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作者:古城建水

都說時間像風,但博物館裡存放着過去的夢。建水紫陶博物館建于2018年,占地1.38萬㎡,南望煥文峰,北靠青山群,東鄰五龍新景,西連碗窯古村,前擁紫陶百工坊,後有園林百花香,左漾祥瑞卧佛湖,右伏古迹潘家窯,人傑地靈博物館,法古開新意蘊深。

視訊加載中...

當你走進建水紫陶博物館,跨越時空的變化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明清時期,建水成為滇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中原文化在此生根繁衍,千年的曆史文化積澱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促進了建水陶業的進步,文化的敏感和價值,使原本以滿足實用為主的陶器幻化成了藝術珍品。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建水紫陶是在傳統陶瓷制作工藝基礎上,通過對泥料、裝飾、焙燒、打磨工藝的創新改良,精心制作而形成的一種特殊陶藝,展櫃裡的每一件陶器都繪采了泥土的底色,它們能引領你探索千年窯火與盛世陶韻。

視訊加載中...

紫陶博物館内制作工序講解

當過去的器物一一展現在眼前,時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光影浮現,駐足流連,那一刻,恍若穿越千年。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博物館到底有多神奇呢,當一件件文物穿過颠沛流離的歲月與你相見,當塵封已久的故事诠釋着展闆上的輕描淡寫,也許隻有站在這裡才會明白,往事并不如風,曆史走過的路才是照亮前行的燈。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建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靈性,建水的曆史文化便在這靈性的滋潤下從遠古一直流淌到現在。是建水這座古城孕育了建水紫陶的傳奇技藝,成就了建水紫陶與衆不同的名陶神話。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建水紫陶博物館——物化的曆史 活着的文化

紫陶博物館裡的每一章都記錄了燦爛輝煌的曆史文化以及建水千變萬化的發展,凝聚着建水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曆久彌新的精神财富。

記者:蘇浩倫 趙一錦 劉彧行

編輯:蘇浩倫 趙一錦 劉彧行

稽核:陶詠梅

法律顧問:雲南毛榮芳律師事務所 毛榮芳律師 138087752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