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仙炖牽頭起草《燕窩産地等級劃分》标準,為了收取更多智商稅?

作者:食悟

文 | 食悟綜合報道

日前,由小仙炖牽頭起草的《燕窩産地等級劃分》标準正式釋出,宣稱“為全球産區分級、為品質燕窩立标”。而這也是全球首個燕窩産地分級标準。

釋出會上,小仙炖鮮炖燕窩董事長、CEO苗樹強調:“唯有高标準才有高品質。能夠讓消費者輕松直覺地辨識高品質燕窩,促進全球産業鍊合作走深走實,推動燕窩産業規範化和标準化的更新,這是我們的初心。”

盡管小仙炖靠差異化的鮮炖專利工藝撬動燕窩市場值得肯定,但随着消費者消費認知的提高,小仙炖也因燕窩産品的智商稅“原罪”而成為衆矢之的。

根據食悟的專業研究,為了實作動銷,小仙炖需要不斷地跟消費者講故事,而此次攜手多方、邀請諸多人士為其背書的《燕窩産地等級劃分》标準,無疑又是小仙炖“洗腦”消費者的手段之一。

小仙炖牽頭起草《燕窩産地等級劃分》标準,為了收取更多智商稅?

小仙炖到底是不是在收智商稅?職業打假人有話說

2020年7月9日,打假人王海曾發文《小仙炖騙術揭秘:據送檢結果計算小仙炖鮮炖燕窩燕窩含量約為0.6%!》,直指小仙炖存在“幹燕窩含量5克及以上”“0添加”“固形物含量大于等于90%”等三大核心賣點虛假宣傳。

2020年11月20日,王海再次發文稱:“小仙炖和辛巴燕窩沒有差別,這就是智商稅!我們送出檢查的小鮮炖燕窩中的唾液酸含量僅為每100克60毫克,成本大約需要三毛錢!那麼每100克糖水賣多少錢?答案是279元!”

面對質疑,小仙炖對王海指出的問題予以否認,稱公司産品有權威檢測報告,并強調産品“沒有添加劑,隻有燕窩、水和一點兒糖。”但其并沒有公布具體的權威檢測報告。

不過,在2021年4月29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小仙炖多條涉虛假宣傳違法行為。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小仙炖因違反《反不正當競争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被罰款20萬元。處罰資訊顯示,小仙炖此前在其産品參數界面宣傳的即食燕窩原料、幹燕窩含量、商品産地、食品添加劑等11項均與真實情況不符。

例如,2020年中至2021年初,小仙炖在天貓 “小仙炖旗艦店”産品參數界面宣傳“即食燕窩原料:燕盞”,執法人員對當事人工廠生産鮮炖燕窩的原料進行調查,發現實際使用原料包含燕盞和燕條。

2020年3月起,天貓“小仙炖旗艦店”中,70g鮮炖燕窩的銷售參數界面顯示的幹燕窩含量為“2.5克(含)-5克(不含)”。經核查,小仙炖銷售的70g鮮炖燕窩實際幹燕窩投料量為定量3.5g/每瓶。

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小仙炖在京東商城店鋪“小仙炖官方旗艦店”鮮炖燕窩商品參數界面,将商品産地标注為印度尼西亞,經核查,該産品的實際産地為河北廊坊(先後為固安和霸州)。

小仙炖牽頭起草《燕窩産地等級劃分》标準,為了收取更多智商稅?

小仙炖董事長、CEO苗樹

小仙炖曾深陷代工風波

根據公開資訊,小仙炖鮮炖燕窩工廠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于2019年11月正式投産,建築面積6700㎡,規劃年産2000噸鮮炖燕窩,年産值40億。

而在2019年11月之前,小仙炖的生産地在哪裡?這便牽扯出了小仙炖的代工風波。

2020年6月12日,佳明佳(北京)有機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明佳”)通過官方微信公衆号釋出聲明稱: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間,在佳明佳及控股股東不知情的情況下,深圳市榕樹堂滋補保健品有限公司及其開辦的北京市小仙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然使用佳明佳名稱及食品生産許可證資訊,以“委托加工”名義銷售“小仙炖”品牌鮮炖燕窩。而實際上,佳明佳自2016年起一直處于停業狀态。于是佳明佳向小仙炖索賠300萬元。

小仙炖牽頭起草《燕窩産地等級劃分》标準,為了收取更多智商稅?

随後,小仙炖回應,稱與佳明佳公司存在委托生産加工合作關系,合同期限為2016年12月1日-2019年11月30日。

對此,佳明佳補充回應,表示小仙炖不正面回應“燕窩到底是誰生産的”這一核心内容。

2016-2019年間小仙炖鮮炖燕窩到底是誰生産的,也成為一個羅生門事件。

2020年6月14日,小仙炖公司發表聲明予以回應,稱佳明佳公司的聲明嚴重失實。聲明中稱,停業期間,該公司并不可能生産燕窩——該公司沒有燕窩生産員工和管理團隊;沒有購置過燕窩加工裝置;沒有采購過燕窩原料;沒有進行過燕窩産品品控檢驗。為此,該公司還曬出“社保資訊”,以佐證自己這期間确實僅有2名員工。

聲明中還表示,“小仙炖”品牌燕窩産品均是榕樹堂公司和小仙炖公司自行生産的。小仙炖公司自行采購原材料,自行組織員工從事燕窩加工。“小仙炖”自行加工燕窩的情況,也與“小仙炖”官方網站上的宣傳内容互相印證。在“小仙炖”2018年9月版網頁上曾寫到“林小仙做了一個極其大膽的決定——自建工廠。”網頁配圖是一張經過PS處理照片——照片中,佳明佳公司的廠房上赫然長出“小仙炖”三個字。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彙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律師分析指出,如果查實小仙炖公司在無食品生産資質的情況下,通過租用廠房等方式簽訂虛假“委托加工”協定,自行生産燕窩加工産品,“那除了需要受到行政處罰外,還應該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如果沒有食品生産許可資質卻自行生産食品,其産品應視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準的食品,消費者有權依據《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主張十倍賠償。”邱寶昌對《中國消費者報》說。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分析認為,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準。對于人類的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

至于燕窩行業究竟是不是在“收割智商稅”,朱毅認為,吃燕窩就如奢侈品消費,願打願挨的事,充分競争了,也不該受到指責,消費者可以選擇不消費。

繼續閱讀