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膜外導管拔不出來?看看幾十年前的前輩是怎麼處理的~

作者:麻醉MedicalGroup

常言道,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每天都做硬膜外麻醉,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事。其中,導管拔不出來就是大家都遇到過的情況。

硬膜外導管拔不出來?看看幾十年前的前輩是怎麼處理的~

平時,看着台上大佬在那裡講怎麼怎麼處理,當時心領神會,以為很簡單。可是,一旦自己碰到,第一時間就是懵。特别急的時候,額頭上也會出汗。

關于硬膜外穿刺技術,我們不得不服的是,幾十年前的前輩技術非常厲害。現如今,越是大醫院其硬膜外技術可能越退化了。

那麼,如果硬膜外導管拔不出來了,當時的前輩們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1.因肌肉痙攣所緻者:首先應做好病人的說服,消除緊張因素,以防兩側骶棘肌收縮而增加拔管困難。繼之局部按摩、輕叩或熱敷,或以0.5%普魯卡因封閉,亦可采用針刺法。

注意:當時還有普魯卡因,

之後以90 mm長的針灸針,在導管所在椎間隙旁開1.5cm處(雙側)以75度角向脊柱中線刺入4~6 cm,快速刺入皮膚後,撚、轉、提、插交錯進行,頻率150~200次/分。待醫者感到針下沉緊,息者訴有酸、麻、脹、重時,可将導管輕輕拔出。

當時,也有人提出使用肌松藥,但操作管理複雜,不宜作為首選,非必要時勿用。

如條件允許,可将病人連同導管送回病房,囑病人平卧,24小時後再行拔出。

硬膜外導管拔不出來?看看幾十年前的前輩是怎麼處理的~

2.因導管打結所緻者,如導管結不大,松動皮膚即可拔出,對某些拔管極為困觀者,即使按摩、封閉、導管内注局麻藥等,臨床仍有斷入體内的情況。

對此,可用冰箱内貯存的生理鹽水10 mI,經導管内注入。邊注邊拔,因為冷可使導管的可塑性穩定,導管不再變薄,導管不再延伸,周圍組織相對冷縮、管壁與組織間的靡擦力降低,可增加拔管力量而不使導管斷裂。

需要注意的是,今天的材料可能會遇冷變脆。

若仍無效,可采用鋼絲管芯插入法,将消毒的鋼絲管芯插入導管内,連同導管一并拔出。此法筒便易行、可增加導管的韌性和拉力。

3.因導管品質所緻者:可用穿刺針引導法,即将穿刺針斜面蝕平磨光,内外塗上石蠟袖,将導管在距皮膚15 cm處剪斷,在無菌操作下,經充分局麻,将導管從針口插入,再從針尾拉出,輕輕拉直導管,使穿刺針借助導管引導重新經原穿刺孔内進入,邊進針邊試拔管,此時應審慎進針,以免誤斷導管。

4.因穿刺方向偏斜或椎間隙狹窄所緻者:強調恢複穿刺時的體位,如仍不能拔出,亦可選用鋼絲管芯插入法成帶管回病房,24小時後拔出。

硬膜外導管拔不出來?看看幾十年前的前輩是怎麼處理的~

怎麼樣?看到前輩們的處理,是不是非常佩服而又不可思議?

如果用今天的認知來看,也許有的方法是錯誤的。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一切都是在摸索,這就是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經階段。

請把這篇文章留在你的朋友圈,讓更多麻醉朋友看到,讓大家了解這一重要曆史。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