,月内共有104隻離岸人民币債券(排除存單)發行,融資規模共計365.9億元(人民币,本節下同),環比、同比分别變動-57.2%、+32.9%。其中,企業債主體發行規模達254.9億元,自前月的曆史高位回落。

政府債方面,4月發行主體主要集中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開發銀行,期限以3年為主。企業債方面,4月金融債發行規模達116.6億元、占比33%;月内共有9家城投主體發行離岸人民币債券、環比減少12隻,融資規模共計53.9億元、環比回落50%;月内城投發行主體融資成本提升,平均期限為2.88年、權重平均票息為5.34%(2024年3月城投主體發行平均期限為2.7年、平均票息為4.74%)。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截至4月底,存量離岸人民币債券流通規模共計11412.1億元。4月内10年期美債收益率觸及半年新高、中美利差倒挂幅度走闊,月末以來收窄;香港市場離岸人民币流動性整體充裕,點心債發行預計将繼續對發行人具有低成本的吸引力。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1.3 “債券通”運作情況

3月債券通“北向通”交易量活躍度提升,境外機構在内地銀行間市場債券托管規模延續增加。2024年3月境外機構在内地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現券交易量達1.86萬億元(人民币,本節下同)、日均交易量約為885億元,環比分别增加46.5%、25.5%,同比分别增長31%、43.4%。3月債券通“北向通”成交由2月的6775億元增長49.2%至10105億元,日均成交量481億元、環比增加27.9%。按債券種類看,3月同業存單交易占比由18%增至20%。截至2024年3月末境外機構在内地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托管餘額接近4萬億元、創2022年1月以來的新高,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比重為2.9%。債券“北向通”托管量則環比減少2.3%至7372億元、占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18.4%。截至2024年2月末,共有1129(環比+1,下同)家境外機構主體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其中560(+4)家通過直接投資管道入市,823家(+0)通過“債券通”管道入市,254家(+3)同時通過兩個管道入市。

債券“南向通”托管餘額創9個月新高。根據上清所資料,截至2024年3月末,通過互聯互通模式托管“南向通”債券數量環比增加45隻至779隻,托管餘額為4196.2億元、環比增加5.4%,為2023年6月以來最高,占上清所托管債券總餘額的比重為1.14%。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二、股市

2.1 港股表現回顧

2.1.1 互聯互通政策亮點

4月12日,中國證監會釋出《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以進一步拓展滬深港通機制、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相關措施有望進一步豐富兩地投資者的選擇,吸引更多國際資管機構赴港發行産品,為港股資産端帶來增量,并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具體來看:

一是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産品範圍。其中,滬股通納入内地ETF的規模門檻從此前的“過去6個月日均資産規模不低于15億人民币”,調整為“不低于5億人民币”;相應地,港股通納入的ETF規模門檻從此前的不低于17億港元,調整為不低于5.5億港元;同時,相關内地(香港)ETF所跟蹤的指數成分中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上市股票權重占比,由此前的不低于90%調低至不低于60%。相關擴容工作将于3個月内完成。

自2022年7月ETF納入滬深港通标的以來,合資格ETF數量已由首批87隻(陸股通83隻、港股通4隻)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149隻(陸股通141隻、港股通8隻);期間,南向ETF累計成交額約8239億港元、北向累計成成交約2044億人民币。據特區政府估算,本次擴容将令合資格ETF産品數量增加逾70%;有助于進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資者通過被動投資方式配置内地及香港資本市場。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二是将REITs納入滬深港通。此前,特區政府《2024-25年度财政預算案》中提出将豁免REITs機關轉讓和期權莊家證券經銷業務收取的印花稅,以吸引更多REITs發行人和資金。截至4月末,滬深交易所的REITs産品共36隻、收盤總市值約為1061億元人民币,港交所的REITs産品共11隻、月末收盤總市值約為1322億港元。後續,REITs産品進入滬深港通有望提升對兩地市場分紅類投資者的吸引力。

三是支援人民币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港交所于2023年6月推出“港元─人民币雙櫃台模式”,投資者可分别以港元和人民币兩個币種進行買賣和結算。對比此前雙櫃台模式僅面向港交所投資者,本次調整後,内地投資者将可以通過港股通管道直接購買人民币櫃台計價的港股通标的。截至目前,共有24隻港股開通雙櫃台交易[2],但相關個股的人民币櫃台成交額不足其港币成交額的1%。同時,京東、百度、阿裡作為在港第二上市的科網龍頭股,目前暫未直接納入港股通、但已經開通雙櫃台交易;後續該措施的落地,将标志着二次上市公司首次被間接納入港股通标的,有助于節省南向投資者在交易、獲得分紅的彙兌成本,中長期更多個股的納入亦有望提振港股成交活力。

四是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新規拟“推動适度放寬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并允許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與管理人同集團的海外資産管理機構,解除了此前不允許香港以外營運的投資機構獲得投資管理職能的限制。目前,香港互認基金注冊共有117支、内地互認基金注冊僅48支(另有6隻處于審批流程),成交亦呈現“南熱北冷”:截至2024年3月底,香港發行的互認基金累計淨銷售額約為256億人民币,内地互認基金僅9.7億人民币。相關措施的落地有望拓寬兩地投資者配置資産管道、豐富投資者多元化投資需求,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資産管理中心地位。

五是支援内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受宏觀經濟和二級市場波動影響,近年來港股IPO表現偏淡。2023年港交所IPO上市公司數目、募資金額同比分别回落21.3%、58.4%,以中小型新股為主。2024年第一季度港交所集資規模跌至全球第十。相關措施的推出有望進一步支援内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展現了對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援。

2.1.2 一級市場

4月港股一級市場發行活動回暖、茶百道發行帶動募資金額環比增加。月内共有3隻新股上市,集資淨額共計28.2億港元、環比增加41.7%。4月上市新股中,茶百道募資淨額為24.6億港元、為2024年以來港股規模最大的IPO;而月内發行新股首日均破發。4月以來共有26家公司向港交所送出上市申請,截至5月3日,港交所進行中的主機闆、GEM闆塊上市申請有約97隻、其中超過90%為内地企業,港股新股儲備進一步擴大。後續看,政策支援下内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意願仍較強,恒指估值修複,有望進一步提振港股IPO市場轉暖。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2.1.3 二級市場

4月港股步入技術性牛市、漲幅領先于全球主要股指。一方面,資金面改善是港股近期上漲的主要動能。4月美國公布的經濟資料整體維持韌性、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時點再度延後;疊加地緣局勢不确定性仍高,多因素影響下美股波動走低。同時,3月日央行貨币轉向落地,但後續進一步加息機率降低,加劇了日股高位下調及日元貶值。海外資金再平衡背景下,美、日股票吸引力有所下降,港股估值低位優勢則進一步顯現、吸引外資流入。另一方面,港股上升亦受到互聯互通“五項措施”利好政策支援,内地4月PMI維持擴張區間;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政策積極信号,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進一步優化住房政策。

股指表現方面,4月上中旬,港股維持窄幅震蕩,但從4月22日起開啟強勢反彈、4月末創下2011年10月以來最大單周升幅。月末恒生指數收報17763.03點,月内累計大漲7.4%、恒生科技4月累計上漲6.4%。5月初,恒指進一步上行突破18000點大關。港股各主要闆塊月内均錄得升幅,資訊科技(10.3%)、金融(9.1%)和能源(8.7%)闆塊領漲。月内港股成交延續活躍,主機闆日均成交額環比擴大約1%至1122.5億港元。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2.2 投資者情緒

4月港股通南向資金維持淨流入、北向淨流入環比收縮。4月港股通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規模為803.6億港元(3月為859.5億港元);從活躍成交股來看,南向資金主要流向金融、科技闆塊。月内陸股通北向資金淨流入環比減少72.6%至60.2億人民币。港股估值近期明顯修複、但仍處于曆史較低水準,AH股溢價回落。4月底恒指滾動市盈率(P/E TTM)收報9.06、位于10年曆史19.5%分位;随着港股估值修複,港股通AH股溢價指數4月後半段進一步回落,5月初回落至2020年-2022年的均值下方。

後續看,美國經濟韌性較強、美聯儲降息節奏存在不确定性,仍掣肘港股資金動能修複,港股整體行情仍待内地基本面及企業盈利全面回升來驅動。結合估值名額來看,中長期港股底部配置的成本效益仍然較高。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三、外彙

3.1 港元市場

3.1.1 港元利率

月内港元流動性維持均衡偏寬松。4月初銀行體系季結過後,港元流動性整體趨于寬松,月内前半段港元短期拆息下行、隔夜、1個月及3個月Hibor均觸及2023年9月以來低位,月底有所回升;截至4月末,隔夜、1個月、3個月港元Hibor分别收報5.25%、4.3%、4.56%,較上月末分别變動+25.38bp、-50.16bp、-16.43bp。4月初及月内後半段,香港金管局多次應銀行資金需求、通過貼現窗操作投放港元流動性,4月内累計拆出21.24億港元隔夜資金;5月以來,金管局進一步通過貼現窗釋放10億港元。美港息差随着港元利率回落而階段性擴大。截至4月底,1個月Libor-Hibor息差報113.4bp、較前月末擴大48.9bp。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3.1.2 港彙走勢

強美元背景下港彙月内在7.82-7.84區間波動、港股資金需求提供支撐。4月内美國通脹資料、美聯儲鷹派表态再度令降息預期延後,地緣沖突局勢推升避險情緒,美元指數4月一度突破106關口、非美貨币普遍承壓。月末以來,美國最新非農資料弱于預期、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年内仍将降息的信号,令美元指數回落;同時,港股開啟技術性反彈、吸引資金流入并支援港元匯率。USDHKD月内圍繞7.8307的中樞波動,月末報7.8211、港元較3月末相應走強0.06%。短期看,市場仍定價美聯儲年内降息,但美國基本面資料仍具韌性、地緣局勢不确定性等因素料支撐美元指數延續偏強波動;但港股吸引資金流入、港股企業派息以及樓市成交延續回暖等因素支援下,港彙壓力料整體漸弱。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3.2 離岸人民币市場

3.2.1 離岸人民币資金池

3月離岸人民币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香港RTGS系統離岸人民币清算額創曆史新高。截至3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總額為9447億元(人民币,本節下同),環比增長約2%、同比仍擴大約19%。3月與跨境貿易結算有關的人民币彙款總額環比增加17.3%至12484億元、同比升31.5%。3月香港人民币RTGS系統[3]清算額為65.2萬億元,同比、環比分别增長79.5%、26.1%;最新4月資料小幅回落。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3.2.2 離岸人民币匯率

4月離岸人民币匯率整體承壓、月末回升,在-離岸匯率倒挂幅度收窄。月内美元指數偏強、施壓非美貨币,人民銀行表示貨币政策仍有空間,人民币匯率月内整體承壓,4月下旬USDCNH一度觸及7.27。月内後半段美國公布弱于預期的PMI資料、非農就業資料,美聯儲釋放偏鴿信号,美元流動性緊張預期有所緩和、美元指數高位回落;4月末USDCNH收于7.2510,月内離岸人民币累計走強0.05%(3月累計走弱0.68%)。4月後半段以來在-離岸人民币彙差倒挂幅度整體收窄。短期看,在中間價不顯著調整的前提下,美元兌人民币料将繼續維持窄幅低波動;離岸人民币匯率受到CNH Hibor等逆周期工具的影響,預計緩慢釋放壓力。同時,内地第一季度GDP增速超預期,最新出口PMI資料均顯示複蘇動能,疊加4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政策利好,多個一線城市地産支援政策加碼等,有望提振投資者信心、支援人民币資金需求。

4月主要期限人民币遠期NDF轉升。月内,1個月、3個月、1年期美元兌人民币無本金交割遠期(USDCNY NDF)匯率分别圍繞7.0717、7.0812、7.0092的中樞波動,隐含人民币匯率分别較前月中樞走強0.65%、0.43%、0.16%。衍生品市場,美元兌離岸人民币掉期點整體延續下行、月末回升。月内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觸及半年新高,美元兌在岸、離岸人民币掉期點均較前月繼續下行。4月,1年期USDCNY掉期點圍繞-2785.3pips的中樞波動,較3月中樞下行約136pips;1年期USDCNH掉期點數圍繞-1595.5pips的中樞波動,較前月中樞上行約177.6pips。4月,港交所USD/CNH期貨标準合約成交量約177萬張、環比增加7.1%(3月環比+24.4%);月底未平倉合約3.48萬張,環比減少約4.9%(3月環比-1%);價格方面,月内港交所USD/CNH期貨結算均價為7.248,環比下降0.77%(3月均價降0.03%)。月内,港交所USD/CNH期權合約成交環比減少46.75%至82張,月底未平倉合約344張、環比增加13.9%,其中買入期權(call)未平倉量環比增加1.2%,賣出期權(put)未平倉量環比增加63.9%。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3.2.3 離岸人民币利率

4月離岸人民币流動性整體收緊、CNH Hibor先升後降。月内,1周、1個月和1年期CNH Hibor均觸及2023年9月以來最高水準,分别圍繞4.53%、4.39%、3.41%的中樞波動,分别較前月上行137bp、114.7bp、30.9bp;4月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動資金安排日均使用額度共計102.45億元(每日總額度580億元),較3月增加10.2%、為今年以來最高性。4月境内流動性整體充裕,離-在岸人民币利差整體走擴,1周、1個月和1年期CNH Hibor-Shibor月内均值分别為267.5bp、236.8bp、123.8bp,分别較前月均值走擴138.4bp、123.6bp、40.3bp。月内港元流動性整體偏寬松而CNH流動新收緊,CNH Hibor-HKD Hibor倒挂幅度進一步收窄,隔夜、1個月及3個月利差月内一度轉正。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注:

[1]排除同業存單的廣義離岸人民币債券,除在中國香港發行的狹義點心債外,還包括在中國台灣、新加坡、盧森堡、中國澳門等地發行或上市交易的離岸人民币債券,以及在内地自貿區發行的離岸人民币債券(“明珠債”)。

[2]開通“港币-人民币雙櫃台”的股票為:恒生銀行、新鴻基地産、商湯-W、吉利汽車、華潤啤酒、香港交易所、騰訊控股、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移動、聯想集團、快手-W、比亞迪股份、友邦保險、小米集團-W、安踏體育、中國平安、李甯、長城汽車、中銀香港、美團-W、京東健康、京東集團-SW、百度集團-SW、阿裡巴巴-SW。

[3]人民币RTGS系統(又稱人民币結算所自動轉帳系統,CHATS系統)由中國銀行(香港)擔任清算行,清算行在人民銀行設有交收帳戶,并為中國國家現代化支付系統的成員。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免 責 聲 明

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簡稱“興業研究公司”)提供,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均根據國際和行業通行準則,并以合法管道獲得,但不保證報告所述資訊的準确性及完整性,報告閱讀者也不應自認該資訊是準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賴。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均反映本報告初次公開釋出時的判斷,我司有權随時補充、更正和修訂有關資訊,但不保證及時釋出。本報告内容僅供報告閱讀者參考,一切商業決策均将由報告閱讀者綜合各方資訊後自行作出,對于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導緻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後果,我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相關研判是基于研究員本人的知識和傾向所做出的,應視為研究員的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所在機構。我司可根據客觀情況或不同資料來源或分析而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提供資訊不一緻或表達不同觀點的報告。研究員本人自認為秉承了客觀中立立場,但對報告中的相關資訊表達與我司業務利益存在直接或間接關聯不做任何保證,相關風險務請報告閱讀者獨立做出評估,我司和研究員本人不承擔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中的資訊及表達的觀點并不構成任何要約或投資建議,不能作為任何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我司未采取行動以確定此報告中所指的資訊适合個别的投資者或任何的個體,我司也不推薦基于本報告采取任何行動。

報告中的任何表述,均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見或其他偏見,報告閱讀者也不應該從這些角度加以解讀,我司和研究員本人對任何基于這些偏見角度了解所可能引起的後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并保留采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制和發表。除非是已被公開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則,均應被視為非公開的研讨性分析行為。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節和修改。

我司對于本免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東南亞研究 | “五項措施”助力陸港資本市場深化聯通——香港金融市場月報2024年第四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