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作者:現代快報

視訊加載中...

蘇州、無錫、常州,是江蘇的萬億之城,也是博物館之城。

日前,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公示,全國一共123家博物館上榜,江蘇新增13家。其中,宜興市博物館、江陰市博物館、蘇州市吳中區博物館(蘇州吳文化博物館)等3家區縣級博物館入選。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常熟博物館已經被列入國家一級博物館。蘇錫常地區是全國縣域經濟的高地,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蘇錫常地區有7個縣上榜,并包攬了前四。此次新增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兩家來自百強縣,一家來自百強區,所在區縣2023年GDP均超千億。

百強區縣VS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江陰市博物館

在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名單中,江蘇23地上榜。其中,江陰位列第二。“江尾海頭、鎖航要塞”。江陰地處蘇錫常版圖的核心闆塊,民營經濟發達,上市公司衆多,有“A股第一縣”和“中國制造業第一縣”之稱。2023年江陰市GDP達4960.5億元。據江陰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該市2023年實作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争力“二十一連冠”。而作為一家綜合性博物館,江陰市博物館的排名并不遜色于江陰市的經濟排名,曾多次跻身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最高排名第23位。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宜興市博物館

位列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名單第九的宜興,2023年GDP達2337.5億元。作為全國有名的“院士之鄉”,宜興已先後走出32位院士、近百位大學校長和一萬多名教授,被稱為“中國院士第一縣”。宜興市博物館珍藏的32位宜興籍兩院院士相關展品,無一不展示出這座江南小城強大的文化軟實力。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吳文化博物館

在2023年中國市轄區高品質發展報告中,蘇州市吳中區位列百強區第七,GDP達1624億元。吳中區還蟬聯全國市轄區GEP(中國縣域/市轄區生态系統生産總值)百強榜首。早在2022年,吳文化博物館就跻身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榜(第53名)。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常熟博物館

常熟位列縣域經濟百強名單第四,2023年GDP達2870億元。早在2020年,常熟博物館就成為長三角地區所有縣級市中首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溧陽市博物館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金壇區博物館

而在新晉萬億之城常州,此次雖然沒有縣級博物館上榜國家一級博物館,但擁有國有縣級博物館3家,其中溧陽市博物館、金壇區博物館都是近年來的“網紅”博物館,這兩個區縣的GDP也分别達到1557.2億和1302.92億。

江陰市博物館

“多金”的藏品反映出江南的富庶

無錫現有65家備案博物館,算上其他類别的博物館、展示館,平均每8.3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位列全省第一。伴随江陰和宜興兩家縣級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無錫率先實作了全域國家一級博物館的“滿堂紅”。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元代福祿壽三星鎏金銀果盒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江陰,似乎沒有比“富庶”更合适的了。在曆史上,江陰就以繁華富庶而聞名,這一點,從江陰市博物館的藏品中也能看出來。這裡藏有1萬多件文物,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5件(套),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的陶器,良渚文化的玉器,宋元時期的瓷器、漆器,明代金銀器,形成了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嵌寶石金鳳簪

金銀器具尤其值得一看。宋代的五花頭鳳鳥紋金簪,元代的福祿壽三星鎏金銀果盒,明代的嵌寶石金鳳簪、桃形樓閣人物金簪、蝴蝶牡丹金頭嵌寶石銀簪等,都是國家一級文物。特别是嵌寶石金鳳簪,它由一片金葉整體錘壓而成,通體鑲嵌了19顆紅藍寶石。這些藏品不僅反映出江南的富庶,更代表了老祖宗精湛的工藝水準。

此外,江陰市博物館每年策劃推出一批原創展覽,組織“行走的江博”等品牌服務活動,緻力于将博物館打造成“收藏的陣地”“文博的長廊”“研究的平台”“學習的課堂”。

宜興市博物館

國内首家故宮教育分中心,曬出32位院士相關展品

坐落在全國有名的“院士之鄉”“中國院士第一縣”,作為一座全面反映地方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宜興市博物館在館内曬出32位宜興籍兩院院士,這裡不但有他們的生平事迹,還能看到他們用過的物品。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會元狀元坊(相國牌坊)

坐擁3.5萬件文物,宜興市博物館還是國内首家故宮教育分中心。其鎮館之寶“會元狀元坊(相國牌坊)”由400多個漢白玉質構件組成,是宜興人崇文重教的曆史見證。平底腰檐釜是駱駝墩文化遺址的典型器,見證了7000年前太湖流域先民的生活。

吳文化博物館

推出國内首個AI文博課程項目,讓年輕人愛上文博

“出道”僅3年多的吳文化博物館,是全國首座系統研究、全面展示吳地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被衆多專家、學者稱為“中小博物館建設和營運的榜樣和标杆”,也是許多觀衆心裡的“中小博物館天花闆”。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元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銀槎杯

館藏有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帶刻符黑衣陶魚簍形貫耳壺、元釉裡紅雲龍紋蓋罐、元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銀槎杯等多件一級文物。其中,元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銀槎杯,全世界僅存4件。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元釉裡紅雲龍紋蓋罐

年輕的吳文化博物館借助科技手段,打造三維數字展覽、開發主題數字藏品、上線VR展覽……同時還推出國内首個“AI文博課程項目”。一組資料顯示,2023年,八成以上遊客年齡不超過45歲,這座博物館正在用創新的方式讓年輕人愛上文博。

常熟博物館

“濃縮版的江南”,藏有“良渚第一龍”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清 王翚《芳洲圖》軸

早在2020年,常熟博物館就率先通過評估,成為長三角地區所有縣級市中首個國家一級博物館。該館建成投用27年,有藏品2萬件(套),國家一級文物22件(套),以明清書畫、曆代陶瓷、曆代玉器、古籍善本、文玩、印章、碑刻、銅鏡、錢币等九大門類為館藏特色,堪稱“濃縮版的江南”。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良渚文化雙龍環形玉佩

此外,鎮館之寶良渚文化雙龍環形玉佩,是大陸同類藏品中絕對年代最早的一件,有着“良渚第一龍”的美譽。

溧陽市博物館

館藏《淳化閣帖》原拓石刻,國内僅存兩套半

作為焦尾琴(中國四大古琴之一)故裡,溧陽對這份來自曆史的榮耀非常重視,就連造一座博物館也要設計成焦尾琴的造型。沒想到,恰是因為這份珍視,溧陽市博物館無意間成了“網紅”,獨特的造型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打卡,今年“五一”期間日均上萬人前來參觀。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淳化閣帖》石刻展示區

從“上黃動物群”古生物群化石到兩宋時期的金銀器、漆器、瓷器,館内數千件文物點滴記錄着這座小城的文明曆史。其中,距今約4500萬年的中華曙猿化石,是大陸20世紀古生物學又一次極為重要的發現。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淳化閣帖》石刻局部圖

館中還藏有半套珍貴的《淳化閣帖》原拓石刻。《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迹的法帖,因其彙聚了曆代名人極其珍貴的書法和重要的曆史文獻資料,對于文學、藝術、考古均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目前,國内僅儲存有《淳化閣帖》原拓石刻兩套半,除了溧陽這半套,剩下的一套在西安、一套在蘭州。

金壇區博物館

收藏着江蘇先民的生活圖景

一邊奮力舉起新能源産業重鎮的旗幟,一邊悄然重新開機三星村遺址的考古發掘,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就這樣交融在金壇這片土地上。在金壇區博物館,不但有地質學科普的各種藏品,還展示着百餘件新石器時代的精美文物。

博物緻知|萬億之城的文化軟實力:蘇錫常區縣博物館組隊“登頂”

△三星村遺址出土的石钺

位于金壇區境内的三星村遺址曾入選“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在國内外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按照專家說法,其年代比四川三星堆遺址悠久2500年以上。金壇區博物館展出的相關文物,是從三星村遺址出土的4000餘件文物中精選出來的,其中有雲雷紋彩陶豆、刻紋骨版、石钺等重要文物,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江蘇先民的生活圖景。

龔良:中小博物館都能講好地域文明的故事

在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看來,要想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不論在硬體上還是軟體上,都必須符合要求。不管是常熟博物館還是吳文化博物館,它們能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在于高品質發展。

“差異化、多樣性、特色化是目前博物館的發展目标。”龔良表示,江蘇的博物館數量在全國雖然不是最多的,但品質是最高的。他說,江蘇的博物館各具特色,江陰市博物館、宜興市博物館等雖然是中小博物館,但都有自己的特色,都能講好地域文明的故事。同時,蘇錫常的博物館投入多,推出的展覽和社教活動有看頭。

龔良說:“以展覽為引領的文化産品是博物館的生命力。江蘇的博物館,不管規模大小,在展覽、服務方面,都能把文物和空間美感故事相結合,吸引越來越多的觀衆。”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胡玉梅 宋體佳 陳敏 高達 徐曉安 張敏 尤力庭 常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